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杂篇《则阳》

 qingpodushu 2022-04-29

庄子杂篇《则阳

【题解】

全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写了十个小故事,集中通过讲故事或寓言的形式来说明道无处不在、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主张。第二部分讨论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宇宙的起源对外在事物的主体认识。全篇共分作十二个小段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原文1-1

则阳游于楚(1),夷节言之于王(2),王未之见,夷节归(3)。彭阳见王果曰(4):“夫子何不谭我于王(5)?”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6)。”

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擉鳖于江(7),夏则休乎山樊(8)。有过而问者,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又不若夷节。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9),以之神其交(10),固颠冥乎富贵之地(11),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12)。夫冻者假衣于春(13),暍者反冬乎冷风(14)。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其于罪也(15),无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16),其孰能桡焉(17)!

“故圣人其穷也(18),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19)。其于物也(20),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21),与人并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彼其乎归居(22),而一閒其所施。其于人心者若是其远也。故曰待公阅休。”

注释

(1)则阳:姓彭,名阳,字则阳,鲁国人。以下称彭阳。

(2)夷节:姓夷,名节,楚国大臣。 言:引荐。 王:即楚文王。

(3)归:“愧”。惭愧(4)王果:人名,楚国贤人。

(5)谭:通“谈”。这里含有推荐的意思

(5)公阅休:人名,楚国隐士。(7)(chuō):刺。“戳”的异体字。

(8)山樊:山旁。(9)自许自己称许自己;自夸。

(10)神:指智慧(11)固:久。 颠冥:迷惑,沉

(12)消:损消削弱(13) 假:借助。(14)(yē):中暑。冬:冷;凉。

(15)罪:过失;错误(16)佞人:善于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

(17)(ráo):通“挠”,弯曲屈弱,削弱屈服。

(18)穷:不得志。(19)化卑:化为卑谦。

(20)物:社会环境;他人。(21)饮人以和使人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

(22)彼:彼此 其乎:语助词。 归居:返回自己的位置即各就其位。

【译文】

则阳游到楚国,夷节向楚王推荐他,楚王没有接见他,夷节感到惭愧。则阳去拜见王果,说:“先生怎么不在楚王面前推荐我呢?”王果说:“我推荐你不如公阅休的推荐有作用。”

则阳问:“公阅休是干什么的人呢?”王果说:“他冬天到江河里刺鳖,夏天到山脚下憩息。有人经过而问他,他就指着那山说:'这就是我的住宅。’夷节尚且不能做到,何况是我呢?我比不上夷节。夷节的为人,虽不注重道德修养却有智不以有德之人自夸只凭着他的智慧跟人交往,一直沉迷于同富贵人家交往;他当然不能帮助人家提高德性只会使得同他交往的人的德性更其削弱。受冻的人盼着温暖的春天,中暑的人反希求的是凉爽冷风。至于楚王的为人,则总是显得尊贵而威严。他对于有过失的人,是像老虎对猎物一样,决不宽恕的若不是善于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端正德行的人,谁能够使他改变主意

“所以,圣人即使不得志也不会让家里人因此感到是种缺陷得志时则能够促使王公贵族忘却爵禄而变得谦卑起来。对于社会环境,与之和谐欢娱;对于别人,乐于与他人沟通而又能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因此,有时候不话却使人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跟人在一块儿就能使人受到感化,就像父亲和儿子一样相处得宜,彼此各就其位,好像在他们之间做了点什么工作似的圣人对于人心的了解和感化,就是如此远远地超出常人啊!所以我说,你要靠公阅休来推荐你。

赏析

第一段,以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两不同的人物,两种不同的处事观。一是以夷节为代表,不注重道德修养却有智只凭着他的智慧跟人交往,且一直沉迷于同富贵人家交往;像他这样的人不但不能帮助别人提高德性只会使得同他交往的人的德性更其削弱二是以公阅休为代表,隐居山林,潜心学道,修身养性,不为名利所困扰,具有圣人的处事观。他与人相处时会有一种无形的感化力。即能够使人在耳濡目染之下就能发生质的变化。

细读这则小故事,可品出很多味道。

则阳这个人,为能晋见楚王这位暴君,求夷节向楚王推荐他未成,又求王果再去向楚王推荐他。王果这一有道之人,一眼就看穿了则阳的追名逐利无道小人的面目。王果是不会为他作出无道之事,所以,不但未答应他的请求,还转弯抹角、不动声色地通过两种不同的人物,两种不同的处事观的对比,对他进行了劝导。同时,庄子也是借此劝导世人不要像夷节那样为人处事,要像公阅休那样做一个有道之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惊醒梦中人”这话虽有夸张或取悦于人之嫌,但其中所含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当一个人在迷茫之时,经圣人指点后会茅塞顿开,这就说明了圣人的感召力及其作用。可不知则阳听了王果的劝导后是否有所醒悟。

《庄子》文中,对于得道之人,时称至人神人、圣人,其皆指道家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此文,庄子就把有道之人,称为圣人。

《庄子·刻意》一文中,对圣人是这样描述的: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庄子在《刻意》篇中列举了六种不同类型、不同追求的人。第一种:山谷之士;第二种:平世之士;第三种:朝廷之士;第四种:江湖之士;第五种:道引之士;第六种:澹然无极之士。其中,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湖之士、道引之士,都只是形体上的修炼而忽视了精神上的修炼,唯有澹然无极之士,才是真正的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地领略大道之人

但有时也将社会上存在的圣贤之名谋一已之利欺世盗名的伪君子称作圣人。如《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庄子·胠箧》中也指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所讲的“绝圣弃知”中的“圣”,指的就是这类人

【原文1-2

圣人达绸缪(1),周尽一体矣(2),而不知其然,性也(3)。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4),人则从而命之也(5)。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

生而美者,人与之鑑(6),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7);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

注释

(1)达:本义为通无阻;引申有通晓、明白等义。绸缪(móu):深奥

(2)周尽一体:指道遍及万物,与物混同一体遍及达到极端

(3)性:自然本性。(4)复命:即静。《老子·十六章》中“静曰复命”的说法。也可视为“无为”。摇作:即动。复命”相对应。也可视为“有为”。以天为师自然规律办事。天:天道。指自然规律

(5)命:命名。(6)鉴:鉴定(7)已:停止。

【译文】

圣人通达道深奥遍及万物,与物混同一体却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道的自然本性。无为或有为都以天道为师,人们愿意跟随他他为圣人。忧心自己的因而行动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使行动有所中止又将怎样呢!

长得漂亮的人,是人给他鉴定别人不告诉,他也不会知道自己漂亮。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有听见,他内心的喜悦就不会有所终止,人们对他的好感也不会有所中止,这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同样地,圣人众人,是人给予了他圣人称号如果人们不称他圣人,他就不觉得自己在对众人施爱,他的表现就好像知道自己是爱众人,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说了,又好像没听说,并且因此他爱众人不会终止,众人对他的喜爱也不会终止: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

赏析

这一段的中心是在说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开头第一句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是写圣人对道自然本性的认识。即圣人通达道深奥深奥在于遍及万物,与物混同一体而人却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道的自然本性。《知北游》中有一段东郭子庄子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随后又说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在这里生动地说明了道存在于万物之中,由此可见,“周尽一体”即是对庄子以上所述的缩略语。

庄子在说明了道的自然本性后,下面就又指出,圣人的为与不为都以天道为师。即一切出于自然,不是刻意而为之,且对自己的行为不知其然”。

第二节,是以一个人是否长得漂亮,和圣人是否施爱于众人,无论自己是否知道还是别人怎么说都毫不在乎,都坦然处之的行为为例,进一步说明他们的行为都是自然而为之。这即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现,也是道的自然本性。

【原文1—3

旧国旧都(1),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2),入之者十九(3),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4),以十仞之台县众閒者也(5)!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6),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7)。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8),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9),与物皆殉,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也偕行而不替(10),所行之备而不洫(11),其合之也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12),从师而不囿(13);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14);之名嬴法,得其两见(15)。仲尼之尽虑(16),为之傅之。容成氏曰(17):“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注释

(1)旧国旧都:祖国与家乡(2)(mín):本义:钓鱼绳。引申义:茂

(3)入:指遮蔽部分。(4)见见闻闻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谓接触熟悉的事物。(5)县:通“悬”;形容高耸、陡峭“间”。

(6)冉相氏:是燧人氏时代传说的一位领袖。 环中:圆心泛指事物的中心。随成:顺其自然而成。

(7)无时无时无刻(8)“道”(9)师天:效法天道

(10)替:本义:废弃引申义:停止。(11)迷惑

(12)司御门尹:守城门的官名。登恒:人名。负责教导或传授技艺的人。即指师傅、老师。(13)囿:局限,限制。

(14)之:代指商汤登恒做法(15)得其两见:指君臣、师徒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16)尽虑:指《易经系辞》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意为弃绝思虑

(17)容成氏:传说黄帝时造历的人。

【译文】

祖国与家乡,看到她就会心情舒畅即使它上面草木丛生,绝大部分都被埋没了,心里十分欣喜。更何况接触熟悉的事物就像是数丈丰碑一样耸立于人

冉相氏始终处于事物的中心顺其自然而成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没有终始,无时无刻。天天随外物而变化,永远不会变的是道,什么时候都不曾离开过道如果里想效法天道却始终做不到天道,结果自己跟外物一道葬送掉。对于所修的事业又能够怎么样呢?圣人心目中从不曾有过天,从不曾有过人,从不曾有过开始,从不曾有过外物,随世道一块儿同行不停止,所有行动都很完备因而不会迷惑。所有行动都合于天道又将是怎么样的呢!商汤启用他的守城门的官员登恒做他的师傅,而他随从师傅学习却从不拘泥于所学;对于登恒为他的安排的事情,都能够顺其自然而成为商汤登恒做法安排一个名称,叫法,因而君臣、师徒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就是仲尼说的弃绝虑,而为人师。容成氏说:“摒除了日就不会年,忘掉了自己就能忘掉外界的事物。

赏析

这一段仍是在讲“道法自然”的问题。但与上段所不同的是这一段更深入了一步。即主要是讲述如何做才可称为“道法自然”。从其讲述的内容看,可归纳为:始终把握道的原则,做到物我两忘,一切顺其自然。

这一段的核心在第二节。第二节的结构层次或者说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引用冉相氏的行为,说明只有得其环中”即把握道的原则,一切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一切顺其自然才能办成事,办好事。接下来,根据冉相氏的行为,引发出议论,集中说明,事物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道,道是永远不会变的。为什么有的人里想效法天道却始终做不到天道,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了“物我两忘”。随后,又引用商汤登恒由于正确处教与学关系,而有了得其两见”效果。从而进一步说明一切顺其自然才能办成事,办好事的道理。最后又用容成氏话作为这一段的结论。思路理清后,文中所要讲的道理,或者说它的中心思想也就清楚了。

【原文1—4

魏莹与田侯牟约(1),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闻而耻之曰(2):“君为万乘之君也(3),而以匹夫从仇(4)!衍请受甲二十万(5),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6)。忌也出走(7),然后抶其背(8),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9):“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10)。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11),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12):“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13)。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14)。”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15)?”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16),而反在通达之国(17),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18),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19)?”

君曰:“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20)。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21),圣人不足以当之(22)。”

惠子曰:“夫吹(23),犹有嗃也(24);吹剑首者,吷而已矣(25)。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注释

(1)魏莹:即魏惠王,名莹。 田侯牟:指齐王,姓田,名牟,因其为田成子的后代,故称田侯。齐王主要分为姜齐和田齐。姜齐即周国丞相姜尚姜太公所创立,田齐即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约:订立盟约。

(2)犀首:官名。这里指担任此官的公孙衍。

(3)万乘:指大国。(4)从仇:报仇。(5)受甲:率领兵士。

(6)拔:攻克,消灭,吞并。(7)忌:指齐将田忌。

(8)(chì):鞭打。(9)季子:魏国贤臣。

(10)胥靡:古代的奴隶(11)乱人:挑起祸乱的人

(12)华子:魏国贤臣。(13)戴晋人:魏国的一位得道者。

(14)逐北:追赶败兵。打了败仗叫败北”。 旬有五日:十五天。 反:通“返”。

(15)君以意直译为“依你的意见”;意译为“你认为”。

(16)知:(助词)无意义。(17) 通达:人迹所及

(18)梁:魏国都城大梁,在今河南开封。(19)辩:通“辨”区别。

(20)客:指戴晋人。 (tǎng)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21)大人:了不起的人(22)当:抵得上

(23)guǎn笛萧一类的管状乐器(24)(xiāo):指声音悠扬悠远

(25)(xuè):细小声音。

【译文】

魏惠王与齐田侯牟订立盟约,而齐王违背了盟约。魏王大怒,打算派人刺杀齐王将军公孙衍知道后认为可耻,说:“您是大国的国君,却用匹夫的手段去报仇!我愿统二十万兵士你攻打齐国,俘获齐国的百姓,牵走他们的牛马,使齐国的国君发火,于背心。然后我就攻占齐国的土。齐国的大将田忌望风逃跑,于是我再鞭打他的背,折断他的脊骨。

季子听说耻笑公孙衍说:“建筑七八丈高的城墙,筑城已经七八丈高了,接着又把它毁掉,是筑城奴隶辛苦劳动。如今不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你王业的基础。公孙衍实在是挑起祸乱的人,不可听从他的主张。

华子听到季子的主张后觉得很不好,说:劝说讨伐齐国的人,是挑起祸乱的人;劝说不要讨伐齐国的人,也是拨弄祸乱的人;评说讨伐齐国还是不讨伐齐国都是扰乱人的,他本身就是拨弄祸乱的人。

魏王说:“既然如此,那将怎么办呢?”

华子说:“你还是求助于大道罢!”

惠子知道了,魏王引见戴晋人。戴晋人对魏王说:“有叫蜗牛的小动物,国君知道吗?”

魏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角,名字叫触氏,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右角,名字叫蛮氏,他们时常为争夺地而打仗,倒下的尸体数,追赶败十五天才撤兵而回。

魏王说:“咦,在编故事吧?

戴晋人说:让我为你说实在的。你认为四方与上下有尽头吗?

魏王说“没有尽头。”

戴晋人说:我讲故事时你思在无穷的境域里遨游,现在你回到人迹所及国家,是不是有若存若亡的感觉?

魏王说:“是的。”

戴晋人又说:“人迹所至的地方有魏国,在魏国中有大梁城,在大梁城里有你魏王。大王与那蛮氏相比,有区别吗?

魏王回答说:“没有区别。”

戴晋人辞别而去,魏王心中怅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戴晋人离开后惠子见魏惠王魏王说:“戴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圣人不足以和他相

惠子说:“吹一类的管状乐器声音悠扬悠远;吹剑首时,只会有细微的声音。尧与舜,都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在戴晋人面前称赞尧与舜,就好比那微弱的声

赏析

关于蜗角之争这则寓言因其寓意深刻,形象逼真、生动,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并被历代文人黑客作为典故所引用。如:

南朝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宋代辛弃疾《哨遍秋水》篇: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君试思:方寸此心微。

总空虚,并包无际,

喻此理,

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宋代法师望江南十二首之一: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

赵孟頫 《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清赵翼《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这一切都说明,有的为了极小的或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有的为了一个虚名或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此举真让人感到可悲。

【原文1—5

孔子之楚(1),舍于蚁丘之浆(2)。其邻有夫妻臣登极者(3)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4)?”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5)。其声销(6),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7)。是陆沈者也(8),是其市南宜僚邪(9)?”

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10),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11),而况亲见其身乎!而何以为存(12)?”

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注释

(1)之:<动词>指…去(2)蚁丘:山丘名。 浆:指卖浆之家。

(3)夫妻:宅的男主人与他的妻子。 臣妾:仆人和女仆。 登极:登上屋顶观察孔子为人。

(4)(zǒng): 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引申“聚集”。

(5) 畔:本义为田地的边界线借指乡间。(6) 销:寂灭。

(7)俱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引申:等同。

(8)陆沈者:人中隐者,比喻无水而沈

(9)市南宜僚:姓熊,名宜僚,楚国人。因居住市南,故称。

(10)著:明,了解。 己:指市南宜僚。

(11)其:他;指市南宜僚。其言:指佞人的话

(12)而:通“尔”,你。 存: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宿在蚁丘的卖浆人家。卖浆人家的邻居夫妻奴仆全都登上了屋顶子路说:“这么多人聚集到屋顶上去是干什么呢?

孔子说:“这些人是圣人和他的仆从。这个圣人把自己埋没在百姓之中,藏身于乡间。他的声音从世上消失了,他的志向却是大的,他虽然在说话,但心里好似从没说过;只是暂且违心地顺从世俗而心理总不屑与世俗等同。这是中的隐士,这个人恐怕就是市南宜僚吧?

子路请求前去邀请他。孔子说:“算了吧!他知道我了解他,又知道我到了楚国,认为我必定会建议楚王召见他,他将把我看成是佞人。如果真是这样,他听到佞人说话都觉得害羞,更何况是亲自见到其人呢!你凭什么认为他还会在那里呢?

子路还是到那隐者的住处去察看一下,屋里已经空无一人了。

赏析

第五段,主要是通过孔子之口盛赞隐士市南宜僚的处世态度,说明有道之士虽隐居乡间销声匿迹”而“志无穷”的品德

庄子在这里称市南宜僚为圣人,也就是在《刻意》篇中第六种——澹然无极之士。本文中,突出说明圣人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圣人虽隐居于乡间,但却胸怀大志“出于污泥而不染”,“兰生萧艾中未赏损芳馨”。

【原文1—6

长梧封人问子牢曰(1):“君为政焉勿卤莽(2),治民焉勿灭裂(3)。昔予为禾(4),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5);芸而灭裂之(6),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7),深其耕而熟耰之(8),其禾蘩以滋(9),予终年厌飧(10)。”

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11),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12)。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13),为性萑苇蒹葭(14),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15),并溃漏发(16),不择所出,漂疽疥痈(17),内热溲膏是也(18)。”

注释

(1)长梧封人:即长梧守封疆的人。长梧,地名。问:<介词>表示对象,相当于“向” 子牢:姓琴,孔子弟子,为宋国卿士。

(2)卤莽:鲁莽马虎卤,通“鲁 ”

(3)灭裂:粗疏草率(4)为禾:种庄稼。

(5)其实:指庄稼的收成。(6)芸:古同“耘”除草。

(7)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引申:整治、整理

(8熟耰:细心耕锄 (yōu):古代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锄。

(9)禾蘩以滋禾苗繁茂果实累累蘩:白蒿 滋:“孳”。滋生;繁殖茂盛

(10)厌飧:饱食。飧(sūn)

(11)遁:.逃避(12)为:指上文卤莽、灭裂的行为。

(13):指欲念与邪恶 孽: 恶因

(14)(huán):类植物 。初生名”,幼小时叫“”,长成后称“萑”

(15)寻:延伸;长时间之后。 (zhuó):本义:抽引,拉拔

(16)并:一齐。 溃:溃烂。 发:发作。(17)漂疽:脓疮之类'瘭'。 疥痈:疥疮,一种皮肤病(18)内热:即发烧 溲膏:即溺精。

【译文】

长梧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说:“你处理政事不要太粗疏,治理百姓不要太草率。从前我种庄稼,耕粗疏,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来报复我;锄草时草率,而庄稼收获时也用率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整治方式,深耕细,禾苗白蒿一样茂盛,我一年到头食品足。

庄子听了后说:“如今人们保养自己的身修养自己的心,许多都像这守护封疆的人所说的情况,逃避自然,背离天性,泯灭真情,丧失精神,这都是大多数人的鲁莽行为。所以对待本性抱着鲁莽态度的人,乃是欲念与邪恶的根,就像萑苇、蒹葭的本性那样,开始时似乎还可以用来扶助人的形体,逐渐地就从根上抽引人的本性,遍体溃疡并发,不知什么地方泄出,就像患有脓、疥疮,发烧、遗精样。

赏析

本段前一是以封人种庄稼为喻,申明“为政”、“治民”必须认真尽心

第二节是庄子对封人所讲的“为政”、“治民”行为从“道”的角度作出解释。同时告诫人们修身养性不能“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不然就会适得其反。修身养性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遵循天道,即要顺应天时自然变化规律。如人的活动本应“日出而作,是落而息”,如果该起床时不起床,仍在睡懒觉,该休息时不休息却在熬夜,就违背了天时。二是要坚守自己的天性。对于天性,庄子在《骈拇》篇中作了明确的描述。其中指出:“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即天然的事物是纯正的没有失掉它的天然本性。也就是说天性是天然生就的东西。如像人在婴儿时期所有表现都是人的天性。篇中还指出:"天下有常然,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即物体曲直、圆方是生来具有的,而不是人工刻意造成的形体都是事物的天性。像骈拇本是天生的,如果把它切除就是违背天性的鲁莽行为。三是要保住自己的真情。这里说的“情”应该是指发于本心。《礼记·礼运》中指出“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说明这七者都是人的天性。在修养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其天然本性,不可刻意而为之。四是要保住自己的神。庄子在这里指的“神”就是人的精神、心志等。《养生主》庖丁解牛一节中指出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是说庖丁解牛时,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其中的“神”指的就是心神、志。《在宥》中也曾讲过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其中的“神”指的同样是心神、志。《黄帝内经·素问》篇中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充分说明了“神”的重要性。

【原文1—7

柏矩学于老聃(1),曰:“请之天下游(2)。”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3)。”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4)?”曰:“始于齐。”

至齐,见辜人焉(5),推而强之(6),解朝服而幕之(7),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8),子独先离之(9),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睹所病(10);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11),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

“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12),以失为在已;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13),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而诛不至(14)。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注释

(1)柏矩:姓柏,名矩,怀道之士,老子的学生。(2)之:往。

(3)已:停止;是:此;这。(4)何始:先到哪里。:哪里。

(5)人:肢体分裂暴露于市的囚尸,辜:本义:罪行

(6)推而强之:谓尸体摆正。强:好。(7)朝服:官吏穿的衣服。 幕:覆。

(8)zāi :通“灾”。(9)离:假借为“罹”。遭受

(10)睹:本义:看见。引申义:明白;懂得病:弊端祸害。

(11)之:<代>指荣辱立”。(12)得:成功。(13)一形:谓一个人。 失:损

(14)涂:通“途”。 诛:本义是谴责、责备;引申有杀戮,治罪

【译文】

柏矩就学于老聃,他向老子说:“请老师同意我到天下去游历。”老聃说:“算了,天下就像这里一样。”柏矩再次请求,老聃说:“你打算先去哪里?”柏矩说:“先齐国。

柏矩到了齐国,见到一个处以死刑而抛尸于市的囚尸。他推推尸体把他摆正,再解下朝服覆盖在尸体上,仰天号陶大哭地诉说:你呀!你呀!天下发生如此大的灾祸,唯独你先遭受了。说,莫非是强盗,莫非是人!世间有了荣辱,然后就懂得了各种弊端;财货日渐聚积,然后就明白争斗的原因。如今世有了荣辱观才出现了弊端,聚积财物才出现了财物之争,贫困人的身体便没有休止之时,想要不出现这样的状况,可能

“古时候统治百姓的人,把成功的行为归于百姓,把过失的行为归于自己;把正确的做法归于百姓,把各种过错归于自己;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其身受到损害,便私下责备自己。如今却不是这样。事物隐匿起来却责备人们愚蠢不能了解,办事的难度很大却归罪于不敢,加重负担却处罚别人不能胜任,把路途安排得十分遥远却谴责人们不能达到。人民耗尽了智慧和力量,就用虚假来继续应付,统治者天天使出那么多招数,百姓怎么会不弄虚作假!力量不便作假,智巧不足就欺诈,财力不济便盗窃。盗窃的行径,责备谁才合理呢?

赏析

通过柏矩游齐见到一个处以死刑而抛尸于市的囚尸,从而对尸仰天号陶大哭,在哭诉中,对当世统治者为政的虚伪和对人民的愚弄进行了揭露和痛斥

想弄懂本文的主题,关键是要弄明白天下有大菑大菑”是指什么。是指荣辱立”和“货财聚”还是当世统治者为政的虚伪和对人民的愚弄?本文结束语一句设问于谁责而可乎”不正是要人们去思考和选择的吗?

荣辱立”和“货财聚”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也一种必然性,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社会进步与随之出现的问题。社会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与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辩证地看待在发展出现的这些问题。

柏矩在这里哭诉的正是当时的统治者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但不能像古时统治者那样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已;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反而为了名和利愚弄百姓,祸害百姓,成为社会上的灾难。

【原文1—8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1),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2),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3),有乎出而莫见其门(4)。人皆尊其知之所知(5),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

注释

(1)蘧伯玉:姓蘧[qú],名瑗,字伯玉,卫国贤大夫。 行年:经历过的年岁。 化:认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未尝不此为否定之否定句式,即肯定。指都是。是:正确。卒:最后。诎“黜”(chu)。贬退

(3)根:根本,指道。(4)门:门径,也指道。

(5)知之所知:前一“知”通“智”,后一“知”意谓知道。

【译文】

蘧伯玉活了六十岁而六十年来认识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开始时认为是对的而终时又认为是错的,不知道现今所认为是对的诋毁五十九岁时认为是错的。万物的产生却看不见它产生的根,有其生育却寻不见它的门。人人都尊崇自己的才智所获得的知识,却不懂得凭借自己才智所不知道而后知道的知识,这能不是最大的惑吗?算了吧算了吧!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逃避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所谓对吗,真正的对吗?

赏析

说明人们的观念和对外物有认识不是永恒的,将随着社会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社会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永无止境。人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

【原文1-9

仲尼问于史大弢、伯常骞、狶韦曰(1):“夫卫灵公饮酒湛乐(2),不听国家之政(3),田猎毕弋(4),不应诸侯之际(5);其所以为灵公者何邪?”大弢曰:“是因是也。”伯常骞曰:“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6)。史奉御而进所(7),搏币而扶翼(8)。其慢若彼之甚也(9),见贤人若此其肃也(10),是其所以为灵公也。”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11),卜葬于沙丘而吉(12)。掘之数仞,得石槨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13),灵公夺而里之(14)。’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识之(15)!”

注释

(1)(tài)史:史官。 大弢tāo:史官姓名。伯常骞:史官姓名,即周朝史官栢常骞。狶 shǐ 韦:史官姓名。(2)湛乐:沉湎于乐。湛“耽(dān)沉湎

(3)听:治理(4)毕:用长柄网捕取禽兽。 (yì):用绳系箭而射。

(5)应:答应 际:彼此之间(6)滥:通“鉴”,浴盆。

(7):姓史,名,字子鱼,卫灵公的大臣,以仁孝著称。 奉御:即手捧御用物。 所:指灵公的住处(8)币: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扶翼:护持

(9)慢:轻慢;无礼貌 彼:指妻妾。(10)贤人:指史 肃:敬。

(11)故墓:祖先墓地(12)沙丘:地名。

(13)冯:“凭”,依仗,倚托 其子:指原死者的子孙。

(14)里:本义是居住之地(15)之:此。 二人:指大弢和伯常骞。

【译文】

孔子太史大弢、伯常骞、狶韦请教:“卫灵公饮酒无度,耽于享乐,不理国政,又只爱狩猎捕鸟游玩之事,又不参与诸侯间的交往;他死之后为什么还追谥[shì]为灵公呢?

大弢说:“这就是因为他有你孔子刚才说的那些表现嘛

伯常骞说:“卫灵公有三个妻子,灵公他们在一个盆里洗浴。卫国的贤臣史鰌双手捧着进献的物品进到卫灵公的住处,灵公赶紧取过礼物,去搀扶史鰌。作为君王而与三妻同浴,对妻妾是那样地随便至极,待贤人却是如此地恭敬有礼,这就是他获得灵公谥号的原因。

狶韦则说:“当年卫灵公死,占卜问葬说是葬在祖先墓地不吉利,而葬在沙丘这地方吉利。于是沙丘挖掘墓穴数丈深时,发现有一石制外棺,洗去泥土一看,上面还刻有一段文字,说:'不子孙,灵公将夺而居住此地可见卫灵公的谥号叫做'灵’很久定下的,大弢和伯常骞怎么能够知道!

赏析

本段主要由太史大弢、伯常骞、狶韦分别说明卫灵公死之后为什么追谥为灵公的原因。为更好地理解大弢、伯常骞、狶韦的解释,首先弄明白谥号”的相关问题。

所谓谥号,是在一国的君主或大臣去世后,根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而追加的称号,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的意思,就是概括逝者一生行为足迹的特色;而“号”的意思,则是针对逝者生平所取得主要功德的表彰概括逝者一生行为足迹的“谥”,更多是针对逝者个人品行的评价,而彰显人物名声的“号”,则是世人对于逝者是所作所为的功过褒贬。君王生前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然而其死后的历史评价不再完全由君王的意志决定。设计谥法制度的初衷,是希望对权力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尽管历史上不乏无法无天、而为的帝王,抱定不顾死后后果的心理。但是古人相信帝王应该还是在意身后之名的。此做法始于西周中叶稍后。从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号均自称。孝王之后,方有谥法。秦始皇废不用汉初恢复。

谥号大体上分为美谥和恶谥两类。汉刘向《五经通义》:“善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所以劝善戒恶也。”美谥如“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恶谥如“炀”:“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有的谥号大致是同情性质的,称为平谥,如“殇”:“短折不成曰殇”。

古汉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突出,如果被定为谥号的词为多义词,那么究竟取其中的哪个意思呢?譬如“灵”字,《说文》:“灵,灵巫,以玉事神。”通过舞蹈来祈求神降临的巫从事沟通人神的人为灵引申为神灵、灵魂、神异、美善聪明、通晓事理还有灵活、灵巧,如灵敏、机灵、心灵手巧等义。《逸周书·谥法解》“灵”为: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神曰灵。生而有志、死而如愿者,即为灵;身处乱世而不受损害者,亦称灵;知识鬼神而谨慎行为者,亦称灵;率性不强求而成功名者,亦称灵;死后呈现威力能量者,亦称灵;喜好祭祀鬼神者,亦称灵。“极知鬼神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与“灵”的本义联系较密切,似乎应是中性的平谥,甚至略偏褒义色彩;“不勤成名曰灵”是指任本性而为,而“死而志成曰灵”是说为达到目的不惜丧命,这两者也不好说完全属恶评;“好祭鬼神曰灵”是批评过度依赖鬼神;“乱而不损曰灵”其实有歧义,旧解为“不能以治损乱”,则是明显的贬斥。

孔子可能是觉得“灵”应为美谥,而卫灵公生前骄奢淫逸,纵乐享受,根本无瑕理会卫国的内政外交,按道理不当得谥“灵”。于是孔子向三位博学多识的太史请教。大弢的解释“是因是也”,承认卫灵公乃胡作非为的无道之君;他“灵”作为谥号大概更多从贬斥义方面理解的。

伯常骞指出,灵公生前的作为本就具有两面性,既有荒淫无度的一面,但又礼敬贤、知人善任的一面。其实对卫灵公的这一特点,《论语·宪问》中也有记述:“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孔子批评卫灵公无道,同时又承认灵公重用仲叔圉、祝鮀、王孙贾等贤能之士,所以能不失其位。

狶韦依然围绕着“灵”字解说灵公之为灵公的缘由,他更多地指向神灵之义。一切皆有前定,灵公得谥为“灵”也是如此。人们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于是觉得灵异。

对于卫灵公得谥“灵”的原因,三个人各有各的说法。庄子最终也没指出谁对谁错,做出定论。由此可见,本文不在于说明卫灵公是否该不该得谥“灵”,而是从“道”的角度出发,说明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不得率性而为,丧失人的本性。

【原文2—1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1):“何谓丘里之言(2)?”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马系于前者(4),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5)。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6);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7)。四时殊气(8),天不赐(9),故岁成;五官殊职(10),君不私,故国治;文武殊能,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祸福淳淳(11),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12);自殉殊面(13),有所正者有所差。比于大泽(14),百材皆度(15);观于大山,木石同坛(16)。此之谓丘里之言。”

少知曰:“然则谓之道,足乎?”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17),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18)。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因其大以号而读之则可也(19),已有之矣,乃将得比哉!则若以斯辩(20),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21)。”

注释

(1)少知、太公调:皆为虚构的人物。

(2)丘:本义就是指“小土山”或“小土堆”。引申义居邑,村落

(3)十、百:皆虚指,表示多。(4)系:拴。(5)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

(6)主:指主见。 执:执。(7)正:正 距:拒绝。(8)四时殊气四季气候不同

(9)赐:意指偏私;偏爱(10)五官:泛指百官(11)淳淳:流动貌

(12)拂:本义:手拭;掸除。引申违逆,不和顺 宜:适宜。

(13)殉:本义:根据死者旬数决定陪葬人数的陪葬制度。引申“贪 面:方向。

(14)比:譬如。 太泽:即大泽水草积聚的低洼的地方

(15)度:本义为伸张两臂量的长短引申义:诞生;生育(16)坛:平台

(17)期:本义:约会,约定引申:常。(18)号:称。 读:犹“语”。(19)其:代指“道”。

(20)辩:通“辨”,区别。(21)及:能与…相比

【译文】

少知大公调“什么叫做'丘里’之言?”

大公调说:“所谓'丘里’,聚居方式说就是诸多,上百长期聚居在一起生活,并形成了共同的社会风气与习俗;相互虽具有差异性却是一个整体;分散开说他们又是不同的氏,不同的人家。如同指着你面前一匹马的任何一个部位,哪怕指了上百个,都不能说那就是马,而拴在眼前一匹马,只有确立了马的各个部位并组合成一整体才能称之为马。所以说山丘积聚卑小的土石才成就其高,江河汇聚细小的流水才成就其大,德行高尚的人综合了众多普通人的意见则行事公允。所以,从外界反映到内心里的东西,自己虽有见却并不执己见,由内心里向外表达的东西,即使是正确的也不拒绝他人的批评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大自然并没有偏爱某一节,因此四季的序列得以形成;各种官吏具有不同的职能,国君不偏袒任何一个,因此国家得以治理;文臣武将具有各不相同的本事,居上位者不偏爱一方,因此德完备;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同,大道对它们没有私情,因此大道无名无名则无为,无为则无所不为。时序有终始,世代有变化。祸福在不停地流动变化,出现不和顺的一面同时也就存在相宜的一面;各自追求的方向不同,有当有的有所差误。譬如大面积水草积聚的低洼的地方,各种材在那里生育;再看看大山,树木与石块处在同一块平台上。这就叫做'丘里’的言论。”

少知问:“既然如此,那么称之为道,可以吗?”

大公调说:“不可以。现在计算一下物的种数,不止于一万,但人们却是说“万物”,那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最大数目字来称述它。所以,人们是用天地比喻最大物,用阴阳比喻最大元气;道则用来比喻最大的公。因为它大就用'道’来称述丘里之言是可以的,已经有了'道’的名称,还能够用什么来与它相提并论呢?若是谈论丘里之言与道之间的区别,就像狗马,前者后者相差太远了

赏析

大公调在这里好似谈论丘里”之言,实在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大公调通过村落、一匹马的组成、山丘之高、江河之大,以及德行高尚的人行事公允等事例,充分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虽然不同,却是组成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整体和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发展。从整体来讲,整体要有海纳百川,不拒细流的胸怀。所以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同时,整体对各部分要公平公正,不能存有贪偏私。

少知询问是否可以把它称之为“道”时,大公调的回答说,可以把它称之为“道”。但是和“大道”相比犹如马,前者后者相差太远了这里似有“丘里之言”难登大雅之堂之意。

【原文2—2

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22)?”大公调曰:“阴阳相照相蓋相治(23),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24),雌雄片合于是庸有(25)。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26),精微之可志也(27)。随序之相理(28),桥运之相使(29),穷则反(30),终则始;此物之所有(31)。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32)。睹道之人(33),不随其所废(34),不原其所起(35),此议之所止。”

注释

(22)[wū]哪,何;怎么。(23)照:映照。盖:通“害”。 治:调治

(24)就:凑近;靠近桥起:像桥梁一样相互连接在一

(25)片合指交配庸:“更代”之义

(26)名实:名目与实际。纪:处理;头绪(27)志:记载。

(28)随序之相理事物依照自然的次序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则

(29)桥运之相使事物的变化和运动就如一样,相互沟通又相互制约

(30)穷:极。 反:通“返”。(31)所有:共有。(32)至;到达

(33)本义指看见。引申明白;懂得(34)随:古通追

(35)原:”的古字。推究;考究;研究。

【译文】

少知问:“四境之内,宇宙之间,万物的产生从哪里开始?”

大公调说:“阴阳互相映照、互相伤害又互相调治四季互相更替、相生又相。欲念、憎恶、有去有,于是像桥梁一样相互连接在一雌雄交,于是有了更新换代。安全与危难相互交替,灾祸与幸福相互出现相互磨擦聚集分散因此而形成。这些现象名目与实际都可理出头绪精细微妙之处都能记载下来。事物的变化和运动就如一样,相互沟通又相互制约,到了尽头就会折到了终结又会再次开始;这都是万物所共有的规律。言语能够表述的,智巧能达到的,只停留在人们所接触到的事物罢了。懂得大道的人,不追事物的消亡,不考究它的起源也从不进行方面的议论,一切顺其自然

赏析

少知所询的问题,实际就是万物的起源。大公调则集中通过阴阳交合、相生又相克的关系阐明产生万物的道理,而且指出,这也是万物变化和运动的共同规律。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就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意思是: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一阴一阳之谓道。其中一生二、二生三,指的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阳阴必须和合才能生物阴阳二气相交和合产生万物。老子又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前面几句话的具体化阐释,是对三生万物万物之不断再生繁衍过程及状态之描述。下面大公调所讲的四季互相更替、欲念憎恶有去有雌雄交配、安全与危难灾祸与幸福快等都是阴阳二气相交和合产生万物的不同状态阴阳二气相交和合产生万物状态虽然不同,但是它们的变化和运动有着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穷则反,终则始”。对于懂得大道的人来说在万物的规律面前则一切顺其自然

【原文2—3少知曰:“季真之莫为(36),接子之或使(37),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

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之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38),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39)。斯则析之(40),精至于无伦(41),大至于不可围,或之始,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42)。有名有实,是物之居(43);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未生不可忌(44),已死不可徂(45)。死生非远也,理不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46)。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之本也,与物终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或使莫为,在物一曲(47),夫胡为于大方(48)?言而足(49),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50),言默不足以载(51);非言非默,议有所极。”

注释(36)季真:齐国贤人,稷下学者。 莫为:无为。莫为”与“或使二说,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关宇宙动力问题的两种相反的观点冯友兰先生早年对“莫为”和“或使”有这样的解释:“季真主张'莫为’,就是认为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生出来的,不是由于什么力量的作为。接子主张'或使’,就是认为总有个什么东西,使万物生出来。” 

(37)接子:齐国贤人,稷下学者。 或使:有为。

(38)言:语言。 读:说明。自化自我化育。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一句。

(39)意:臆测;会意。(40)斯:本义:劈;砍引申:分开。

(41)伦:本义:辈,类引申:类比,匹敌(42)虚:指抽象的。与实相对,可理解为理论。

(43)居:存在。(44)忌:禁。(45)”。阻止(46)假:借;假设

(47)一曲:一隅指片面性(48)大方:大道。(49)足:指全面周到

(50)道物之极:指道是阐释万物的最高原理(51)载:阐明

【译文】

少知又问:“季真的'莫为’观点,接子的'或使’主张,两家的议论,谁最合乎情,谁偏离了理呢?

大公调说:“鸡鸣狗叫,这是人能感知到的;可是,即使是具有超人的才智,也不能用言语来说明其自我化的原因,同样也不能臆断它们打算做什么。用这样的道理来分析,精确的程度能够达到无与伦比浩大达到了不可围量,事物的产生有主使者也好,说它没有主使者也好,两种看法不免受物的局限最终只能是过而不当。'或使’的主张过于注重实际'莫为’的观点过于注重理论。有名有实,是说明物的真实存在。无名无实,说明事物的存在是抽象的。可以言谈也可以会意事物,越谈论得多,距离事物的真情也就越疏远。

没有产生的不能禁止其产生,已经死亡的不能阻挡其死亡。死与生相距不远,其中的规律却见不。事物的产生有主使者也好,说它没有主使者也好,两者都是因为疑惑而做出的假设我们考察宇宙万物本原往前追溯,永远没有穷尽;寻事物的终端,事物的将来不会有休止的时候过去的没有穷尽将来又没有止,言语也无法表达,这和万物具有同样的道理'或使’'莫为’对于宇宙万物的本原的谈论和宇宙万物一样,宇宙万物存在多久,就谈论多久。

道不可以用'来表达,'有’也不可以用无来描述。大道之所以称为'道’,只不过是借用了'道’的名称。'或使’和'莫为’的主张,都具有片面性,怎么能称述于大道呢?言语如果全面周到,那么整天说的每一句话也都认为符合于道;言语要是不全面周到,那么整天说的每一句话也都认为是局限于物。道是阐释万物的最高原理,言语和缄默都不足以阐明;既不说话也不缄默,这才是发议论的极致。

赏析

这一段仍是通过少知与大公调的对话,借大公调之口莫为”与“或使二说,有关宇宙动力问题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否定和批驳。大公调莫为”与“或使二说的批驳:

一是说,'或使’的主张过于注重实际,有名有实,是说明物的真实存在,却过于精细;而'莫为’的观点过于注重理论,无名无实,说明事物的存在是抽象的,浩大达到了不可围量。两者一个可言,一个只可会意,结果谈论得多,距离事物的真情也就越疏远。而且两者都是过而不当。

二是说,无论是'或使’和'莫为’的主两者都是因为疑惑而做出的假设无论是考察宇宙万物本原还是事物的终端追溯事物的过去没有穷尽事物的将来也没有止,两者都和宇宙万物的规律一样,宇宙万物存在多久,就谈论多久,永远不会结束。

三是,最后明确指出,道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阐释万物的最高原理实际也是进一步阐述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