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M“勾结”软银想开除中国区负责人!吴雄昂:还没被打怕?

 伟天英 2022-04-30 发布于河北

近日,据知情人士称,ARM与投资公司软银再次达成了协议,欲把两年前那杯控制ARM中国业务的庆祝酒再次续上,急切的要将ARM中国负责人吴雄昂赶下台。对此吴雄昂本人似乎并不在意:你们尽管闹,我就看着笑笑。两年前都没扳过我,搞这些?就连相关工作人员也是直言:我们刚庆祝完公司四周年,吴总还给我们发了感谢信,哪来的消息?不过还是感谢你们的关注。那么这次ARM和软银到底是有备而来,还是在虚张声势呢?

文章图片1

之前挫败

据资料显示,早在2020年6月,由ARM、软银以及相关中国投资方组成的董事会就以涉嫌利益冲突对吴雄昂实行罢免政策,并最终以7比1的投票结果欲将当时的安谋科技公司(ARM中国)CEO吴雄昂赶下台。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尽管ARM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持有安谋科技47.33%的股份,但是由于吴雄昂掌握了ARM中国区公司的公章和注册文件,直接无视了董事会的该决定,并拒绝放弃权利,继续运营ARM中国合资公司。这一举措,也使得软银等企业们过河拆桥的计划落败,并转型成了一场双方的持久战。

文章图片2

软银简历及投资史

软银集团是由日韩裔孙正义于1981年在日创立的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全球投资的公司超过600家,并且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中都占有股份。而作为创始人的孙正义自然也是大名鼎鼎的成功学大师,其风骚的投资手段一度使他跃居日首富。但是正是因为他独特激进的风格,也曾为其带来巨额的负债。或许我们对他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一提到阿里巴巴,或许就很明了了,作为当年阿里最大的投资人,如今软银也是获得了近三千多倍的回报率。

文章图片3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而软银也正是跨得太大,使得这几年一直将“缺钱”背在身上,卖资产、卖股票也成了常规操作。其实在阿里、雅虎投资方面取得成功后,孙正义本该光荣退休,可是其物色的新掌舵人似乎并不是心想的那么优秀,作为谷歌退休高管的尼科什·阿罗拉在上任后更是将公司搞得一团糟。无奈孙正义只能重新上阵收场,解决了尼科什·阿罗拉留下来的问题。加上之前的成功,此次孙正义更加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再创辉煌的他这次则是由之前的大步迈进直接跑了起来。

文章图片4

并且还邀请沙特PIF成立了愿景基金,一起将矛头指向了新时代的AI领域和大出行领域,一股脑的全部扎根了进去,坐等奇迹的再次到来,可换来的却是疏远。WeWork的投资也是直接在跟他摊牌了,这次他搞失败了。之后也是噩耗频袭,在Uber上,他更是将自己投成了公司的掌舵人,搞得羊肉没吃到,还惹得一身骚。再加上近年来疫情的“加持”,软银内部已经鸡飞蛋打。不得不抛售股票变现来缓解压力,甚至想将自己入股的公司也卖掉来变现为资产。

文章图片5

软银的目的

据资料显示,软银CEO孙正义于2016年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RM,并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旨在打开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的新市场。可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孙正义大刀阔斧的投资而导致内部空虚,所以之前不得不计划将ARM出售给英伟达来获得利润,从而缓解压力。但是却遭到了多地监管机构的反对,也使得软银660亿美元转让ARM的计划夭折。或许这也是他急着夺回控制权的原因所在吧。

当然他也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发现了一种比卖给英伟达利润更高的方式。那就是推动ARM进行公开募股,也就是IPO计划,并预计在一年之内完成。而安谋科技的吴雄昂似乎又成了软银的巨大阻碍,毕竟实现ARM的IPO,第一步就是要完成财务审计,接下来才能实现募股。而中国代表吴雄昂的存在自然也成为了资本家们的眼中钉,因为吴雄昂手握的权利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投资者们的信任度。

文章图片6

ARM的目的

而对于基础芯片技术供应商ARM来说,中国是其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如果能够成功收回安谋科技的控制权。一方面,可以消除自身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彻底解决多年来ARM与安谋科技之间的纠纷。由于吴雄昂的存在,使得ARM难以对其中国子公司安谋进行财务审计。面对美近来对所有在美上市的公司都要提供资料接受调查的要求,他们没法向美审计师提供访问权限。如果没法得到解决,迎接他们的也将会是在美退市的风险,更别谈上市了。

文章图片7

吴雄昂干了啥?

作为ARM中国区的代表人物,在安谋成立的四年以来,吴雄昂积极布局,通过汲取ARM的技术基础,推出了自己开发的XPU系列智能数据流计算平台。自2018年独立运营以来,通过呕心沥血的注入,安谋科技目前掌握的核心专利技术已经达到近300项,其中就包括颇有中国古风味道的“周易”NPU、“山海”SPU、“星辰”CPU以及VPU等一系列的处理器产品,并且目前国内授权的合作伙伴也已经达到300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安谋科技的自研处理器的芯片出口量已经超出一亿片,并预计在今年自营业务的收入会超过7亿元。

文章图片8

吴雄昂和ARM的矛盾

中国作为一座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投资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对国际企业们充满着绝对的诱惑力,使得所有外面的巨头都想来到中国分一杯羹。因此纷纷通过在华建立合资公司,来解决在中国开展业务遇到的资金、政策、文化问题。当年的ARM也不例外,联合中国投资公司在华成立了安谋科技有限公司。就这样吴雄昂逐渐登上了舞台,可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仿佛放飞了自我,不仅在没有股东的允许下,打着ARM的旗号达成西部研发中心、南京开源研发中心等一系列合作。

还利用公司资金在外私设资金,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安谋科技公司的独立性,并不纯粹是外国企业的子公司。而吴雄昂种种越界的行为以及他做出得种种想要左右公司的产业动作似乎也成了他与ARM之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我们前面所说到的,ARM以吴雄昂危害到安谋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公司股东和相关投资者的利益为由,提出罢免其公司CEO和董事长的职位。从而出现了合资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闹离婚”的笑料

文章图片9

理念不同

面对中国芯片产业空白的局面,吴雄昂旨在以快节奏的方式尽快填满缺漏,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链更加完整化。以“中国首发,全球开源”为口号,通过共享共建、开放创新,形成产学研投联动,从而推进自主核心技术的进程。并且以此就可以打造出更加灵活和丰富的产业链,催生出中国本土芯片IP公司;但是ARM却觉得这与自身公司的理念完全不符,坚持传统提供的ARM架构的方式稳定发展,可是吴雄昂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现在一片狼藉的中国市场,正是我们这些上游企业该发力的时候,而且似乎他也意识到了,RISC-V新赛道的来袭已经容不得传统的方式再走下去了。

文章图片10

安谋控股,反客为主

作为一直以来被定位在中外合资、中资控股科技公司的安谋来说,他表现出的一系列,类似与官方一起投资以及在多地建基站等行为,使得安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中国本土企业。另外,从前面吴雄昂的表态我们也可以看出,安谋科技一直以来就具有较高的独立运营权,并且还强调自主创新。抛开这些不说,据官方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看到,安谋科技公司的51%的股份都掌握在中方资本手里,ARM自己只占了49%。如此一来,ARM本来妥善解决好相关纠纷还能更好保证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如今闹翻了,别到时候用自己子公司的技术还要得到授权就叫人忍俊不禁了。

文章图片11

吴雄昂挺华为

再说这几年一直被打击的华为,在美断供政策后,在芯片领域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苟延残喘的形式,甚至还受到了国外一帮乌合之众的群起攻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却有那么一位不惧威胁的公司没有随大流,雪中送炭的继续为华为输送芯片,并且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华为,不会对华为进行断供。它就是安谋科技,这也使得吴雄昂成为了第一个与ARM甚至扩大到与美硬刚的美公民。话说到这个份上,咱们不管他是真心帮助也好,还是假意只是为了利益也好,总归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这也使得吴雄昂在国内员工的眼中地位极高,一些已经退休的员工在谈到他的时候都称赞他是一个低调埋头做事的实干家。

文章图片12

结语

笔者认为,一方面,核心技术固然是根本,国内企业家们也应该将吴雄昂力争搞自主创新的那一套复制过来,毕竟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更加硬气。另一方面,还应该多学习吴雄昂对于企业发展的长远视角,不能死心眼,要具有发散思维。不仅是在技术上,更应该在谋略上取胜,让别人想干掉你,又拿你没办法,或许这样会更加叫人拍案叫绝。(念瑶)

文章图片13

ARM“勾结”软银想开除中国区负责人!吴雄昂:还没被打怕?

ARM和软银达成协议,想再次控制中国业务,吴雄昂:省点力气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