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0046、语言模糊文/子曰诗云2014年12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阳光灿烂语言,是内心的表达方式。内心是精神的,而语言, 于人而言,具有两两种特性:内心的语言,用来思维的,属于意识范畴;表达出来的语言,用声音传送,无论是用何种硬器书写在物体上的,属于物 质范畴,。内心的语言形成为意识,虽然可能是连贯,明确的,但在没有表达出来之前,这对于另一个人而言,仍然是不可知的。所谓:人心隔肚皮 ,对面不相知。中国的语言,汉语。汉语具有模糊性。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好,还不好呢?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有人邀请你去个地方:“ 你去吗?”在好回答的时候,你可以直抒作出去,或者不去。如果不好回答,你可以用“嗯”来回答,表示可能去,可能不去。写作中,常常会用到 语言的模糊性,用以表达含蓄,城府,深沉。不语,沉默,也是一种模糊语言。不表示明确的态度,也是一种态度。是因为不方便表示态度时候使用 的模糊语言。在你与对方交流时,对方对你所说的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静静地听,默不作声,这要瓣时候,深沉让你捉摸不定。语言的运用,谁都在 用,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环境会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有人很会说话。这说明: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 同的语气,不同的声调……这一切都是表明一种态度的方式。会说话,这种说话艺术,不只是语言运用得讲究,对人的心理揣摩也是精致的。所谓“ 量体裁衣”,“看菜吃饭”,“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风使舵”…….这一是说做人的机巧,也是说话的机巧: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才如此 这般的。语言的准确性与语言的模糊性,是相互依存的,各尽其妙:因为语言的准确性,才有可靠性,因为语言的模糊性,才有含蓄性。只要语言运 用得好,两者都是必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