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温克苏木见闻__一路向北<32>

 年波也则dz 2022-04-30 发布于浙江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7月11日,“一路向北”自驾之旅的第十二天。

  早餐后从额尔古纳市区出发,沿省道201南下。公路两旁全是绿茵茵的草原,草场间隔一片的油菜花。

  拉布大林至海拉尔的201省道路况较好,沿途村庄较多,人口相对稠密,成了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热线,大型旅行大包载满游客,不时停靠在路边踏花赏景。

   最近一段时间,呼伦贝尔草原遭遇大雪,其东北部根河等地极端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下50度之下,令人十分恐惧。而我的博客写的却是当地七月份的风光,那个时候是它的黄金季节。比起现在来,真是天壤之别啊!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从拉布大林到海拉布所经过的地盘,属于陈巴尔虎旗。公路沿途的的地名打看“三八农场”、“五一农场”、“七一农场”、“八一农场”的牌子,仿佛将你带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不知道这些农场是“知青农场”、“国营农场”或是“军垦农场”;也不知道这些“牧场”现在存在与否,或者只是过去那个年代留下的“痕迹”。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在我们的自驾攻略中,当天是从省道201途中的“七一”农场下道,走乡村公路经过鄂温克苏木沿“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经金帐汗部落再到海拉尔。

  我们从“七一”农场下省道走了几公里就到了鄂温克苏木。穿过苏木艰难前行了近十公里,谁知跟本没有了路,完全是在车辆压出的车辙上行走,路面泥泞,还有一个个的大水坑。再继续向前走就有陷车的可能,我们一个单车陷在草原上怎么办!于是果然调转车头返回走省道。

  虽然没有去看到莫日格勒河最美的一段,但在途经鄂温克苏木草原时,也“走马观花”地领略了颇具特色的鄂温克族通古斯民俗和经典的草原风光。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苏木是陈巴尔虎旗唯一的鄂温克民族乡,总面积达6037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内陆3_4个县的面积了。而总人口仅2600余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0.5个人,可见其地域之辽阔。在苏木总人口中,鄂温克人过半,早年属于鄂温克民族的“通古斯”部落,以从事畜牧业为主。

  乡机关的驻地叫阿达盖,因盛产高品质的矿泉水而被誉为“圣泉之乡”。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小小的阿达盖居民并不多,有邮政所、商店,还有鄂温克民族风格的雕塑。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阿达盖的这条土路取名叫“莫日格乐(勒)”路,顺着这条路往村外走不了多远,是乡里举办“那达慕”的会场,再过几天,鄂温克莫日格勒草原“那达慕”就将在这里举纾。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碰上村民们在草坪上宰牛分肉,不知那天是否是鄂温克人的什么节日。女人们忙着割肉,男人们聚在一起,一人一瓶酒狂饮起来,豪爽、痛快!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贯穿鄂温克苏木全境,夏日里山青草碧,凉风拂面。苏木草原广阔,草质良好,水草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的重要产地。
  七月是放牧的最好季节,沿途看到的是鄂温克牧民的夏营盘,蒙古包象洒落在天边的星星,牛羊成群,马儿肥壮,牧民骑着马儿悠扬地放牧......一派天然的放牧图,让人心旷神怡。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鄂温克苏木见闻_一路向北<3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