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症不绝——“脉动祛癌”的原理揭秘

 衆妙之門 2022-04-29
今天是整个绝症不绝连载系列中最核心的一篇,前面六篇是医案,今天这一篇是医理,懂得医理,见过医案,就能够更好的进行脉动法,有效养护我们这珍贵的身体了。
今天的文字比较多,盼诸君细细读之,即使是健康人,也可了解,小病小痛的可以说是非常效验。
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公众号留言,向陈老的邮箱发问皆可。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办法不仅自己要学,记得点个关注、随手转发、点个看一看便是功德善行图片

六癌消弭纪实

     “脉动祛癌”的原理揭秘

作者:陈沅森

用脉动自疗,为什么能够祛除癌症?一直以来,我用“感觉深层脉动”去痛、祛病、健身的原理进行解释:
在感觉一跳一跳的过程中,促使体内新鲜血液加速、增量流经这个痛点(或病灶)。新鲜血液滋润了靶向器官,带来了氧气、营养物质和免疫力;免疫力消灭病菌,清除非自体物质,转化无限增殖的异化细胞组织,清除代谢垃圾和淤积,疏通了堵塞,重建了微循环……恢复了那里的原始健康状态,于是,疼痛、疾病(包括癌症)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
换一种说法进行诠释,是:新鲜血液浇灌到哪里,就会在那里发挥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产生无可匹敌的疗效。(详见《“感觉深层脉动”简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114280100hcry.html)。
这种解释并没有错,但总觉得有点欠缺,直觉告诉我,略显美中不足;虽然阐述了“必要条件”,但似乎缺少“充分条件”。心里老是不踏实,潜意识总是处在苦苦思索,寻寻觅觅之中。
因缘际会!前不久,邂逅了“扶阳派中医”众多大师及其有关著作。此前虽然涉猎过郑钦安、李可、卢崇汉、刘力红、梁冬……但未曾深入,于是,在线上阅读了他们的有关作品,振聋发聩,受益匪浅;特别是读完《思考中医》,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重大收益!
《思考中医》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刘力红教授对中华医学炽热的爱、不懈的追求和磨剑十年的结晶,用朴实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古医经典的深刻道理,立意高远,格局宏大,论述精妙,发人深省;激发了中华大地成千上万民众学习中医、实践中医的兴趣和热情,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深入开展有关中医的激烈辩论与探索追寻,受到了热烈的追捧、赞扬,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医大踏步前进,功不可没!
学习“扶阳派中医”最大的收获是:悟出“感觉深层脉动”是一种提昇阳气的绝妙方法!
癌症的发病原因,与其它慢性病一样,大多是日常饮食起居乱了套,昼夜颠倒,暴饮暴食,恣意妄为,游乐无度……致使体内阳气受损,寒气凝滞,积瘀成疾。
癌症的阴寒冷凝特别严重,被称为“寒凝重症”。尽管现代医学给200多种癌症,一 一起了名字,但中华医学认为,所有的癌症都是“阴阳失衡”,不是某种程度的“阳虚”,就是某种情况的“阴盛阳衰”或“阴、阳两虚”;并且随着病情的恶化,最终“阴阳离诀(死亡降临)”!因此,跟其它慢性病一样,癌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昇阳”这个根本:阳气一昇,阴阳进入平衡状态后,许多疾病就消逝了!
现在,“感觉深层脉动”这个自疗方法诞生了。
脉动百会穴是整体昇阳,扶正,救急!
脉动任一器官组织是局部昇阳,去痛,祛病,健身!
——于是,只要你“热敷(烫热手掌或用热水袋)+脉动”癌症患者的百会穴,阳气一昇上来,就会立即催生深度睡眠,让他(她)美美地睡一大觉;只要你“热敷+脉动”“癌症大本营(最先发生癌变的器官组织)”,就会和平、宁静地瓦解癌瘤,癌细胞将消逝了!
本篇六例自疗癌症产生疗效,就是明证;君若不信,姑自试之,将百试不殆!
 
我在《癌症关注六十年···系列卅七》一文中提出了任何一位癌症病人都无法回避的“癌症四则天问”:
(1)“癌症,是一种什么病?”
(2)“为什么会患癌?”
(3)“怎样才能不患癌?”
(4)“患了癌,该怎么治?”
问题十分尖锐。根据我读书、观察、关注、追寻、探讨、思考以及写作六十余年的结果,改弦更张,另辟蹊径,摒弃敌对思维,采取温和的安抚办法,一一作了详尽的解答和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对于自疗癌症,无须求医,不必用药,创造性的采用“热敷+脉动”、“按摩+脉动”、“整体昇阳”、“局部昇阳”以及“手诊”、“引导患者自疗”等自然疗法。
由于透彻分析了癌症机理,抓住了主要矛盾,提升了阳气,一出手就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直击癌症大本营,患者毫无痛苦,轻轻松松,很快就康复了!
用“感觉深层脉动”祛除癌症,是可以重复试验的。
符合实证科学“一个规律性的陈述在实践中应遵从的'可重复性’原则”。
无论中医、西医,甚至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只要你按照文中给出的方法和步骤,引导患者自疗,不论什么癌,不管中期、晚期,只要器官不被割去太多,患者神志清醒,能够感觉到脉动,权且“死马当作活马医”,都可能获得成功!
在这谈癌色变,癌症连连爆发的当今,脉动疗癌正当其时地出现,以期拯救“全世界癌症每年死亡的1000万人”!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退休教授于尔辛(1931-)指出:“唯有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推动中医事业崭新的发展之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刘鲁明教授说:“中医治疗肿瘤……(要在)理论和医术上不断创新。”——“感觉深层脉动”祛癌,就是这些高瞻远瞩的老专家、老教授期盼的中医创新和发展!
我特别感佩汤钊猷院士的三句话:“跟着外国人没有用,要有'自己的东西’。”“祖国的医学进步,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创新。”“未来超越国外抗癌的'制胜法宝’,一定会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中国思维,”——“感觉深层脉动”自疗癌症方法的诞生,扎扎实实实践了汤院士远见卓识的三句话。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采用“感觉深层脉动”自疗癌症初见成效的患者,感恩戴德,谢声连连时,我总是对他们说:“我并没有给你治疗,没有给你开处方笺,没有让你打针吃药,我只是告诉你一种调动自身血液的自疗方法,并给了你一些引导,是你勇敢、明智、诚心诚意地采用脉动方法,调动自己的血液,治好了自己的疾病。因此,不要感谢我,要感谢你自己,感谢伟大的血液!”
 
对于引导陷于绝境的癌症朋友自疗(无法见面的癌友请发电子邮件来,可远程通讯引导,邮箱地址:gjscmd@hotmail.com),只要心意虔诚,密切配合,治愈成功有相当大的把握!
癌症朋友们/癌症朋友的亲友们:幸运的曙光已经从东方升起!只要你们经过理性分析,深深相信用“感觉深层脉动”自疗可以祛除癌症;只要你们充满信心、诚心诚意、专心致志地采用脉动方法自疗,就可能脱离苦海,获得新生!
同城的癌症朋友,特别是那些大医院放弃治疗,给点安慰药剂,惊恐万状,在家惶惶不可终日的癌友们,如果你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我可以亲自引导你们自疗!有条件飞抵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癌症朋友,也可以由我亲自引导你们自疗!
愿“天下无癌”的鲜花,早日绽放于神州大地,随后开遍整个地球村!

【医界人物简介(按文章出现先后)】

【郑钦安】(名寿全,四川邛州人,1824-1911)清末著名“伤寒学家”,中医“火神派”始祖;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誉满神州;传世之作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李可】(山西灵石,1930—2013),临难习医,具救苦之心;天资敏慧,得医源之本。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等;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赫赫名言有:大丈夫治病当如是,雷霆万钧,霹雳闪电,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顷!

【卢崇汉】(四川德阳,1947-)现为国内中医界“扶阳学派”领军人物,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学术专著有《卢火神医集系列之一——扶阳讲记》等。出身川中名医“火神”世家,师从祖父卢铸之(郑欽安的入室弟子)、伯父卢永定,盛名远播全国。2007年、2008年南宁、北京两届“扶阳论坛”主席。

【刘力红】(湖南湘乡,1958—),中医博士,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著有《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及学术论文30余篇。

【梁冬】,曾任百度副总裁、凤凰卫视主持人及主编;2004年12月辞职,拜中医大师邓铁涛门下,并先后师承中医大家李可、中医大师郭生白。是“正安康健”、“正安文化”、“正安自在睡觉”的创始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多档电台、电视“中医对话”节目,为中医文化热心传播达人。

【于尔辛】(1931-),上海市名老中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已退休);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1958-1961上海第二届“西学中”研究班结业,擅长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曾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卫生部“全国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鲁明】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1990年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赴英国、美国进修讲学;2002年至今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为NCI国际中医肿瘤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国际整合医学肿瘤中心主任、肝胆胰肿瘤副首席专家。从事抗肿瘤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各种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对肝胆胰腺肿瘤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致力于抗肿瘤中医药临床和实验研究。

【汤钊猷[yóu]】(广东新会,1930—),肿瘤外科学家、小肝癌研究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1994年担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肝癌临床诊治和基础性研究。虽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却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50年代末和夫人李其松教授一起,投入发掘中华医学遗产的工作,参与“西学中”和从事针灸经络研究。其名言有:“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中医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作为一名中国医生,对老祖宗的东西一点不懂,绝对不能算是一个好医生”等。

【请注意】《牛恋凼的博客》多篇进入只有自己可见的“私密博文”,欲窥全豹者,请发E-mail( gjscmd@hotmail.com ),将全部43篇博文发到你的信箱。来函必复。

注:本系列文章赞赏将全部转交给陈沅森老

注:本人事务繁忙,文章排版插图一律从简,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