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引发战争。

老公临时提议开车带着一家老小出去转转,我正编辑文章到关键时刻,实在舍不得停下来,只能柔声细语地央告,“我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您老要不先带着他们过去,等完了我再去找你们。”起初,我还想着让老公等等我,谁知中间出了一些差错,我只能重新开始,不得不说,“对不起,还得再等一会儿。要不,你们还是先去吧!”老公忽然变得不依不饶起来,“你写的那破玩意有什么用?你非得这时候写吗?你跟你妈一样,有时候上来那股子拗劲,越说越来劲!”
我看老公开始人身攻击,变得无法讲道理,索性自顾自地继续编辑,不再理他。老公看我一派“咬住电脑不放松,任他东南西北风”的模样,更加生气,也不再顾忌公公婆婆和儿子,直接冲我大声嚷起来,“您能不能省点事?快点换好衣服,抓紧一起走!”
我满怀歉意地看看公公婆婆,对老公浑不理睬。别的事情还可商量,写作于我,即使费时费力又没钱,我依然甘之如饴。
儿子看我和老公起冲突,丝毫不敢劝。在家里,我和老公都是位高权重的主,他的衣食父母,他谁也不敢得罪。自从儿子去读大学,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家庭地位,简言之,一落千丈。为了他的小利益,儿子经常跟我和老公迂回曲折,从不敢硬碰硬。这一次,他更明智地选择明哲保身。
2021年的国庆假期,趁着儿子出国前,我邀请公公婆婆来北京聚聚。老公很满意我的提议,只是在细节方面,我有时跟他唱反调,他就会极其恼火。
公公婆婆是十月一日下午才到的。幸好火车晚点,我和儿子献血后,一家三口匆匆赶到北京西站,远远看到背上背着、手里拎着包的公公,婆婆倒还好。公公婆婆是从来不打扰我们的,要不是为了看孙子,老两口说什么也不会来京。
我在北京的家很小,只有两室一厅。我提前把主卧收拾出来,让给公公婆婆住,换上新床单和被罩,我和老公挤在儿子的小卧室,儿子只能在客厅打地铺。我把这样的安排说给儿子,儿子欣然应允。婆婆听了,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不行!让我跟你爷爷睡地上。”
儿子拉着婆婆的手,耐心地跟婆婆讲道理,从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讲到青少年要经历吃苦耐劳的打磨和历练,无论哪个方面讲,他都是睡地铺的不二人选。
看着人高马大的孙子,婆婆心里眼里又怜惜又欣慰,“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公公婆婆是习惯早起的人,我也是百灵鸟型。第二天一大早,还不到七点钟,我就带着公公婆婆外出就餐,等出了楼门,我告诉二老,“他俩还不知道几点能起来,咱仨先出去吃,回来时再带点。”
公公婆婆欣然答应。二老乐得看着儿子、孙子睡懒觉,只要我能早起,带着他俩出去转转,他俩就开心。早餐馆已开门迎客,只是店里的客人稀少,无论什么时候,坚持早起的人都比较少。
公公看我扫码点餐、付费后,很失落。公公还是习惯现金交易的老一辈,对于新鲜事物,他有点不能,不敢接受,婆婆也一样。婆婆一贯奉行节俭,对于每一样食物,她都要先询问价钱,然后抱怨,“大城市里的吃喝就是贵,在家里,这样的一顿早餐最多三五块钱,在这里,三个人竟然要三十块。”
临走,婆婆看我若无其事地出门,连忙提醒我家里还有两个人。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婆婆,“让他俩来这里吃,又热乎又新鲜,拿回去不多一会儿,就冷了。”经我提醒,婆婆骤然想起家里那两个人的挑剔,也打消了带回去的念头。
时间不到八点钟,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我带着二老在河边溜溜,顺便编排一些老公的小故事,婆婆听得呵呵笑。从几时起,婆婆要知道老公的动态,居然要从我这里打探消息。为了抚慰婆婆的慈母心,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想不到老公看我跟婆婆聊得热火朝天,竟然醋意横生,有一次居然酸溜溜地吐槽我,“成天编排我的不是,有意思吗?”
对这等小心眼的男生,必须正言相告。等我结束电话,正色告诫老公,“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两个女人死心塌地地维护你,一个是你亲娘,另一个就是你老婆。如果你腹诽这两个女人凑在一起说你的坏话,那你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的潜台词非常明了,你小子居然猜忌我和你娘,不爷们。
从此,老公果然乖乖闭嘴。
等我带着公公婆婆回到家里,接近九点钟,老公和儿子还在酣睡。我打开电脑,开始编辑文章。生活于我,不仅是柴米油盐,还有风花雪鱼。我沉浸在我的世界里,思绪像雾像雨又像风。
悠悠的时间不知过了多久,老公和儿子都醒过来。老公提议出去转转,只有我忙着写作。
儿子见识过我写作时的痴迷,不敢来打扰。老公却要摆大家长的谱,不时地拿言语刺激我,希望我妥协,公公婆婆明智地不插一言。一时间,屋子里充斥着老公的唠叨声。老天,我从来不知道,我在家里,老公的心目中,我忽然有了这么重要的地位。二十多年的夫妻,谁还不了解谁?
我继续编辑文章,全然不理睬老公的无理取闹。他最后实在无趣,只能带着公公婆婆和儿子摔门而去。等老公走后,我继续工作。
我一向认为即使是亲人,也要互相尊重,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否则谁还想成为您老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