分享

《说文解字》第559课:细说“事”字,什么是“致事”?

 至木斋 2022-04-28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史”部的一个汉字:“事”。“事”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要着重掌握。其详情如下:

1、事。读音有两个:

(一)sh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事,职也,从史,之省声。”许慎认为是形声字。本义是官职;职务。但显然,“事”不是形声字,看字形演变:

图片

(事的字形演变)

上一课我们说了,“史”、“事”、“吏”、“使”同源。在甲骨文里,“事”是手持猎具的会意,是会意字。会“治事、做事、从事、职事”之意,在古代,狩猎是大事,因此用手持猎具会意。现在一般认为,最初造字的“事”的本义是“治事、从事”。《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虽然不聪明敏慧,但肯定会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事。

图片

(不同职事的小人)

《国语·鲁语上》:“卿大夫佐之,受事焉。”韦昭注:“事,职事也。”卿大夫要襄助料理,并接受职事。《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至事。”孔颖达疏:“致事,致职于君。”郑玄注:“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大夫级别的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可以把所掌管的事情交还君主而告老。“致事”也指汇报施政情况。后来,这个“致事”写作“致仕”,就是辞官。

引申指“事业、事情”。《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

“事”的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职业。《汉书·樊哙传》:“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樊哙,沛县人,以宰狗为职业。

图片

(樊哙像)

(2)事故;变故。《史记·汲郑列传》:“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公孙弘、张汤则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

(3)典故;故实。钟嵘《诗品·总论》:“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至于吟咏诗歌抒发性情,又何必看重运用典故?

(4)勤劳;辛劳。《尔雅·释诂下》:“事,勤也。”邢昺疏:“谓勤劳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用细小的木头,不费一天辛劳(勤劳),就能牵引三十石的重量,走很远的路。

(5)表示关系或责任。比如:没事;没你的事。《红楼梦》第八回:“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歇中觉呢,不妨事的。”

(6)侍奉。《玉篇·史部》:“事,奉也。”《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

图片

(汉文帝侍母病)

(7)治理;办理。《增韵·真韵》:“事,治也。”《战国策·秦策四》:“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高诱注:“事,治。”齐、魏获得土地保有利益,再加上官吏的悉心治理。

(8)任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无事用信。”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不须任用韩信。

(9)役使。《广韵·志韵》:“事,使也。”《类篇·史部》:“事,令也。”《史记·傅靳蒯成列传》:“坐事国人过律。”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氏云:“事,役使也。谓使人违律数多也。”因役使百姓超过了律令规定。

图片

(役使奴仆)

(10)量词。件;副。《敦煌变文集·叶净能事》:“陛下须留一事着体之衣于蜀王殿下。”

(11)通“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史部》:“事,古假借为士字。”《韩非子·八说》:“是无术之事也。”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事,当作'士’。”便是不懂得权衡利弊的人。

此外,“事”还是姓氏。《万姓统谱·寘韵》:“事,见《姓苑》。”

(二)zì。这个读音出自《广韵》。用法有二:

(1)树立;建立。《释名·释言语》:“事,倳(zì)也。倳,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故青、徐言立曰倳也。”《广韵·志韵》:“事,立也。”《礼记·郊特牲》:“信,事人也。”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

(2)插入;刺入。也作“剚(zì)”。《广韵·志韵》:“事,事刃。又作剚、倳。”《汉书·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慈父、孝子们之所以不敢把刀子插到您的腹上,是因为他们害怕秦朝的法律。

“事”的小篆写法如图:

图片

(事的小篆写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