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文骅调到东北军区,“东北王”为何态度冷淡?握手后晾一边

 兵说 2022-04-24
四野战将系列:莫文骅5
作者:桅杆
1951年4月,北京来电:调莫文骅到东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对于这一调动,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非常冷淡。原因是在延安时期,西北局与留守兵团之间闹过很大的矛盾,官司多次打到主席那儿。虽然问题得到解决,但无形之中,“东北王”高岗与萧劲光、莫文骅之间也结下了“梁子”,并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本文就来说一说这件事。
(一)主席多次调解西北局与留守兵团的矛盾
1938年2月,莫文骅由抗大调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兵团司令为萧劲光。留守兵团驻陕甘宁边区,担负黄河河防及边区防卫、治安等任务。从1938年4月起,高岗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及西北局书记。有段时间,军、地矛盾十分突出,“官司”多次打到主席那儿,主席也多次调解双方矛盾。
在此之前,萧劲光曾是高岗的上级,两人在工作中就闹过矛盾,对高发过火。后来高担任了西北局书记。萧认为留守兵团直属于总部,与西北局没有隶属关系,所以不向高岗报告工作,结下了很深的矛盾。在1942年底至1943年初的西北局高干会上,以高为首的西北局批评留守兵团存在“不尊重地方、闹独立性、本位主义、个人主义违反群众纪律”等错误。甚至上纲上线,认为留守兵团是“路线错误、军阀主义”等。
在此期间,主席也多次批评萧劲光,要他尊重高岗和地方。主席甚至说:“要尊重西北局的领导,连我们决定的事,都要通过一下西北局,你留守兵团决定的事怎么能不通过一下西北局呢?”
后来,延安要求边区军政机构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双方矛盾才算解决。虽然如此,双方个人之间的心结并没有因此解开。萧劲光晚年在回忆录中,直言“我对高岗的印象并不佳,感到这个人水平低,眼界却很高”。这一点,莫文骅也回忆说“萧对高不感兴趣”。
萧劲光说高岗“眼界却很高”,这倒是事实。在上级或同级干部中,高的眼里除了毛、林、彭以外,他能看得上的人还真不多。
应当说,留守兵团与西北局的矛盾,主要发生在高岗与萧劲光之间。但莫文骅作为政治部主任,不可能不被扯进去。
(二)工作上的矛盾,高岗对莫文骅产生不满
1939年底,莫文骅在警4团检查工作,反映当地老百姓对部队很不友好。了解情况后,莫文骅给边区副主席高自力发了一封电报,反映情况,希望协商解决这些问题。
回延安不久,一天主席临时叫莫文骅去开会,一进门就被严厉批评:“你们军民关系搞不好,自己不检讨,还告状?”原来萧劲光把莫文骅的那封电报,转给了部分领导阅。朱总司令为此批评了边区。
高岗对此不服,将此事报告了主席。这个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的,朱总司令、任弼时等首长以及高岗、萧劲光等西北局、留守兵团干部参加了这次会议。弄清情况后,莫文骅赶紧做了检讨。主席说:“军队要拥护地方,要爱护人民;地方也要拥护军队,照顾子弟兵”;并为搞好军政、军民关系定下一个原则:军民关系发生问题,军队应首先检讨自己。
留守兵团成立后,最初没有配政委。据说,高岗自担任边区书记后,“一心想当留守兵团政委”。说实话,果真如此,对改善军政关系是有好处的。可萧劲光“对高不感兴趣”,一次对莫文骅说:“留守兵团没有政委不行啊,最好请上面派一个来;实在派不出,能否由我们两人中的一个来兼?”
莫文骅经过考虑,以个人名义写了一个报告,建议由萧劲光兼任留守兵团政委。应当说,这个意图比较明显,就是不想让高来当留守兵团政委。总部很快采纳了莫文骅的建议,任命萧兼任政委。这件事,也是导致高岗对留守兵团及萧、莫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岗一句话,莫主任变成副兵团级
彼此之间在延安时期的矛盾及心结,延续到了东北。1951年5月下旬,莫文骅到达沈阳,就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抵达沈阳的第二天,他去拜访时为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高岗。
【东北王】
见面后,高岗明显很冷漠,握了一下手后,就把莫文骅晾在一边,自顾自地吃起东西来,既不表示欢迎,也不交待工作。见没话可说,莫文骅干坐了一会就告辞了。对此,莫文骅认为,是高岗在延安时期的矛盾,尤其是没能兼任留守兵团政委一事“仍记恨在心”。
当时高岗的主要精力放在东北局及地方事务上,军区日常工作由副司令员贺晋年主持。所以,日常工作也相安无事。
1952年军队评定干部级别时,莫文骅因1949年就是四野兵团政委,属于正兵团级。在东北军区开会时,莫也被评为正兵团级。可报到高岗那儿,只一句“莫主任评为副兵团级就可以了”,没给任何理由,就改低了半级。
对此,莫文骅心里当然不痛快。罗荣桓(时任总政主任)知道后,特地打电话把他叫到北京,说“胸怀要宽宏一点,个人的事情就算了”,还陪他去游了一次万寿山。林彪得知后,也找他谈了一次话,表示安慰。想想,一来与高岗“没有多少道理好讲”,二来“又是个人的事”,也就算了。
实际上,这次评级,对莫文骅后来授衔是有影响的:如果这次评定为正兵团级,授衔时肯定是上将。因为正兵团级将领中,除了主管授衔的徐立清极力要求低授中将外,其他全授上将。而副兵团级,可授上将、可授中将,个别还授少将(贺晋年)。1955年,莫文骅授予中将军衔。
1954年4月,莫文骅被罗荣桓点名,去筹建政治学院,并担任副院长兼教育长,负责学院日常工作(院长由罗荣桓兼),1961年底升任政治学院院长,1975年担任装甲兵政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