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我们的文科课件,往往会有大段的文字处理,教学课件又不能像演讲稿那样,只呈现重点词句。像这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有六个页面都是呈现原文内容。三枣认为,这样大段的原文内容,大可不必全文弄到课年上。学生照着课本读就好了。

而真正需要处理的文字也有小的技巧,三枣用一个页面来给大家做个讲解。
 “通感”是教学这篇文章时都会讲到的一种修辞手法,而三枣也在这个课件中看到了大部分教师会用到的讲解方法,用黑色表示主体内容,红色表示要强调的内容,其它颜色用作标题或者提示性词语。
 三枣通过理解“通感”的定义,设计出了一幅人脸图,交换五官的位置,我想有了这幅图,不管你是先呈现定义,还是现呈现图片,学生应该对通感这个定义一定会过目不忘。再看看对文字的处理,字一个没有少,明显看修改前的课件,五颜六色,看似很漂亮。但那些漂亮与内容一点联系都没有。
 这些方法大都在网上都能找到,但结合我们具体的教学内容,又是千变万化,所以真正还是在于我们用心去设计我们的每一个知识点,而像那种整篇课文图片展示的页面,不要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