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唐史迹,齐鲁兴衰 | 曲阜九龙山,邹城博物馆

 恶猪王520 2022-04-30 发布于新疆

春秋战国时期小国最多,如今的山东省邹城市峄山脚下,邾国故城遗址就在这里。邾国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鲁国是春秋时期十二诸侯国之一,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封设郡县邹城便在邾国故地上设立如此说来,峄山有史可查记载怎么也有2700多年梳理时间轴,自先秦以后,经两汉、隋唐,历宋、元、明、清,在邹城这块土地上一直设有县的建制如今访古山东省邹城市,各朝代遗存的史迹均历历在目,最被世人皆知的,应是与孔子合称为思想家的“孔孟”,现存史迹为历代祭祀孟子及其家人的“孟府、孟庙、孟林”。

图片

上图:邾国故城(国六)

我有关孟子的访古笔记:天下第一贤母——访古孟庙孟府孟林

与邹城为邻的曲阜广为人知的世界遗产“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回顾曲阜的历史,大概除了孔子所的西周时期伯禽代父封鲁国的短暂繁荣时期,之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再没超越。值得称道的,就是汉景帝三年刘启封皇子刘馀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留下汉鲁王九龙山墓群,作为今人访古探史的时空隧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龙山墓群位于曲阜市城南裹挟在三孔圣地之下,九龙山实在没什么名气,然而实地探访远远望去,墓群还是非常壮观的。崖壁上东西并列5座崖墓俨然依山开凿的形制。史载第一位鲁王是汉景帝的儿子刘馀,于景帝前元三年改封曲阜,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睃相继袭封,直到建国二年封地被王莽废除。 陵墓均为依山凿洞,除东起第一座外,其余四座1970年被考古挖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五图:汉鲁王墓(国五)

五座崖墓形制结构基本相同清晰看出均由人工自山表下凿山石而成,葬后以土回填规制依次墓门、甬道、前室、耳室、后室石龛。想必是凿洞时排掉山体渗水,室还凿有水道自后室排出到自然山缝这是施工者的智慧。最让后人深感不可思议的是,2000年前的没有现代铲车的朝代,几座崖墓靠人工掏堂建造,而且是用铁钎一点点开凿出来的,宛如一块巨大的模具一次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实在叹服古人的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三图:汉鲁王墓(国五)

九龙山的史迹,除了汉鲁王墓群,山的另一侧便是九龙山石窟造像,这也是曲阜现存唯一的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6龛,皆依崖造型。造像有卢舍那佛、阿难菩萨、观世音、文殊、普贤菩萨有的乘狮子或白象,有的趺坐于须弥座或莲座之上,有的则立于莲台之上宝盖雕刻精细,保存近乎完好垂帐饰花纹,人物服饰垂感十足,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题记,但因风化严重,字迹已难辨认。山东是石刻大省,唐代摩崖造像也不少见,九龙山唐代石窟造像规模虽然不大,但所有造像围绕山体雕刻而成,矗立荒野未被重妆重彩,只有岁月风化的痕迹,大唐盛世遗风余韵跨越千年仍可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九图:九龙山摩崖石刻(山东省省保)

孔孟圣贤,齐鲁兴衰,与九龙山相距不远,同为汉代史迹、且颜值可佳的,便是邹城博物馆内馆藏汉画像石。画像石也是石刻的一种,多见于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图像的石刻艺术,盛行于西汉至唐,多见于墓室、祠堂,也有的刻于石碑、石阙、门楣、棺椁等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祥瑞图案等方面这其中对后人最有吸引力的无疑是用远古神话描绘宇宙世界,使汉画像石不仅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魅力,充溢着一股朴野古拙的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通不多见的画像石在邹城博物馆这个不起眼的三级馆中,可以算是镇馆之宝之一。文通祠堂题记画像石,始刻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它的珍贵在于,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题记文字最多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石多以故事画面出现,而大量汉代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并不多,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

图片

图片

黄河涛涛,激起先民们高歌诗三百的前奏,如今河洲蒹葭中还有附声的雎鸠。访古的意义便在于,似是沿着河岸缓步,历史浮沉下的千年史迹,化为滋养着后世的文化积淀像一缕文化曙光,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图片

给大家推荐一个访古利器,关键是免费、定位较准、5058处国保都有。直接点进去,搜索“邹城”及“曲阜”,就可以看到两市所有的国保简介与定位,默认是全国5058处国保。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输入关键字查找简介和定位;可以统计自己去过多少“国保”点,再一个个划去心愿单;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寻访所得,所有国保点均直接导航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