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附件2: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2022-04-29 | 阅:  转:  |  分享 
  
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401102工作面回采需要,随着工作面回采需对防冲架每天安排人员进行拉移,确保工作面回采不受影响。为保证防冲架安全拉移,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名称: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地点:401102回顺

(三)施工时间:随着工作面回采拉移

(四)施工组织机构:此项工程由综采队负责组织施工。

施工负责人:高虎、位小辉

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当班跟班队干

施工班组:检修班、生产一班、生产二班、生产三班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回顺防冲架共58架,其中靠近工作面切眼前2台为宽体防冲架,支护距离13.2m,第58#防冲架为绞车支架(支架参数详见表2-1),供拉移其他防冲架使用,其余55架采用一般防冲架(支架参数详见表2-2),支护距离合计207m,总计支护距离220.2m。

防冲支架绞车为37.5KW,配合使用6×19+FC-Φ24.5mm-ZS钢丝绳;拉绞车支架绞车为45KW,配合使用6×19+FC-Φ31.5mm-ZS钢丝绳。

表2-1ZJ6400/23/40型绞车支架技术参数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1 支架型号 ZJ6400/23/40 2 支架重量 37t 3 工作阻力 6400KN 4 适应倾角 ≤15° 5 支架高度 2.3—4.0m 6 操纵方式 本架操作

表2-2ZQ6400/20.5/40.5型防冲液压支架技术参数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1 支架型号 ZQ6400/20.5/40.5 2 支架重量 17.5t 3 工作阻力 6400KN 4 适应倾角 ≤15° 5 支架高度 2.05—4.05m 6 操纵方式 本架操作 除前2台防冲架采用自移移架外,其余防冲架采用绞车支架拉移,绞车支架采用45KW绞车拉移方式进行拉移。绞车支架距离第57#支架距离为50-100m,绞车距离绞车支架150m——200m,即每次拉移一般防冲架时从靠近工作面侧将第三架防冲架(一般防冲架)抽出,使用绞车支架拉移至57#防冲架外,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辅助调整到位。前2台宽体防冲架根据回采距离即时拉移。防冲架整体随工作面推进循环拉移,防冲架布置方式不变。拉移防冲架方法见图2-1。

图2-1401102回顺防冲架拉移方案图

(二)施工组织

具体施工每天由八点检修班负责拉移,各生产班随着回采每割一刀煤只拉移前两架宽体防冲架,拉移防冲架时由班长组织人员进行拉移工作,跟班队长、安检员现场监督。

(三)施工工艺流程

拉移防冲架需要经过检查作业地点确保顶帮支护和绞车钢丝绳完好、将需要拉移的防冲架顶梁降下、断开高压进回液管路、单体配合将防冲架移至巷道煤墙侧、连接绞车支架钢丝绳头拉移、单体配合将防冲支架移至水沟侧与上一组对齐、防冲支架顶梁背设方木、升防冲架初撑力符合要求。

(四)施工程序

1.拉移防冲架前将防冲架顶梁降下,随后将高压进回液截止阀关闭,断开连接各类管路,确保防冲支架管路无残压。

2.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辅助将防冲架推移至回风巷煤墙侧,确保支架拉移过程中道路畅通无其他杂物。

3.将绞车钢丝绳钩头配合U型锁扣挂设在防冲架底座耳子上,绞车司机远程操作将防冲架缓慢拉移至最后一架,绞车拉移过程中必须有跟班队长现场指挥拉移,拉移期间钢丝绳受力方向及两侧严禁有人员逗留。

4.防冲架拉移到位后将提前准备的2.4m板梁背设在防冲架顶梁上,恢复支架各类管路,开启高压进回液管,操作支架手把将防冲架顶梁升起,确保防冲架支护达到初撑力。

5.回收施工使用的工器具,打扫现场文明卫生。

(五)施工标准

1.使用绞车时必须由专人操作、专人指挥,绞车拉移段保证无人员站立或走动。

2.使用绞车支架拉移前,支架立柱必须升紧,初撑力符合要求。绞车拉移绞车支架时必须将绞车进行“四压两戗”和打地锚固定,地锚必须在绞车两边各打设3根。

3.防冲架拉移到位后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辅助调整防冲架架型,确保巷道内支架排列成一条直线。

4.移架后应保证两防冲架架间距离要调均保证1.2m,检查顶板情况,处理好巷道内杂物及障碍物。

5.防冲架各类管路连接必须可靠,无跑冒滴漏及声音异响等其他情况,以免损坏设备或造成管路脱落伤人事故。

6.液压系统各管路连接U型卡,在进行操作前都必须仔细检查其稳固、可靠及安全性,有隐患的必须及时更换,确保液压系统的安全可靠,严禁任何人员私自拆卸U型卡或用铁丝代替U型卡使用,防止管路接头脱落弹跳伤人。

7.拉移完成后必须操作试运行,防冲架各类油缸无卸载正常后方可结束。

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

本作业涉及的危险源有8项,分别是顶板管理、绞车拉移、高压管路、单体伤人、电气作业、高空坠物、冲击地压、职业卫生。具体见附表1。

四、安全技术措施

(一)绞车拉移防冲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1.绞车拉移时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小绞车“五人联签”管理制度。绞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绞车必须安装固定牢靠,绞车在安装时,打设6根Φ22×2500锚杆,每根锚杆用1支K2360和1支Z2360锚固剂锚固,使用40T链环配套使用马蹄环将绞车四周与地锚固定,同时必须确保“四压两戗”齐全,绞车安装平稳,绞车固定不到位严禁使用绞车。每次开动绞车前,必须检查绞车各部螺栓、紧固装置是否齐全,紧固可靠。

2.操作绞车前,现场必须分工明确仔细,绞车司机操作绞车,信号工使用对讲机明确发出开动或停止信号,并分派一名工人专门观察打设于绞车上的戗压柱稳定牢固情况。

3.信号工应明确专人,绞车开动后应站至安全警戒线外,信号工应熟悉信号规定,清楚物件拉移的距离和位置。

4.绞车使用期间,绞车司机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听清信号,信号不清严禁开车。

5.支架绞车使用普通钢丝绳6×19+FC-Φ24.5mm-ZS,拉移支架绞车所使用的绞车钢丝绳6×19+FC-Φ31.5mm-ZS,钢丝绳受力方向、钢丝绳两侧、钢丝绳夹角范围内严禁有人员,绞车拉移时必须在拉移范围前后设置警戒线,安排专人看管,绞车运行前在绞车前后10m范围内设置警戒线,严禁任何人员进入警戒线范围内。

6.绞车拉移支架时必须安排专人检查钢丝绳钩头连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钢丝绳必须栓牢固,用绳卡子卡紧,绳卡子打设6组,交错布置。

8.使用绞车时,绞车司机必须使用按钮远程操作,严禁站在绞车滚筒附近。

9.使用滑轮时,必须确保滑轮吊挂点牢固可靠,严禁吊挂在松动的锚杆或锚索上。使用滑轮时为确保使用的滑轮不被损坏,必须使用自制加强滑轮。

10.滑轮吊挂点必须牢固可靠,采用40t链条、马蹄环配合锚索锁具固定在顶板专用锚索上。

11.绞车拉移支架时必须安排专人现场指挥,所有命令均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其他人不得私自指挥,保证指挥的统一性。

1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及时停车:

①绞车启动或运行中,发现绞车移动或螺丝松动;

②车辆在平巷或斜坡上运行时,发现有行人;

③有异常响声、异味、异状;

④钢丝绳有异常跳动,负载增大,或突然松弛;

⑤有严重咬绳、爬绳现象;

⑥电机单相运转或冒烟;

⑦突然断电或有其他险情时;

⑧发现其他不安全情况或听见有人喊停车。

13.绞车拉移能力核算:

绞车及钢丝绳必须经过拉力效验,验算如下:

因401102回顺巷道坡度为3‰,近似为平巷。本次拉移

防冲架重为17.5t,绞车支架重为37t。

(1)绞车支架拉移防冲架时:JSDB-16型双速多用绞车平均牵引力220KN,钢丝绳6×19+FC-Φ24.5mmZS,公称抗拉强度4230MPa,单根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为458KN,容绳量325m。根据绞车牵引力计算拉力:

公式:F=[G(sinβ+Wcosβ)+pLc(sinβ+W’cosβ)]g

其中,G——防冲架,17.5t

β——巷道坡度3‰,约为0.17°,sin0.17≈0,cos0.17≈1

g——重力加速度9.8m/s2

W——防冲架与巷道滑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26

P——钢丝绳每百米重量213.2kg/百米

Lc——钢丝绳单侧总长度270m

W''——钢丝绳滚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015

F=46851N

根据安全系数核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单绳缠绕式提升装置专为提升物料的安全系数为6.5。K=Qq/{[G(sinβ+Wcosβ)+pLc(sinβ+W’cosβ)]g}

K——为安全系数

Qq——24.5mm钢丝绳破断拉力为458KN

K=315kn/{[(17.5(0+0.83)+213.2270(0+0.015)]9.8}=11.3>6.5

综上所述,符合绞车、钢丝绳的承载要求。

绞车拉移绞车支架时:JSDB-30型双速多用绞车平均牵引力468KN,钢丝绳6×19+FC-Φ31.5mmZS,公称抗拉强度6850MPa,单根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为632KN,容绳量300m。根据绞车牵引力计算拉力:

公式:F=[G(sinβ+Wcosβ)+pLc(sinβ+W’cosβ)]g

其中,G——绞车支架,37t

β——巷道坡度3‰,约为0.17°,sin0.17≈0,cos0.17≈1

g——重力加速度9.8m/s2

W——防绞车支架与巷道滑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26

P——钢丝绳每百米重量286.8kg/百米

Lc——钢丝绳单侧总长度300m

W''——钢丝绳滚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015

F=78565N

根据安全系数核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单绳缠绕式提升装置专为提升物料的安全系数为6.5。K=Qq/{[G(sinβ+Wcosβ)+pLc(sinβ+W’cosβ)]g}

K——为安全系数

Qq——24.5mm钢丝绳破断拉力为458KN

K=315kn/{[(17.5(0+0.83)+213.2300(0+0.015)]9.8}=9.6>6.5

综上所述,符合绞车、钢丝绳的承载要求。

(二)防冲支架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1.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在支架架内操作(注意操作立柱时顶梁下降与头部保持安全距离),操作支架移动时行走方向及支架两侧禁止站人。

2.支架移动时,必须先把护壁板收回,再将两立柱同时收回至最小高度,确认收靠到底以后,通过底座上的侧移千斤顶将收靠好的支架推移至巷道畅通位置。

3.升柱,待支撑柱与顶板牢固支撑后,同时操纵本架两立柱升操纵阀使两立柱升起支撑住顶板保压10-20s,使支架达到初撑力,完好的接触住顶板。

4.在支架使用过程中(包括支架升起和降低)严禁接触伸缩套箱,防止发生挤伤事故。

5.降架移架时注意架上的托盘、木板梁等杂物,防止其落下砸伤人。

6.爱护设备,不准用金属件、工具等物碰撞液压及电器元件,尤其要注意防止碰、砸伤立柱、千斤顶活塞杆的镀层以及挤坏胶管接头。

7.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操作工也应带一定数量的密封件和易损件,一般故障操作工应能排除;若个人不能排除的要报告,会同检修工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迅速排除,不能及时排除的要更换。

(三)单体辅助推移防冲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1.抬运单体等重时,至少两人以上人员配合同肩抬运;下放单体三人配合,一人扶单体,两人将单体下放先一端落地,然后另一端落地,严禁从高处直接扔出。

2.单体注液前,先将三用阀冲洗干净,方可送液。

3.单体送液前必须用保险绳将高处柱端捆绑牢固,防止单体送压时滑脱。

4.使用单体时,必须缓慢送液,严禁一把送到底。单体支柱刚受力后,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安全地带,严禁人员在受力单体周围逗留。

5.使用单体时必须将注液枪手把用铁丝绑好,所打单体支柱必须确保部位合适方可送液,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防单体打滑伤人。

6.使用单体时,支点必须牢固可靠,支顶处垫木托板以防滑脱伤人。

(四)避灾路线

当井下发生事故时,回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按照下列避灾路线有序撤离升井。(详见附图4-1避灾路线图)

1.发生顶板、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及冲击地压时避灾路线

(1)处在下风侧人员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沿下列路线撤退。

401102工作面→401102工作面回风巷→401盘区辅运巷→中央二号辅助运输大巷→中央一号辅助运输大巷→副井底→地面。

(2)处在上风侧及切眼人员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沿下列路线撤退。

401102工作面→401102工作面运输巷→401盘区辅运巷→中央二号辅助运输大巷→中央一号辅助运输大巷→副井底→地面。

2.水灾避灾路线

401102工作面回风巷→401盘区辅运巷→中央二号辅助运输大巷→中央一号辅助运输大巷→副井底→地面。

本措施未提及相关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401102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及矿业公司相关规定执行。附表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表

本次共辨识风险点8项,其中重大风险0项,较大风险0项,一般风险6项,低风险2项。 序号 危险源 风险描述 风险类型 可能程度L 频繁程度E 严重程度

C 风险值D 风险等级 技术管控措施 管理管控措施 管控层级 1 顶板管理 人员站位不正确或顶板活煤活矸掉落,砸伤人员。 冒顶片帮 3 1 15 120 一般 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1.作业前,班组长或跟班队干检查作业地点顶帮支护情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施工。2.作业期间,必须随时观察作业地点顶帮支护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区队 2 绞车拉移 绞车安设不到位,未正确进行“四压两戗”。钢丝绳有断丝或锈蚀严重。 机械伤害 3 1 15 120 一般 施工前,绞车采用六根单体戗压的方式固定,采取四压两戗的方式,戗压柱必须打设牢固,拴好保险绳。锈蚀严重的钢丝绳必须及时更换。 绞车拉移物件时必须安排专人现场指挥,所有命令均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其他人不得私自指挥,保证指挥的统一性。 区队 3 高压管路 高压管路因接口脱落、管路老化磨损爆管伤人。拉移支架时,管路内有残压,打伤作业人员。 高压伤害 3 1 40 135 一般 断开支架管路前,必须确保高压进回液管路已断开,待将管路内残压释放之后,人员方可操作。 1.人员操作支架时,必须缓慢送液,严禁一把送到底。

2.必须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胶管,防止出现爆管伤人。 区队 4 单体伤人 使用单体时必须将注液枪手把用铁丝绑好,所打单体支柱必须确保部位合适方可送液,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防单体打滑伤人。 触电 1 1 100 135 一般 1.单体送液前必须用保险绳将高处柱端捆绑牢固,防止单体送压时滑脱。

2.使用单体时,必须缓慢送液,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安全地带,严禁人员在受力单体周围逗留。 使用单体时,支点必须牢固可靠,支顶处垫木托板以防滑脱伤人。 区队 5 电气作业 绞车送电前,未对线路绝缘、设备防爆性能、接地系统检查确认,造成设备烧坏或人员触电风险。 触电伤害 1 1 100 135 一般 绞车送电前,必须对线路绝缘、设备防爆性能、接地系统检查确认。 绞车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对操作按钮加锁管理。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 区队 6 高空坠物 防冲架背设板梁时,板梁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坠物伤人 3 1 40 135 一般 防冲架顶梁背设板梁时必须搭设牢固,升架操作时必须缓慢送液。 必须使用完好的板梁,腐朽的或断裂的板梁不得使用。 7 冲击地压 工作区域未对设备进行防冲固定。 冲击地压 1 1 7 7 低 工作区域设备必须按防冲管理进行固定。 工作区域设备必须按防冲管理进行固定。 区队 8 职业卫生 未严格执行巷道内减降尘措施,造成职业伤害 职业病 1 6 7 42 低 必须按规程要求每班对巷道进行洒水消尘,防止煤尘堆积。 1.巷道内的防尘水幕必须开启并正常使用。

2.每班对施工地点50m范围内进行洒水消尘。 岗位 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一、顶板管理管控措施

1.进入工作区域,首先检查工作区域是否存在活矸,及时汇报并用钎子处理,负责人必须在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一人施工,一人监护。

2.更换皮带设备需要进行吊装作业使用手拉葫芦时,必须先检查吊挂点顶帮情况,敲帮问顶,将工作区域顶帮活矸处理掉后,方可开始作业。

二、绞车拉移管控措施

1.绞车拉移时必须必须在拉运范围前后30m设置警戒线,安排专人看管,拉移时严禁人员进入警戒线以内。

2.绞车拉移物件时必须安排专人检查钢丝绳钩头链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使用绞车时,绞车司机必须使用按钮远程操作,严禁站在绞车滚筒附近,操作人员距离绞车5m以外使用远控按钮操作。

三、高压管路管控措施

1.断开支架管路前,必须确保高压进回液管路已断开,待将管路内残压释放之后,人员方可操作。

2.人员操作支架时,必须缓慢送液,严禁一把送到底。

四、单体伤人管控措施

1.单体送液前必须用保险绳将高处柱端捆绑牢固,防止单体送压时滑脱。

2.使用单体时,必须缓慢送液,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安全地带,严禁人员在受力单体周围逗留。

3.使用单体时,支点必须牢固可靠,支顶处垫木托板以防滑脱伤人。

五、电气作业管控措施

1.绞车送电前,必须对线路绝缘、设备防爆性能、接地系统检查确认。

2.绞车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对操作按钮加锁管理。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

六、电气作业管控措施

1.防冲架顶梁背设板梁时必须搭设牢固,升架操作时必须缓慢送液。

2.必须使用完好的板梁,腐朽的或断裂的板梁不得使用。

七、冲击地压管控措施

1.入井人员必须检查防冲服、防冲帽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后方可穿戴。

2.工作区域设备及物料必须按防冲管理进行固定。

3.入井人员必须、正确穿戴防冲服、防冲帽,系好防冲服带、帽带。

4.巷道内存放物料码放高度不高于0.8m,使用直径不小于12.5mm的钢丝绳对物料进行捆绑且不少于两道。

八、职业卫生管控措施

1、井口安全确认时,必须加强对员工防尘口罩检查,未佩戴防尘口罩的严禁下井。

2、井下作业过程中,严禁将防尘口罩取下,规范佩戴防尘口罩。

3、生产过程中,喷雾设施必须开启,每班必须确保喷头完好,同时在对巷道进行可靠降尘。附图4-1避灾路线图

陕西彬长孟村矿业有限公司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陕西彬长孟村矿业有限公司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陕西彬长孟村矿业有限公司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陕西彬长孟村矿业有限公司401102工作面拉移防冲架安全技术措施









第3页/共9页







献花(0)
+1
(本文系孟村矿生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