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埔村不在黄埔区? · 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 · 黄埔村位于海珠区琶洲街道内,黄埔涌的北面。相传古时有一只美丽的凤凰飞来此地停留,从此这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因该村位于珠江岸边,而水边地区称“浦”,水中陆地称“洲”,所以村名原取作“凤浦”或“凰洲”(今黄埔村口的牌坊上有“凰洲”二字,村南的牌坊上有“凤浦”二字)。 ![]() ![]() (图:黄埔村牌坊) 黄埔村因水而生,因港而兴,是广州千年商港的典型代表。明清以后,大量外国商船汇集停泊于黄埔村附近的水域,商旅店肆鳞次栉比,非常兴旺。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在全国设江、浙、闽、粤四个海关。粤海关(旧址在荔湾区沿江西路29号)在黄埔古港设挂号口和税馆等,因此来广州做生意的外国商船基本都是经黄埔古港进出。 ![]() (图:黄埔古港遗址)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撤销江、浙、闽三个海关,独留粤海关对外贸易,时间长达80多年。黄埔古港因处于珠江要塞,逐步确立了全国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相传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中文发音不准,把“凤浦”说成了“黄埔”,久而久之,“凤浦村”就变成了“黄埔村”,原名反而少人知道。 ![]() (图:黄埔古港遗址) 时光荏苒,黄埔古港曾经的繁华早已归于平淡,它的遗址就在粤海第一关纪念馆的附近,位于黄埔涌畔,对岸的小山马鞍岗是天然避风屏障,水域紧靠珠江主航道,还保持着古村的历史底蕴。2002年7月,黄埔古港遗址被公布为广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图:粤海第一关纪念馆) 为什么北京路以“北京”命名? · 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 · 北京路位于越秀区内,南起沿江中路,北止广卫路,长约1400米,宽约20米。清代时由北往南依次称为承宣直街、双门底、雄镇直街和永清街。1920年扩建为马路,统一名称为“永汉路”(因当时清朝已灭,原有“永清街”,反其意而称“永汉路”。路上的“永汉电影院”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后为纪念胡汉民,改名为汉民路。1950年复称永汉路,1966年更名为北京路,寓意广州人民拥护党中央,向往首都北京之意,一直沿用至今。北京路是广州著名的繁华商业街,交通便利。 ![]() (图:北京路) 2002年6、7月间,北京路的北段出土了自唐代直到民国时期层层叠压的十一层路面,分属唐、南汉、宋元、明、民国五个历史时期。古道遗迹原地保留,经清理分为两段陈列,用玻璃覆盖,供游人参观,见证着北京路的千年繁华。 ![]() (图:北京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