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向一体化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渐华 2022-04-28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融入一体化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实现服务经济社会与服务人的发展的一体化;在人才培养制度方面,要实现职教系统布局与产业系统布局的一体化;在人才培养阶段方面,要实现职前能力达标与职后能力进阶的一体化;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要实现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体化;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要实现理论知识习得与实践知识习得的一体化。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2020年,教育部出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吹响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号角。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基调。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仍旧要落实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面。对此,《意见》特别指出,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理念,一体化可以为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制度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阶段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格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的一体化等。

一、服务经济社会与服务人的发展的一体化

(一)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职业教育的博弈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难题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以生涯发展为导向。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尤其是自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以就业为导向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方针与指导思想。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逐渐兴起,“面向人人、服务终身”成为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质疑越来越大,而对生涯导向职业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升学趋势的加剧,就业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历史转折阶段,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在此背景之下,盲目强调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已不现实。

(二)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职业教育争议的根源

关于上述难题的争议源于对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两大基本目标的分歧。以服务经济社会为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更加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其逻辑思路为,通过职业教育带动学生就业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以服务于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更加强调以生涯为导向,其逻辑思路为,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彰显人性的光辉,最终促进人的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看待服务经济社会与服务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导向的关键所在。争议的焦点往往在于,服务经济社会与服务人的发展究竟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还是可以共生共存的包容关系。如果将二者看作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往往会陷入以下认识误区。即服务经济社会就意味着将职业教育办成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人力资源需求,而强调人的发展就意味着让更多学生升学,会对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通过一体化发展整合职业教育两大基本目标

对于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而言,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并不意味着以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反之亦然。就此而言,服务经济社会与服务人的发展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二者完全可以实现一体化发展。对于二者关系的理解,仍然需要回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本身上探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义是面向市场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大力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试想一下,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要求,个体将很难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大的进步,也很难真正服务好人的发展。而服务人的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在保持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前提下,为个体生涯发展赢得更多竞争资本。此处所讲的保持类型特征,即强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能脱离服务经济社会这一基本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在人才选拔环节应该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选拔合适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环节应该让行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人才就业与再发展环节应该大力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环境,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成长扫清障碍。

二、职教系统布局与产业系统布局的一体化

(一)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落实到区域层面

作为一种跨界教育,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一句话,它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只在“围城”中办学。这意味着,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密切。为了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才,需要充分重视职教系统布局与产业系统布局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思考如何有效推动区域层面的产教融合。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产教融合的重点放在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而较少思考区域层面的产教融合问题。实际上,从国家层面来看,由于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产教融合很难落实到具体行动层面,产教融合可作为的空间有限;从学校层面来看,无论其办学主体是行业、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单个学校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都很难以一己之力穷尽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力量极为有限;以具有相似经济特点的区域为单位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充分优势。在区域层面,深化产教融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内产业系统相似度更高,人力资源需求往往呈现一定的产业特征,可以根据需要对职教系统进行统筹布局;另一方面,区域内产业系统也会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对各种类型产业和教育资源科学配置。

(二)区域层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

从现实来看,对职教系统进行布局是地方行政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21世纪以来,在充分借鉴工业园区、大学城建设思路的基础上,不少地区开始探索对辖区内职业院校进行布局优化调整,从而形成区域内职教系统与产业系统协调发展的格局。以园区化办学思路优化职教系统布局本义是通过优质资源集聚,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亟待明确产教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改革方向。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提高布局的科学性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比如,在一个区域内,多大规模的职业院校是合理的?是否学校规模越大,就意味着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越强?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是竞争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再比如,区域内职业院校存在专业设置雷同、重复率高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一定是将优势资源整合到一个学校?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对区域内产业系统与职教系统进行一体化布局。然而,在实际布局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普遍的行政思维,突出表现为随意的撤点并校、合并专业等。

(三)深化区域层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

为进一步提高区域内职教系统布局与产业系统布局的一体化水平,需要在以下三方面着力探索改革。一是突出职教系统布局的教育功能。在对职业院校进行办学选址时,应该基于教育教学便利度进行布局,避免将职业教育园区布局在过于偏远的区域,最好能够和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交或相邻,形成产教协同发展格局。二是借助政府力量共建共管软硬件资源,提高产教一体化园区内资源共享程度。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势必要建立一个由政府、院校、企业、行业参与的管理机构,即产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建议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在产教园区建设之初,就对园区建成后需要共享的资源做出规划,由参与共享的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建设,并由参与单位共同组建跨院校的机构进行管理。三是加强产教园区内职业院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层面的深度互动。企业可以通过租赁学校场地、接收实习学生等方式为企业生产服务;职业院校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指导,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开发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三、职前能力达标与职后能力进阶的一体化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贯通职前与职后两个阶段

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活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其成长的基本规律。根据业内人士统计分析,我国培养一个高级工需要8~10年,技师需要12年,高级技工则需要15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职前阶段和职后阶段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进行清晰的定位。而且,职前阶段与职后阶段不应相互割裂,而应呈现一体化发展的状态。

(二)职业院校与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割裂状态

从现状来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并未呈现一体化的状态,职业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职前阶段,职业院校对人才的能力水平要求不切实际。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职前学校教育阶段,认为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职业院校就可以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从实际的人才培养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学校职业教育只能教给学生普通的技术知识,这种技术知识对于维持处于粗放型阶段的企业运行是可行的,但对定位于高技术的企业来说就远远不够了,对于智能化生产的企业来说就更显无力。如果缺乏企业真实工作岗位的历练,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很难培养出来,职业院校所能做的是尽可能为人才的可持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由此,需要承认的是,学校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过于拔高职前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在职后阶段,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缺乏足够重视。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而言,职后阶段的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相比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对职后阶段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尤其是没有发挥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导致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很容易陷入能力进阶的瓶颈期。不少企业以场地紧张、财力有限、工作与培训时间冲突等为由轻视教育培训,使得培训的场所、时间、资金等都不能得到有力保障。

(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角色定位

为进一步厘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需要对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并明确职业院校与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存在一个由新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缩短这一过程,但却很难跨越这个特定的培养过程。鉴于此,在职前阶段,职业院校应该更多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达标”水平,即满足入职的基本要求。基于上述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应该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标准、规范的训练上,并投入必要的教学资源。在职后阶段,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进阶”水平,即帮助其在企业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职后的成长是一个更为漫长的发展阶段,需要制定系统的规划,明确其在生涯发展每个阶段的能力发展目标,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四、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体化

(一)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与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技能、拓展技能等。职业素养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相比之下,如果将专业技能称为硬技能,则可以将职业素养称为软技能。如果说在以简单操作为主的工业生产时代,对职业素养的重视不足尚可理解,但到了智能化时代,职业素养所体现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在职场中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由过去主要关注人才的专业技能,转变为更加关注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对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给予同等重视。

(二)对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关系的误解

回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历程,与专业技能教育相比,职业素养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往往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处于附属地位。从现实来看,更为突出的弊端是,将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看作是对立关系,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为割裂开来。在专业技能教育中,只强调与实践操作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而忽视训练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入。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通过文化素质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脱离专业技能教育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所带来的严重问题是,职业素养教育在实践中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突出表现为:一是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说教很难在学生心中内化,也很难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职业素养教育过于关注相关职业道德、职业安全等知识层面的学习,忽视了行动过程中职业素养的形成。此外,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工具,对职业素养的评价以认知性考试为主,缺乏有针对性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素养测评。

(三)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面向未来,为培养真正意义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对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具体而言,在专业技能教育中,要从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深入开展改革,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行业前沿知识、核心知识的传授;实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平台,营造接近于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所需要的规则意识、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教育中,也要考虑如何将专业技能教育融入进来。例如,可以根据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学习模块,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校内外教育活动中参与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实践项目。此外,可尝试将职业素养教育与技能大赛联系起来,尤其是在校内技能大赛的选拔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理论知识习得与实践知识习得的一体化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系

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而言,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娴熟的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属于“符号体系”,解决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实践知识属于“行动体系”,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知识教学同样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就理想状态而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终极目标,旨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目的、有组织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以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突出挑战

从现状来看,理实一体化教学普遍困难重重。考其根源,在于没有正确理解理论知识习得与实践知识习得的关系,甚至人为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其焦点在于,理论知识习得与实践知识习得是否存在一种先后的顺序关系,即实践知识习得是否一定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习得为前提。持肯定观点者以基础论为重要代表。基础论将“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这一哲学观点迁移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认为理论知识习得是掌握实践知识的前提,而且可以为更好地内化实践知识奠定基础。在以传统基础论为导向的课程观之下,先学后做被看作一种科学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理论教学通常被安排在实践教学之前,而且从比例上看,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数与理论教学相比十分有限。受此观念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理论知识传授,而对于行动层面的实践知识关注明显不够。从实际效果来看,即使在前面耗费了大量时间用于理论教学,但在实践教学环节理论知识几乎遗忘殆尽,理论知识仍处于一种零散状态中,而没有与实践知识产生有机联系。事实证明,过于繁杂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并未给实践带来多少指导价值,缺乏情境性的理论知识只能游离在实践场域之外,而无法在学生那里内化成一体化的知识体系。

(三)实用论导向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创新

实用论认为,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不同于学术性人才的成长规律,理论知识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可能有夸大的成分,实践知识的习得并不必然以理论知识习得为前提。而且,在实用论看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的标准关键在于会做,理论知识的习得应该从属于实践知识习得。为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仍然要在“做”字上下工夫。“做”并不意味着对实践教学课时的简单增加,对理论教学课时的大幅压缩,而是意味着以“做”为根本来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完全可以放在理论教学前面,在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开展理论教学会更有效果,在做学结合反复推演的过程中,有机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具体职业活动中,实践知识的习得具有一定情境性,而这种情境性也为理论知识的习得提供了基本前提,由此生成实践性的理论知识。这种实践性的理论知识区别于学科知识,而是与工作任务、项目等相关联,具有经验性、默会性等方面的特点。基于上述前提,理实一体化教学才能真正从一种教学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郝天聪.指向一体化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7):18-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