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短板练内功提质效——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委党校建设纪实郑舒展 魏文 孟宏恩 

 大盗宝库 2022-04-29
地处山东沂蒙山区腹地的平邑县是临沂市域副中心城市,人口110万人,共有基层党组织2062个,党员4.8万人,改革开放初期曾涌现出闻名全国的艰苦奋斗典型“九间棚精神”。植根于这片红色沃土上的平邑县委党校,以质量立校为目标,从基础设施升级、教学科研攻关、外培模式探索三管齐下优化提升党校功能。
  补短板强弱项。平邑县委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重要内容谋篇布局,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党校鼎力支持,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党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老党校各项功能已不能满足培训需要,为解决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问题,平邑县投资4.5亿元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的新党校,2019年8月全面投入使用。新党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党校综合楼设有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研讨室,融教学培训、能力实训、学术交流、图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容纳2000名学员受训,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健身、音乐、书画等设施功能一应俱全。新党校启用两年半来,共举办主体班次82期,培训党员干部17569人次,2021年培训规模较2018年扩大69%。
  练内功强科研。平邑县委党校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互相助力,搭建好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教师培养平台。通过“集体备课、专题交流、外出培训”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教师培训,围绕理论热点组织教师集体攻关,聚焦县委县政府重大部署开展集中调研,不断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专业理论和科研水平。着眼课程体系建设,突出时代主题和县域特色,加大新课程和精品课程开发力度,每名教师承担4—6个教学课题,每年至少开发3个新课,着力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的本土课程和特色精品课程,构建起适应县级党校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拓展师资渠道,邀请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等领域专家和领导干部到党校授课,县级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进一步落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充分运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研讨互动等多种教学形式,着力提升现场教学实效。2020年以来,平邑县委党校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理论文章35篇,承担省市级课题14项、全市党校系统课题9项。
  创品牌提质效。平邑县处于沂蒙红色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交汇区,整合当地及周边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特色对外培训优势明显。依托新党校先进的办学服务条件,平邑县委党校以“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相继组建“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沂蒙精神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时俱进发展沂蒙精神”三个课题组,按照学员需要精选教学线路、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扩大对外培训规模。2020年4月,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平邑现场教学基地在平邑县委党校揭牌。近年来,平邑县委党校与省内外党校、大学、媒体界、金融界等机构和单位签订干部培训合作协议37项,与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曲阜尼山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周边党性20多家教育基地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新党校启用以来,已承接省内外87个班次总计6935人次,对外培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成为推介沂蒙、宣传平邑的一个重要窗口。
  (郑舒展 魏 文 孟宏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