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中,吴玠的军事成就仅次于岳飞。吴玠病逝后,弟弟吴璘继承兄业,竭毕生精力措置川陕边防,并多次击退金军,终于使四川免遭金军践踏。可以说,如果没有吴氏兄弟的力挽狂澜,宋金西部战争史就要重写。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吴玠、吴璘作为国之干城,其后人中却出了一个叛国投敌的败类,此人不但败空吴氏家业、毁灭吴氏忠烈之名,还破坏了南宋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大业,成了南宋的罪人。 ![]() 图片来源网络 吴家这个不肖子孙就是吴璘之孙吴曦。开禧二年(1206年)三月,朝廷讨论出师北伐。心怀叵测的吴曦意识到这是一个“更进一步”的机会,便耍手段,成功被任命为四川宣抚副使。入蜀时,他用17艘大船运载奇珍异宝溯嘉陵江而上,轰动一时。等到达军中,他就迫不及待为祖父吴璘建庙,费钱数十万缗,又命士卒沿江筑池,依山造园,广袤数里,极尽铺张之能事。 不久,吴曦又兼任陕西、河东招抚使。在任上,他经不起金人的诱惑,与堂弟等人共同谋反,竟然暗中派门客把关外的四个州献给金国,请求金国封自己为蜀王。 主持开禧北伐的宰相本来在军事部署上分为三路,由吴曦负责西路,从汉中进军陕西。当时金国北有蒙古人侵扰,内部又连年饥荒,如果能按计划执行,北伐成功、收复失地的机会极大。可是,吴曦表面上按兵不动,暗中却和金人讨价还价,商量投降事宜。他的投降对金国不啻天降甘霖,金国马上封吴曦为蜀王。吴曦面向北方接受了王印,派将官接金兵进辖区,把谈好的那四个州割给金国,并与心腹官员讨论实行削发、左衽。 吴曦的变节行为葬送了南宋的北伐大计,让他的伯母、婶母等愤然和他断绝了关系,让劝阻他投敌不成的下属悲愤地服毒自尽,他自己也得到了变节者应有的下场。 由于他的叛变不得人心,他手下一个管仓库的小官带着70个同袍冲进吴曦的“蜀王宫”,趁其不备,砍下吴曦的头颅,肢解他的尸体,并将吴曦的儿子、堂弟和同党等人一并杀掉。吴曦死时45岁,刚刚当了41天蜀王。 朝廷得到消息也十分震怒,吴曦的妻子被连坐处死,吴曦的兄弟则被罢官,吴璘的全部子孙都被迁出蜀地。 ![]() 来源:各界杂志2022年第4期 作者:覃仕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