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

 大山860 2022-04-30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正当少壮盛年还只二十出头的秦始皇,登位不到十年,就碰上宫廷内部发生重大的丑闻,而且当事人就是生母和从小跟随长大的“仲父”吕不韦。大家试想,假定我们中任何一个人是他,不可能不气疯了,也许就会出家入山,或者造成另一种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所以他当时把生母(太后)迁出宫廷,住到首都旁的小邑,并且下令对这件事的处置,如有人敢 “谏者死”。那种心理上的矛盾,是很难想象的处境。

在这样要命的严威中,那些死守中国文化孝道的儒生们,居然一个接一个来劝谏,因此而被杀掉的,已经二十七人。这就是历史上说秦始皇暴君的第一幕。但正在他暴怒杀谏者的时候,居然又来了一个齐国儒生茅焦,要求面见皇帝进谏。秦始皇一听又有一个不怕死的来了,气得暴跳如雷,大叫着:“快拿大锅来,要活活地烹了这个家伙!”

茅焦看了现场一眼,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说:“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问也。陛下欲闻之乎?”秦始皇听了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茅焦说:“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耶?车裂假父(指嫪毒,真是难听难受的话),囊扑二弟(指其母与嫪毐所生的二子),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我该说的,都说完了。)就自己解开衣服,去伏在砍头的木桩上去。等于说:你来杀吧!

谁知道这个时候的少年秦始皇,反而走下宝座来,自己承认错了,并且亲自扶他起来,立刻封他为上卿的职位。并且马上下令车队出发,他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大位,去接母亲回宫,还和原来一样亲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这也是历史上真实记载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残暴作风,他是怎么形成这种性格的?这与“大学之道”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教育,关系的重点又在哪里?同时也可看出古代知识分子的儒生,那种“择善固执”、“死守善道”的精神。茅焦为什么敢把生死性命当赌注,难道正如现代人的观念,真想拿命来换取侥幸的财富和地位吗?

你能否认秦始皇不是有爱生母的孝心,原谅母亲所做的一切过错吗?除非被历史的主观成见固定了,不然,你会发现秦始皇确是一个可造之才,只是环境使他很不幸,自小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养。这些过错,还是由于吕不韦“不学无术”所造成。(原本大学微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