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书屋主人 特别说明,总司令朱德不作比较,因为是总司令。 ![]() 一、红军时期,贺龙,徐向前,彭德怀,林彪。 其中,贺龙是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湘鄂西根据地创建人。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彭德怀、林彪是红一方面军两个主力军团军团长,其中,彭德怀还兼任过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长征结束后,一度担任会师后的红一、红二、红四“三军”总指挥、前敌总指挥。 ![]() 红军时期,除了朱老总外,还有贺老总、彭总、徐总之称,林彪一般称“军团长”,军中不呼为“林总”,到了解放战争,“林总”才呼声大震。 二、抗战时期,彭德怀,刘伯承,陈毅,聂荣臻。 ![]() 彭德怀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在1940年朱老总回延安后,担任八路军前敌总指挥。刘伯承是129师师长。后来,八路军总部除了指挥直属部队外,基本上就是指挥129师。到了1943年,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合并,彭德怀、刘伯承回延安,由邓小平、滕代远主持总部和华北局工作。 ![]() 陈毅的主要功劳在于“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军长,“悉心整饬”新四军,迅速壮大了新四军力量,扩大了根据地。聂荣臻在抗战之初和林彪一起指挥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后率115师一部开赴华北,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抗战时期,陈毅、聂荣臻都被军中呼为“老总”。 三、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粟裕、刘伯承、彭德怀。 ![]() 林总在解放战争确实是“总”了。抗战胜利之初,共产党决心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各地开赴东北的部队长都是“司令”,中央军委明令林彪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这是人民军队中有“总司令”之称的“唯三”人——一是叶挺(广州起义前夕被中央明令公布为“红军总司令”),二就是大家熟知的朱德总司令,三就是“林总司令”,只不过林总是战略区总司令。到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成立之后,改称“司令员”,而其他战略区从来都称“司令员”,从没有“总司令”之称,这是中央军委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林总主持东北战略区,指挥的大的战役,且不说“保卫四平”,也不必说“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单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南大进军、解放海南岛,足可称战功赫赫了。 ![]() 粟裕,抗战胜利之初,担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后来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兵一处,统称“华东野战军”,大名鼎鼎陈毅老总主持全局,粟副司令专负军事指挥之责。在华野,全军上下称陈毅“陈老总”,呼粟裕“粟司令”,“粟总”——在各大战略区,副司令员被称为“总”的仅此一例。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粟大将尽得风流。 刘帅和彭总不用多说。为了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也为了解救陕北党中央被国民党胡宗南军队包围的困境,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过淮河、过黄泛区,无后方长途跋涉,重武器都被迫扔掉了。以至于后来的中原野战军,二野,比起四野、三野来,不够“肥”。但是,历史功绩谁也不会忘记。 彭总是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军委副主席,同时担任一野(前身为西北野战军)司令员、政委,由于陕北地理条件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彭总麾下开始仅有二万兵。但是,在彭总果断、卓越的指挥下,硬是打败了胡宗南20万精兵。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胜利收复延安,并率三十万一野雄师胜利解放大西北。 四、抗美援朝时期, ![]() 我们把彭老总和陈大将(陈赓)不作比较。在上将里面而论,也有四杰,邓华,杨得志,洪学智,韩先楚。 ![]() 他们在同头号帝国主义的较量中,打出了国威军威。抗美援朝的胜利,在今日仍显示着难以估量的意义。“都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对于美帝国主义这只老虎,我们摸了摸它的屁股,也没什么了不起”(毛泽东)。——不然,今日国人中不知多少人害着“恐美症”呢。 ![]() (书屋主人,研究历史,文章原创,以文会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