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布泊“复活”了!曾经是原子弹试验场,为何能养活亿万中国人?

 古稀老人赵 2022-04-28

综述

罗布泊曾是我国新疆地区最肥沃的碧水蓝天,这里在汉朝时养育了璀璨辉煌的楼兰文化,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汉文化和楼兰文化在这里荟聚,大有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不过后来因某些原因,罗布泊不可避免走向干涸,连带着楼兰文化也在一夜之间消亡。直到今天,罗布泊再次被政府利用,它曾是原子弹的试验场,如今却是新疆“聚宝盆”,养活了亿万中国人;我们不得不承认,罗布泊已经“复活”了!

死亡之海罗布泊

罗布泊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那是在汉朝,罗布泊的水域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万平方米,同时也是我国第二大盐水湖。

正是因为有了罗布泊的存在,才让新疆这片不毛之地孕育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明,就比如辉煌一时的楼兰国。

可是在汉朝之后,罗布泊周边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清澈的水质被黄沙污染,河床逐渐面临干涸。这里的生态已经不再适合任何生命居住,楼兰国也因失去了罗布泊的庇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实际上不仅仅是楼兰,诸多古文明都曾饮用过罗布泊的水,现在它们却因罗布泊的消散走向毁灭。

到了近代,虽然明清两代政府都曾对罗布泊有过系统化治理,但由于治理时间不长外加匪患滋生,使得罗布泊再也无法恢复其巅峰时期的盛世美景;可以对于明清两代政府来说,平定匪患重要性要远胜于治理河道。

即便罗布泊恢复了,对当朝政府来说意义也不大。

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罗布泊彻底干涸,这里再也没有了生命的存在的迹象。

由于周围环境过于恶劣,黄沙和风暴接踵而至,实际上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死亡之海。但这片死亡之海并非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罗布泊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

核试验基地

可能不说大家也都知道,罗布泊的战略价值就体现在原子弹的试爆上。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深知军事力量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现代战争是核武战争的时代,只有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核武器,才能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才能免受西方列强的欺负。

但类似于原子弹这种大型杀伤武器肯定需要广阔的试验场地,东南沿海或者中原地区由于人口密集,肯定不能实验大型核武器。这时候位于大西北的罗布泊很显然就是最完美的选择。

既然地点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召集国内顶尖科学家埋头研制,争取将这国之重器呈现到台面上。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3年后,我国第一颗氢弹也完成了试爆,这些喜人的成就都是在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完成。

从核试验到最后成功试爆,罗布泊承受了不下于上百次爆炸冲击,但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我国国防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于是在历经2000年后,罗布泊再次因原子弹而名声大噪,国人都知道原子弹试爆成功了,也知道试爆地点就在新疆地区的“死亡之海”;现在罗布泊代表的不是毁灭,反而是生的希望。

1967年后,很快就进入世界冷战格局新局面,为应对可能爆发的现代战争,我国仍然不敢停止相关武器研究,罗布泊在当时象征着希望。

罗布泊养育了我们

时间转眼来到了21世纪,从最开始的文明起源地,到核试验场,如今罗布泊又换了一重身份,它是养活了我国无数人的“聚宝盆”,这属实让人很难理解。

不是说罗布泊是一片干涸的“死亡之海”,它又有什么资源来养活我国老百姓呢?

这种资源大家都不陌生了,是钾盐!

根据地质学家勘测,罗布泊拥有国内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其北部地区钾盐储备甚至超过了2亿吨。

为了开采这些钾盐资源,我国政府在罗布泊周边建起了配套设施,还有工业小镇,供实验研究人员和开采工人居住。

目前罗布泊的钾肥工厂每年至少能产120万吨硫酸钾,这些资源都是我国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保障。

众所周知,钾作为现代化学肥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农业粮食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农业在近些年能获得丰产,根本原因还是对化肥等资源的广泛利用;那这些化肥原材料从哪来的呢?答案很简单:罗布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布泊真的养活了亿万中国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粮食,而粮食又离不开罗布泊提供的钾盐资源。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对罗布泊的开发仍在持续,想要让这块聚宝盆源源不断对外运输资源并不困难,关键是要以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而不是像上世纪那般盲目开采。

好在我国已经掌握了技术化开采罗布泊资源的途径,现在我们去往罗布泊,看到的都是碧海蓝天,历史长河的死寂在这一刻已经不复存在了。

结语

土地为我们提供的发展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有些我们看似毫无用处的荒漠,其地底都可能埋藏着丰富的石油与矿石。但是在开采资源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谨记,避免盲目化开采,要实现资源拾取和自然发展同步,一切开采活动都要以保护自然为核心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