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章:适应暖化的世界 | 解读《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

 生态学时空 2022-04-29

我们知道,地球从诞生之日期,就一直在变化,但是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目前我们说人类活动所加剧的气候变化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导致的变化。同样,人类活动要努力改善这样影响的后果,其努力也同样不是立竿见影的,甚至有些我们都还无法知晓,我们的努力是否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幸运,这些努力是有效的,真正要产生效果,也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那么,也就是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全球将继续遭受某种程度的气候变化影响。也就是说,未来的气候依然会变得比现在更恶劣。在这期间,我们除了要与气候问题硬刚,这是硬碰硬的做法,有可能两败俱伤。因为我们的生态系统,不管是物理环境还是生命世界,都有某种程度的缓冲度,所以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避免两败俱伤的办法,那就是逐步适应它,改变一些能改变的东西,适应一个不断暖化的世界。

2022年228日,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的主题就是: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在气候变化领域,对于这种问题的描述有几个词,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是大家用得最多的,mitigation,一般翻译为减缓。这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讨论的大多数碳中和策略,都是针对减缓气候变化的。

但是,气候变化已经到来,一定程度的全球变暖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已经在伤害人类并造成广泛的破坏。人类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许多是很有希望的,但是还不够,无法将风险降低到零。那么,不得已而采取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气候适应:adaptation。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一个地区和国家承受气候风险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气候恢复力。这里我们又提到一个新词,resilience。这个词,汉语翻译有很多,还有翻译成弹性、承受能力、顺应能力,我今天统一翻译为恢复力。从极端天气事件来看,恢复力是任何综合气候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全球来看,在气候变化变化中,可能遭受最大痛苦的人,遭受冲击最大的人,可能恰好是在历史上对气候变化贡献最小的人。

比尔用自己的故事,介绍了2009年他去肯尼亚所调查的农民,塔拉姆一家——塔拉姆夫妇,加上他们的3个孩子。这家人勉强够基本生存条件,其他东西是一无所有。这样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没钱,也就没有办法购买更多涉及化石燃料的产品和服务,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有限。按照比尔盖茨的这个数据:

就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言,一个肯尼亚人仅相当于一个美国人的1/56,肯尼亚农村地区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少。

所以,这里出现的一个极其不公的残酷事实是:

这个世界上的贫困人口基本没有做任何导致气候变化的事情,其所承受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却最大。对美国和欧洲地区相对富裕的农民来说,气候变化带给他们的只是一些麻烦,而对非洲和亚洲地区的低收入农民来说,气候变化的后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也就是说,气候变化给发达地区带来的是对生活的影响,但对落后地区,带来的是生存的影响,对于苦苦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来说,任何一个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都可能是夺命的。我们来看看比尔的这些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旱灾和洪灾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农作物绝收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牲畜可吃的少了,产的肉和奶也就少了;空气和土壤失去了水分,植物赖以生存的水也就少了。

当你苦苦挣扎在生存边缘时,这当中的任何一个变化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如果你没有任何积蓄,而种植的农作物又全部死了,那么你没有钱再买多余的种子,等待你的将是一条绝路。

如果食物越来越匮乏

气候变化对贫困国家造成的最糟糕的影响是降低其国民健康水平,使得国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营养不良率和死亡率上升。

所以,比尔根据自己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在这些地区

你真正应该资助的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我们能帮助贫困人口适应气候变化的最好方法,就是确保他们足够健康,确保他们能在气候变化中生存,并实现繁荣发展。

那么,具体来说,就是一些农业组织的研究。比如这个字母简写类英文雪茄的CGIAR,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研究组织,汉语翻译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这个组织他们成功培育出了许多的高产抗病水稻,还有在牲畜、土豆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方面开展的工作。

这个CGIAR,其实不是一个单一组织,而是由15个独立研究中心组成的网络,我们全部列出来。

大家可以看到,这许多缩略语,不好读,也很难区分,因为都是各种首字母组成的,我们先不用太关注具体是什么,而主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对于非洲的农民来说,他们是不敢尝试种植新品种的,因为他们本来就在生存边缘挣扎,如果不成功,是没有退路的,所以他们宁愿保险一些。

CGIAR呢,就必须让非洲农民感受到真实的好处,比如耐旱的玉米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还有抗涝的水稻。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呀,水稻怕水吗?水稻呢,的确是不怕水,但是怕整个植株长时间水淹。

CGIAR培育的这个叫潜稻的,就可以在水下存活长达两个星期,因为它们在遭遇水淹的时候,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他们还做了一些高科技方面的开发,比如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帮助农民通过相机拍照,然后识别各种病虫害,一下子就把现代生活生产方式引入到了非洲,这还是很了不起的。这就是帮助最穷的人来适应气候变暖的世界。

总体上来说,比尔将适应气候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承认气候变化的问题已经出现,那么就应该做好预防设施,修建气候变化适应型的建筑,还有其他一些基础设施,要保护像湿地这样的生态系统,因为它可以作为防洪的重要屏障,还有,要鼓励人们永久离开哪些不适于居住的地区,这都是主动性的预防措施。

其次,就是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不仅要让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更加准确,还要准备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这是应对灾难发生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的。

最后,如果灾难发生了,也就是灾后,在灾后重建中的各种努力。灾区发生的许多事儿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一些建筑为什么会倒塌,那么就要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设立新的建筑标准,确保灾后重建的设施,比之前的设施更能抵御未来气候变化的冲击。

我们以城市为例,来看看应该如何做。比如,如何为适应暖化的世界建立气候适应型城市呢?

如果学过地理课的,特别是自然地理课的,相信大家会理解这么一个说法:“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在大河之畔”。从目前的考古证据来看,自从人类结束了穴居时代之后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知道,河流一般是发源于山中,这些水来自融化的冰雪,山上的降雨、夜间降温的露水滴落,这些最后汇成小溪沿着山坡向下流动,然后在山谷间形成河流。同时会携带岩石、沙粒和土壤,当山间河流从山谷冲出,到达相对平坦的地方的时候,流速降低,携带能力下降,泥沙就被沉淀下来,形成冲积平原,或者说河漫滩。

这些泥沙很肥沃,能够极大增加作物的产量,所以,当时的人们就自然而然找到这片平原上地势稍高的地方定居下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盖房子,聚居地开始成型,慢慢升级,从村落到集镇,再到大城市。所以现在看上去,许多大城市都是沿河而建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河流形成的这个冲积平原,可不是为人类服务的,水小的时候会堆积一道天然堤坝,河水就在里面流动。但一旦水量变大,河水就可以漫过这些天然堤,携带的大量泥土就沉淀在堤外,这就是河漫滩的作用,在水大、水小之间缓冲,说白了,那本来就是河道的地盘。

现在人类要来这里抢地盘,不断开发沿河的河漫滩地带,或者是干脆围湖造田、围河造田。一旦遇到大雨,河流流量增大的时候,河水就会反过来索取自己的地盘,这就是洪灾的本质。

我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南京建邺区经过近20年的不懈奋斗,终于把河漫滩改建成了现代化新城——河西新区。

夏季雨水多的时候,这个地方就频频被淹,高档小区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我们之后就应该好好想想,在这些地方开发新城是否真的合适,特别是要适应这个不断暖化的世界来说的时候,更要考虑这个问题。

同样,现代人类,由于海运交通和货运的需要,海滨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首选地。我们同样也可以想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又是最可能遭受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加剧影响的。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现状,城市规划者就应该考虑规划,居民区和工业中心的选址,如何建防波堤,如何抵御风暴的袭击,如何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等等。

刚才说的,是主要针对新城选址的,但许多老城区,也不可能全部搬迁。那么,为了适应和缓和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的防御体系。森林有蓄水、调节水的功能,湿地也可以防止洪水和风暴潮,保护珊瑚礁可以维持滨海的生物多样性。

如果我们维持这些生态系统的存在,或者是已经消失的生态系统,让它们恢复回来,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回报。这样成功的案例很多,特别是依据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所建立起来的一些基础设施,的确在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维护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免受气候变化的危害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可以利用自然基础设施来减轻干旱或洪水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同时提供其他生态和人类利益。

比尔列举的红树林,就是在帮助热带地区的城市减缓风暴潮的冲击、保护鱼类栖息地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种植红树林,比修建防波堤要便宜得多,而且红树林还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比如还可以改善水质吧。所以这个投资很值得,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钱。

那么,着眼于未来,我们还应该关注饮用水可能会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城市周边的湖泊和地下蓄水层正在不断缩小,还有污染的问题,所以大多数特大城市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那么在这方面,我们是否通过一些技术来解决呢?比如,海水淡化的问题,但是这又涉及到能源的问题。是不是?

所以,比尔他就强调

同其他很多事情一样,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个能源问题:只要有足够便宜的清洁能源,我们可以生产出足以满足每个人需求的饮用水。

还有一个新的技术,你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从空气中提取水。

我也是前不久从Nature上看到这个技术,具体原理就类似一个太阳能除湿机,然后配上一个过滤系统。你们看看,是不是很高明?



那么,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都是需要花钱的,那么如何融资,其实困难挺大的。因为这个付出,可能在短期是无法获得经济回报的。比如说,你为预防洪涝灾害投资修建了防洪措施,但这个的确可能在接下来的一二十年里都没有重大洪涝灾害,这就不会产生任何收益,如果这些成本都是自己来消耗,那么可能投资者就直接放弃了开发这些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那么,如何将这类项目变成一项有吸引力的投资呢。这就需要金融市场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定价,那么如何定价呢?我们不可能为这个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贴上一个价格标签吧!也就是说,许多事儿是无法转化成市场行为的。所以在计算这些成本的时候,如果我们过分关注成本,最后就会导致过分关注具有直接市场价格的那些解决方案,会忽略那些难于给出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解决方案,这有可能丢掉了更重要的事儿。

其实,生态学上所涉及的许多价格,都是很难估算的。如果正向计算成本有困难,也许我们可以反过来推,用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坏事的损失来反推收益。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什么冲突,有什么样的自然灾害会导致农民绝收,飓风破坏城市的损失有多大,等等,计算这样的损失,都可以反推对此进行投资的利润。

最后,比尔还谈到了,我们要为应对最坏情况做准备。气候变化是否有一个阈值,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点,常规的办法都无能为力了。这个时候可能会考虑地球工程学的办法。我们之前说过,这都是非常疯狂的想法,潜在问题很多,有很多不确定性,还有棘手的伦理问题。这只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的,每次科学家想开展相应的实验的时候,都会遭受不少的批评。

但比尔盖茨认为:

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地球工程在地方层面的潜在影响。这是一个合理关切,我们甚至在考虑在现实世界中开展大规模地球工程实验之前,就应该就此展开多方面的研究。

他甚至认为:

在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里,要想在降低全球温度的同时避免经济严重受损,地球工程是我们唯一已知的方式。或许有一天我们会陷入别无选择的境地。我们最好从现在就开始,为那一天做好全面的准备。

那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