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记载中国铁路史的老物件

 铁道之旅 2022-04-30 发布于河北

“我把一些与铁路有关的老物件捐给了衡阳铁路博物馆,但是这4个工作证件,一直舍不得捐赠出去,它们不仅饱含着我对父亲的思念,也承载着父亲对我的嘱托……”

4月的一个午后,在位于珠晖区苗圃街道的长沙房建公寓段衡阳房管车间收款室里,谢越翻开他珍藏的老物件、老照片,打开了话匣子。

4个老证件引出一段“历史风云” 

 

谢越父亲四个不同时期的工作证。

“我父亲参加过湘桂黔铁路的修建,这本老证件上清晰地显示了当时的时间和具体的职务。”谢越向记者展示着他收藏的父亲4个工作证件——交通部黔桂铁路工程局监工/低级管理人员训练班学员注册证、黔桂铁路工程局员工服务证、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西南公路管理局职员服务证、湘桂黔铁路员工服务证。“这4个老证件见证了80多年前湘黔桂铁路上的纷飞战火。”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为打通西南大后方连接东南亚的国际通道,将世界各国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军用物资运到前线,黔桂铁路启动修建。

根据谢越父亲谢苍天的自传记载,1941年10月至1949年10月,他参与了黔桂铁路修建,迎来了黔桂铁路通车,也见证了抗日战争后湘桂、黔桂两局合并成立湘桂黔铁路工程局。8年时间里,他辗转多个部门,先后担任助理员、事务员,负责物资材料的管理。

“父亲曾说,湘桂、黔桂两线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成为了大西南的重要通道,还在衡阳保卫战爆发前期紧急疏散数十万衡阳市民。”谢越回忆道。

两张老照片见证“天堑变通途”

在众多老照片里,一张拍摄于1957年10月10日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留念的合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长江大桥建成留念(后排左二为谢越父亲)

1953年4月1日,铁道部正式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号召全国铁路人支援大桥建设,谢越的父亲响应号召,调入武汉大桥工程局管理仓库材料。“从开工到建设,大桥施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谢越说,“那时候父亲常驻武汉,母亲带着我的姐姐们也去了武汉。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父亲曾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出汗出力,话语中难掩自豪。”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一经建成,便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它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同时也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 

 

谢越父母带儿女在湖南烈士公园留影

在武汉长江大桥落成后的第三年,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启动。与武汉长江大桥相比,南京长江大桥桥梁跨度更大,地质情况更加复杂,在武汉长江大桥中锻炼出来的一批骨干力量几乎全部集中到南京长江大桥项目上,这其中也包括谢越的父亲。 

 

▲谢越父亲重游南京长江大桥

“多年后,父亲得空再次去了一趟南京长江大桥,在那里留影一张。”谢越介绍,“父亲参与并见证了两座举世闻名大桥的建成,这是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经历,而这背后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

一套老铜纽扣诉说“人民铁路为人民”

谢越曾在自家老房子里找到一个小布包,包裹里有5颗铜纽扣,直径约2厘米,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铁路制服纽扣。 

 

铁路制服上的铜纽扣成了“传家宝”

“解放初期,铁路系统的教育、医疗、衣食住行都自成一体。”谢越告诉记者,特别是在铁路制服上,一排铸有铁路路徽的铜纽扣是最醒目的标记。“还记得刚到铁路系统工作,我穿上崭新的制服回家,父亲就向我介绍了铁路路徽的含义。” 

 

谢越在旧火车头前留影

“路徽整个图像是火车头的正面,路徽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工字,其中'工’字就像钢轨断面。路徽从上往下看,意即'人民铁路’,由下往上看,意即'工人’。全面含义就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父亲的话,谢越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我,还不太能理解父亲话语中的深刻含义,直到我从事铁路后勤工作多年后,才理解愈深。” 

 

谢鹏在检测铁轨

如今,这段话也成了“传家宝”,传给了谢越的儿子谢鹏。接过爷爷和父亲的接力棒,谢鹏也成为了一名铁路人,他现在是广南高铁工务段韶关线路车间清远工区的一名线路工。“每天晚上,他都头戴照明灯,用现代化设备对铁轨线路进行巡检,让列车能更好更安全地在铁轨上运行。”谢越说,“人民铁路为人民,这是铁路人的使命,也是我们家三代铁路人坚守的初心。”(全媒体记者伍施施 编辑王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