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出炉!如何把握“5万亿赛道”的招商机遇?

 blackhappy 2022-04-28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尤其是北京冬奥会对氢燃料车的使用,预示着“双碳”目标下,氢能将成为重点布局的方向。本文将梳理氢能产业概况,以期为各地政府未来产业布局及可能存在的招商机遇提供参考。

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及具体任务

——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具体任务: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以及氢安全和公共服务等,提出了4方面任务。

一是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围绕氢能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形成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是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全国氢能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统筹规划加氢网络,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

三是稳步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坚持市场导向,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商业化发展路径。

四是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氢能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性电价等政策;建立完善氢能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多元应用等领域标准;加强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安全监管。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概况

“双碳”目标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推测,2020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并在2026至2035年间达5万亿元。

氢能产业链全景图

氢能产业链条长,技术密集。其中,制氢技术、基础设施如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研发与制造,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氢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氢气的生产与供应,涉及氢制取(包括化石燃料制取、工业副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氢储运(包括储氢瓶、管道运氢、液氢槽车等)、氢加注;中游主要为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涉及燃料电池电堆(包括双极板、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燃料电池系统配件。下游主要为燃料电池及氢气的应用,主要涉及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不间断电源(UPS)、工业及建筑领域用氢等,以及贯穿其中的材料、设备及服务等内容。

文章图片1

氢能产业现状及布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 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 1200 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 300 家, 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从区域布局方面来看,环渤海地区是创新发力,重点做绿氢制备,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研发。长三角地区全国领跑,是燃料电池车的研发和示范领先的地区。珠三角地区超前发展,目前是加氢网络建设最成熟、氢能和燃料电池示范较好的地区。川渝地区是资源支撑型,是可再生能源至今还有电池电堆研发的重要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后起之秀,重点突破的是电池的重要零部件研发以及客车的大规模示范。

文章图片2

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介绍

制氢领域:宝丰能源

宝丰能源于2019年启动建设200MWp太阳能发电及2万立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设施,年产1.6亿立方的绿氢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021年2月,该项目已建成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将生产的绿氢直接补入化工系统,项目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公司。

储运领域:中材科技

中材科技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320L燃料电池氢气瓶,并投入市场形成销量;开发取证燃料电池车用及无人机用35MPa氢气瓶20余种规格;成功掌握70MPa铝内胆碳纤维复合氢气瓶关键技术;中材科技已启动投资氢气瓶生产线技改项目及站用储氢容器生产线项目。

加注领域:厚普股份

厚普股份主要涉及“低压固态储存氢项目”和加氢站的建设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具备加氢站建设资质,在加氢站领域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拥有加氢机、加氢枪、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加氢质量流量计、加氢站控制系统等相关氢能产品 。

供气系统领域:富瑞特装

富瑞特装以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为主,开拓了包括氢气制备、加氢站建设、FCV供氢系统研发多块氢能业务;公司氢阀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用阀门、35MPa供氢系统用阀门设计优化/70MPa供氢系统用阀门、35MPa加氢站用阀门设计优化/70/100MPa加氢站用阀门及液氢阀门设计开发等。

制氢、加氢站领域: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在氢能领域有着丰富的产业经验和竞争优势,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公司充分利用产业、技术和网络优势,以自主创新、合作研发、战略投资等方式打造涵盖氢能生产、氢能移动、氢能科技、氢能投资在内的氢能一体化协同运营模式,构建自有的氢能生产、提纯、运输和销售全流程产业链。

电池电堆领域:亿华通

亿华通是国内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龙头,2020年1-7批配套燃料电池系统数量最多的企业;2019年,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量(套)产量601套,排名第2;亿华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发动机系统、零部件、系统软件等构成。

氢能各类配件领域:雪人股份

雪人股份掌握压缩机技术以及低温制冷技术,具备了加氢站核心装备的制造能力,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已取得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氢能源产品链可分为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液氢装备、燃料电池集成系统、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加氢站装备等;旗下瑞典SRM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氢循环泵技术,为美国燃料电池企业巴拉德供货商。

空气泵领域:汉钟精机

空气泵是燃料电池产业核心部件之一,汉钟精机开发的空气泵主要用于氢燃料电池车上;在氢燃料电池产业,已成功完成螺杆空气压缩机的开发,并已交付样机给下游客户;离心空压机以及涡旋式氢回收泵已在研发阶段。

电池系统集成领域:雄韬股份

雄韬股份是氢燃料电池领域龙头之一,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已开发出应用于交通领域的45kW、61kW等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通过国家强制性检验,作为动力源应用于公交车,目前已取得工信部整车公告18款;2020年7月,雄韬氢雄燃料电池发动机VISH-130A通过国家检测中心强检认证,电堆功率145kW,发动机系统净输出130kW,这是现阶段我国通过国家检测中心认证的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氢燃料电池领域:大洋电机

大洋电机拥有30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形成了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公司完成46KW燃料电池模组在客车及物流车上的搭载测试,并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2019年取得加氢(上海)19%的股权,参与加氢站的投资与建设。

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美锦能源

美锦能源被认为是氢能源概念龙头,也是最早布局氢能源业务的A股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等的生产销售。公司旗下飞驰汽车(持股51.2%)为国内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公司,其已研发出3个系列、4款燃料电池客车,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实际量产能力以及运营调试经验的氢能源整车制造公司;参股的广东国鸿氢能生产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2017年至2020年连续保持燃料电池电堆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

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在2019年就完成多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积极推动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车辆推广应用,累计运行超过100万公里,助力“绿色动力 氢能城市”理念在山东率先落地;潍柴动力持有弗尔赛33.5%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是我国最大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列和乘用车燃料电池模块提供商;持有巴拉德19.9%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并在潍坊成立合资公司,将拥有巴拉德下一代电堆及模组技术产品在中国商用车和叉车市场的独家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