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哪个朝代,能写字的人很多,但用书法 姜立纲在幼时就能写出一尺大小的字,让周围人很是惊讶和赞赏,于是他的名气一下 有些人可能要问了,这个书法秀才是干啥的?据一些资料所记载,他是被朝廷任命以后,可能是个备选,也许是拿着俸禄,该上学就上学,该玩耍就玩耍,但这个秀才的身份是不会改变的。明黄佐《翰林院记·选充秀才》条云:“秀才之选始自太祖(朱元璋)时,然未始隶翰林也。英宗时,始选奇童及善书法,充本院(翰林院)秀才。天顺中有姜立纲,字廷宪,居梅头里,七岁以能书,命为翰林院秀才”。 这个资料中说得很明确,就是在英宗皇帝时,就开始为翰林院选拔天才型和善书法的人才,而姜立纲就被以天才型的、善书法的儿童选拔到翰林院成为秀才。 具体来说,这个秀才其实就是翰林院写字抄书的人。但他进了翰林院以后,仍然要坚持学习书法。刚开始跟着老师学习,后来,姜立纲便师法于晋人钟繇和“二王”,由于他的天分很高,学习起来并不是很吃力,因此,他的书法在翰林院名声大振,时常给朝廷写牌匾、门牌上的大字,让一些成年人都很汗颜。因此他的名声曾在三个朝代里都很响亮。 因为名气越来越大,就连日本国的书法家都听说了,后来,他们专门派来使者,登门请姜立纲为他们的十三丈高的国门上写门头字,当姜立纲写完后,日本一些人很是荣幸,他们说“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这是日本人的荣誉,更是姜立纲为中日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 在书法上,姜立纲擅长楷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他的楷书作品并不多见,大都是给宫殿、门牌上的题字多一些,其楷书出于颜真卿、柳公权,世人都很欣赏。正是因为他的作品得到大多数人的欣赏和喜爱,因此,人们都以拥有他的书法为荣,由此,民间似有能人者便冒写他的字,假字成千上万。 姜立纲也有草书作品,但遗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据现有所存来看,除瑞安文物馆所藏的《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南京博物馆藏行书《吟易诗》外,再无别有。而他的大多数楷书作品都是以宫殿、门牌上的题匾居多,但随着战争及朝代更迭,这些牌匾多数尽毁,总的来看,姜立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实在是太少了,正是因为太少,而在艺术市场上的价格逐渐攀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