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153清魂散 154清气化痰丸 155清燥救肺汤(上) 在《品读名医》这本书中讲到,学医要志于道,不要志于谷。要志于法,不要志于欲。 比如说跟别人有摩擦,愚者选择了较劲,智者选择了退让。退让不是无能,而是不将有用的精力时间浪费在无价值的较劲之中。 你看那些大智若愚的人,他们很懂得这个道理。锄地看到金子,弃之不顾。走路捡到一条玉腰带,送还给主人。作学问,碰到美食没有动心,继续读书。这些人都是有远大期望的,眼前的风波利益名誉,他不会看在眼里。 怎么出离烦恼?格局要大,就不要怕。格局小了,每天都有争贪搅扰。格局一大,真善美慧就来了。 五经富以前有一位德祥举人,就是奕亮公祠里面的唯一一个中举人的。他读书的时候他爷爷教他,每以远大相期。每每以远大的志向抱负来期待他成龙成凤。 怎么对境炼心,如何出离争斗?用远大的志向。 像老师不是在讲汤方,我们也不是在按摩按脚,我们是在按一个教学。我们不是简单的将汤方普及给大众,是在传授一种教法。将来会有万万千千人善按善教,中国中医之教育从此勃然振兴。那么眼前手中这些物质名利荣誉不会看在眼里。 像凤凰高飞,它要找梧桐,它不会在意脚下的那些稻谷枝杆。而麻雀就要专门找稻谷枝杆,去栖息食用。 好,今天来看方名释义,153清魂散。魂,魂魄。无形的东西怎么能清它呢?原来肝藏魂,如果肝气疏调,这个魂就安。所以清魂散其实就是清肝散。 妇人产后恶露排净,她会晕厥,短气,头晕,严重的话感到风邪还会不省人事。这种情况要养血活血,同时还要疏肝解郁,用的就是《严氏济生方》的清魂散。 所以产后气血巨虚,又有邪风入侵。我们体内的将军之官就是肝,肝随着血气倶虚,它起不来抵抗外邪,整个人体就头晕了。这种虚晕,我们就要补虚用人参,人参甘草温酒调服,就是补产后亏虚之气血。再配合川芎荆芥穗,能够散产后邪气入血分,稍佐以泽兰,调气和血利水。 丁甘仁医案上面记载,有一妇女新产三天,一直发寒热,头痛,退不下来。用清魂散加生化汤,一剂就好了,恢复过来。不思饮食的就变为胃口开了,头晕痛的就消失了,短气乏力的也平复了,这个清魂散的案例。 ![]() 产后血晕受风,极佳之方。方歌叫荆芥理血兼祛风,产中昏晕神魂贴。神魂就会安定下来。 154清气化痰丸,这是一个极好的方子。昔日我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的室友连续咳脓痰三日都没有退掉。大家说既然我们是学医的,就自己抓药来煲啊,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抓药肯定要辨证啊,就像射击要瞄准一样。 咳的是痰,而且是浓痰,还是黄痰。浓稠一般属于热,黄一般属于火。热火在肺,热火的前因就是气,气有余便是火。所以有哪个汤方剂可以化掉痰又可以清掉热,而且降火止咳,清气化痰丸,直接就找到了。 清气化痰胆星蒌,胆南星瓜蒌两味药洗涤痰垢。陈皮枳实行气降气,加杏仁能止咳,半夏茯苓降胃,黄芩清热,等于从咽喉胃肠的痰油都降下去了。 ![]() 所以汤方歌诀名,气顺火清痰热疗,气顺了,因为有杏仁枳实陈皮。火清了,因为有黄芩南星。痰除了,因为有瓜蒌半夏茯苓。 所以清气化痰丸有三个方向,第一顺气的,让人不咳,杏仁枳实陈皮让人不咳,它有清热的黄芩胆南星,胆南星清热带化痰,让人不热。它还有化痰的,半夏瓜蒌茯苓化痰湿的,让人不会咳出痰油来。里面的痰油化解,气又顺下去,火又清了。自动好,一剂就好。当时我们对中医深信不疑,另外我们在宿舍就切磋医术,研修医道,以身证医,极可贵的精神。 因为我们中医药大学自己抓药调身体的风气比较浓的,因为邓老鼓励大家早临床,多临床。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你不要一天到晚在那里看脉诀,看看看,但是心中了了,手下难明。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