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胶林与知青记忆(下)——云南行(十四)

 简心素文 2022-04-29

橡胶林与知青记忆(下)

——云南行(十四)

在大巴车上,我们这些大都是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没有一个不懂得中国知青这个社会现象的。因此每每说到云南,便经常有人会轻轻哼唱起这首教人心酸的《孽债》电视剧主题曲。

《孽债》反映的背景,是当年上海知识青年在云南十年一梦之后,在大返城的狂潮之下,他们抛下了这片洒过热血的红土地和橡胶林,同时也有他们的青春情怀和爱情结晶——孩子。岁月荏苒,当历史走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留在西双版纳的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竟然瞒着现在的养父母偷偷跑进大都市,寻找生养了自己、又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泪一般的青春往事,将边远和贫穷的边陲与利益诱惑的大都市关联起来。

上山下乡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云南知青作为其中的一个群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留下了至今仍然说不清的重要一环,他们在无意间,成为了这个群体和历史的终结者。但他们能够在命运面前不屈服,敢于抗争,最终把握了命运的走向,或许也应该成为困苦环境下人们改变命运、思索人生的先行者。知青这一历史,也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如何引导与改变一个特殊而宠大群体生存者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备忘录。

美国学者托马斯·伯恩斯坦从经济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这一历史的起因。他在《上山下乡》一书中,以一个美国人的智慧,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这场涉及千万人生活的运动的起源、目的、过程、结果以及运动所体现的政治色彩、社会冲突和价值观点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伯恩斯坦把上山下乡的原因解释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城市人口日益膨胀、失业率高涨的社会压力问题,把青年人派往农村,一是可以直接减轻城市各部门的负担,二是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我宁愿相信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而排除中国知识青年下乡的政治因素。

从北京到遥远的西双版纳,从大都市上海到穷乡僻土,从知识青年的思想先进到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的落后,他们经历了怎样巨大的精神落差。

据资料记录,云南兵团共发生捆绑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1894人,其中2人被打死;调戏奸污女知青的干部286人,受害女知青430人。1973年7月,中央关于惩治吊打知青和强奸女知青的文件,全都是针对云南兵团知青的,经中央批准,枪毙了数名违法乱纪干部,才控制了局面。所有这一切,无疑加剧促成了云南知青心智的成熟,难怪在这里洒下了十年青春热血的他们,会选择以最决绝的方式离开这里。

美丽的梯田现在已经成为云南的一大旅游资源,你能从这些纵横交错的美丽里,读到当年那些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里的那一代人的辛酸和血泪吗?

橡胶最早来源于印第安,意为“流泪的树”。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正因为工业的发达,各种橡胶制品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而橡胶的价格也与日俱增。

如今,云南各地仍然在不断地大面积种植着能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的橡胶树。据导游说,如果一个西双版纳人他家里种植了三千棵橡胶树的话,那他就可以坐吃山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主老财。但是,一棵橡胶又是一个“抽水机”,因为种植橡胶并不能带来水土保护,相反它巨大的吸水作用,又导致了水分的流失,现在很多地方的砍林种胶又已经带来了环境和土壤的日益破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无不被人类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关系所改变着。由过去一代知青们西双版纳的大逃离,到今日西双版纳外来游客的日益增加,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问题,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类精神状态的更加和谐,这才是人性永远追求的目标。(未完待续)

2014年1月。

作者:李凤岐

◆李凤岐橡胶林与知青记忆(上)——云南行(十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