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影:论“有生之年”系列,难以问世的系列电影“前三”

 唐泪 2022-04-29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因题材、故事或者品质的缘故。
有些电影,就出现了影迷感觉“意犹未尽”的情况。
于是形成了续集期待。
而如果对香港电影较为熟悉。
应该知道,有三部电影的系列后续,时常被港片迷所提及。
它们分别是“风云”“寒战”和“赤道”。
期待值高低我们暂且不论。
单就问世难度而言。
自成坡度。

图片

第三名,《风云3》。
主创演员为郭富城和郑伊健,但幕后团队不一。
该系列第一部上映于一九九八年,电影名为《风云之雄霸天下》。
由文隽编剧、刘伟强执导,嘉禾电影公司出品。
电影对漫画原著进行了改编,将主要剧情集中在步惊云、聂风与孔慈、雄霸之间的恩怨情仇上,尤为突出步惊云的桀骜、冷酷与深情,以及聂风的飘逸、淡泊性情。
步惊云自幼记得雄霸的杀父之仇,但一直隐忍待机,而他的武学天分和桀骜也被雄霸所忌惮,所以雄霸在得知关于自己下半生的批语后,就开始阴谋除去步惊云,聂风则纯良无知,软弱而被动,在生死关口得知当年父亲被雄霸所害的真相后,方振作反击。
瀑布练功、五彩石、屠无双城、夜入剑冢、请泥菩萨、风云皆爱、抢亲、闯侠王陵、后陵激战、遇麒麟臂、大战火麒麟、决战剑圣和风云合璧,一个大气磅礴又细节棋布的玄幻武侠江湖,为影迷和漫画迷徐徐展开,几乎所有人都为之目夺神驰。
当年成绩斐然。
不但开创了香港电影大规模应用计算机特效的先河。
更夺得香港年冠,内陆票房排名年度第八。
口碑更是极强。

图片

第二部等了十年。
一场物是人非。
出品制作公司换成了寰宇电影,导演更换为彭氏兄弟。
郭富城已贵为金马连庄的影帝,经历“双琪夺面”事件的郑伊健则人气大跌。
电影名为《风云2之皇者降临》,还颇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
而虽然甫出之时,声势震动影坛,香港更创下昔时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最多戏院银幕上映的盛况,但最终的市场表现和口碑,却应了其中任达华的一句台词,“风云再现,不堪一击”,香港总票房仅1544万,名列年度第六,内陆总票房为5923万,仅排名年度第三十。
上映后,吐槽者众。
无论剧情、表演,还是服化道和特效,皆未能逃脱,这实在可以形容为一场全方位的溃败。
剧情方面,动作戏份占比过重,而本就不足的文戏部分,则被两位女主角一人一声“云哥哥”“风哥哥”占去不少。
而虽然电影中的特效其实很强,比如无名的“万剑归宗”、步惊云“霸剑”、绝无神的“杀拳”和聂风的“入魔”,皆无可挑剔,但动辄慢镜头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这种动作设计和剪辑处理,明显违背了商业电影的节奏要求,很难不让观众产生昏昏欲睡之感。
这样的一种失衡的结构、失当的处理,如何能俘获影迷?
口碑可谓大败。

图片

关于系列第三部。
目前而言,有两个版本,但皆尚无下文。
第一个是在2009年的“《风云2》亚太地区票房过亿元庆功会”上,寰宇老板表态,“《风云3》计划在内陆拍,而且《风云3》中内陆的演员也会更多。不过郭富城和郑伊健这两个人是不会变的,除非若干年后等他们老了再重拍。”
而郭富城也当即表示自己“知恩图报,不会拒绝出演《风云3》。”
但一晃多年,郭富城加盟并主演了寰宇新片《扫毒3》,当前已经拍毕待映。
这部《风云3》却仍踪迹全无。
另一个版本是古天乐的《风云3:断浪》。
他旗下的天下一公司买下了电影版权,计划邀请漫画作者马荣成亲任导演,也准备邀请郭富城和郑伊健再度饰演步惊云和聂风角色。
当时也有消息,记者就这件事情询问了郭富城,郭富城表示合作没问题,但要先看剧本。
然而迄今为止,也未有更进一步动作。
所以《风云3》难现踪迹。
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图片

第二名,《寒战3》。
导演陆剑青、梁乐民,主演郭富城、梁家辉,安乐出品。
系列前两部分别于2012年和2016年上映。
电影跳出了香港警匪电影的传统窠臼,与十年前的《无间道》各自为峰。
无论票房还是口碑,皆是香港电影的头部之选。
夺得两个香港年冠,并登顶了香港影史票房总冠军的宝座,系列第二部在内陆接近七亿。
郭富城以“零瑕疵正气”,成功塑造了香港电影中仅见的警队高层人物形象,并赋予了电影《寒战》独一无二的气质,梁家辉凭这部电影再创了表演生涯的高峰。
这样的成绩,第三部没有任何理由不开拍。
但事实是,距离第二部上映已经第六年,关于《寒战3》启动的消息仍然杳无音讯。

图片

之前讨论过《寒战3》的情况。
鉴于一些现实原因,这部电影很明显,在剧情方面,已经不再可能按照影迷预期的方向去走了。
如果要启动第三部,则首要的是解决编剧上的问题。
求稳是首选,在此基础上不能太过求奇。
而如果要启动,还不能太过久延,从演员的角度来讲,郭富城尚无问题,但梁家辉本身年龄已六十有四,从这几年露面综艺来看,老态也较为明显。
安乐老板讲过,当年因为担心电影《梅艳芳》被耽误,所以放下了《寒战3》的拍摄,导演梁乐民也在此前的访谈中谈到过《寒战3》,说社会变化太快,该电影或将遥遥无期。
所以虽然系列品质和口碑皆极佳,但一去多年,目前仍然“安静如鸡”。
其问世难度,明显要比《风云3》要来得更大一些。

图片

第一名,《赤道》。
陆剑青和梁乐民两位导演,在筹拍第一部《寒战》期间,就萌生了拍《赤道》的想法。
而在《寒战》爆发之后,他们扔下续集不顾,开始筹拍《赤道》。
这一次合作寰亚电影,投资额度更高达两亿。
演员阵容则集合了包括张学友、张家辉等在内的香港、台湾、内陆及韩国和欧美演员,还得到了军方提供军机协助拍摄,真正可谓大手笔。
虽以题材稀缺度而论,可谓独步华语影坛。
然而也恰好暗合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涉及国际反恐层面的格局,大则大矣,却也带来“隔靴搔痒”和“语焉不详”的后果,兼电影剧情生硬,人物各自为战。
据实而论,这部电影在当年的口碑和票房皆属平常。
香港票房1600万,内陆刚过两亿。

图片

参看其他系列电影。
警匪电影《无间道》,第一部号称“救市之作”更兼口碑票房极佳,两年内即连续推出三部曲。
商业犯罪类型的《窃听风云》,系列三部亦走势平稳。
陈木胜导演的《扫毒》,第一部口碑较佳、第二部口碑普通但票房优胜,所以《扫毒3》顺理成章。
安乐《寒战》,前两部电影皆口碑、票房出色,第三部只要能平衡编剧处理,《寒战3》也并非不可能启动。
唯独这部《赤道》,无论从当年口碑表现,还是市场反馈表现而论,皆难谈理想。
唯一优越者如前所述,在于题材。
但第一部就“雷声大雨点小”,续集该如何为继?
所以《赤道2》非常渺茫。

图片

不过即便如此。
电影《风云3》《寒战3》和《赤道2》的名头皆在各平台有挂名。
从某种意义而言。
这种挂名,恰是市场的呼声。
至于如何变成现实。
影迷无法决定。
因不可预知。
故名“有生之年”系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