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迦南寺,真正的古城堡式佛教学院

 都护在燕然 2022-04-30 发布于北京

     

            20216月份随历史讲坛(砚总大素)团队去西藏阿里地区看壁画,第六站记录萨迦寺(国一),我们参观的是萨迦南寺,从外观看萨迦南寺不像一座寺院,而是一座古城堡,其寺院围墙是按城墙设计的,又高又大,就是一座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堡。我们进入寺院后,遇见一队小孩喇嘛刚考完试,手里拿着藏文试卷互相对题。这种场景让我恍悟以为来到了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城堡,出现在小说里的魔法学院。而这座萨迦南寺城堡,是西藏现实中最有名的佛法城堡学院,这种学院也许孕育有佛法的神通,其第一批国保的地位不可动摇,当我看到藏经柜的巨大规模,真有点相信萨迦寺的神通了,我笃定这是一所真正有古老魅力的寺院城堡。

      萨迦寺分为南、北两寺,北寺位于山坡上,现在是全新建筑,南寺位于平原处,原来两寺之间有河流分隔,现在是公路。这里最早建寺是1073年,曾经规模宏伟,现在仅剩南寺城堡区域(1268年),基本是元代之后的建筑和佛教艺术遗存。萨迦南寺平面呈方形,边长210米,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结合了汉、印、藏建筑风格,布局似坛城。拉康钦莫大殿的内城墙宽3米,高8米,内城墙四角有34层楼高的角楼,内城墙四面的中部均建有敌楼。内城墙的南、北、西三面无门,仅东面正中开有城门。外城墙称“羊马城”,是“回”形土筑城墙,墙体低矮单薄,东面曾开有大、小两座城门。外城墙北面紧邻仲曲河,东、西、南三面外城墙外有护城河壕沟,护城河壕沟宽8米。2005年至2007年的考古工作中,对萨迦南寺主要清理发掘了东面、南面、西面的羊马墙以及护城河壕沟,还有东面的两座门址。羊马城城墙和护城河壕沟环绕在萨迦南寺内城的四周,羊马城墙直接建在护城河壕沟内侧之上,和内城墙共同构成立体防御体系。这是萨迦南寺是一座大型城堡的最好实证。

      在纪录片《中国通史》72集大元帝师八思巴中描述,萨迦寺,在元朝,这里不仅是后藏的中心,甚至是整个西藏的中心,因为萨迦寺诞生了一位法王,这位法王,不仅影响了萨迦寺的历史,更改变了西藏的历史,完成了历史上真正的西藏与祖国的统一,这位法王就是洛追坚赞,大元帝师八思巴(1235-1280)。在藏语里,八思巴是圣者之意,据记载,13岁,参与了初步确定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会谈,17岁,继承了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地位,19岁被忽必烈遵奉为上师,26岁被封为国师,36岁又被尊为帝师,46岁圆寂。八思巴有着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在萨迦寺,八思巴的故事被完整地记录和珍藏下来。

     我们参观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以后,寺院参观区属于下班的状态,很多地方看不了,非常遗憾,壁画墙、塑像墙和瓷器墙都错过了,也无法感受到萨迦寺有八思巴大师的存在,反而有一种佛教高级学府的味道。萨迦寺保存有10万多件各种佛教文物,不能像博物馆那样展出。早先都说萨迦寺佛教艺术有四大“墙”,壁画墙、塑像墙、瓷器墙和经书墙,其中金廓拉康坛城壁画,即“坛城日殿壁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二层西回廊。墙上坛城壁画是迄今萨迦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画,绘于13世纪末。金廓拉康共有壁画坛城63幅,其中大坛城20座,直径2.552.7米;小坛城43座,直径约0.6米,分布于大坛城四周,相间山水、祥云、佛陀、菩萨、侍女等图像。除了坛城壁画,还有昆氏世袭史画,题材为昆氏家族世系肖像118尊,尤以天神基仁、昆邦杰、贡嘎宁布3尊画像最为高大,通高2.2米。萨迦昆氏家族自誉为是光明天界之世系,是文殊菩萨所幻化,基仁、裕仁、裕赛三昆仲被尊奉为始祖。比较有名的壁画还有莲花生传记画,壁画详尽地描绘了莲花生大师降生、抵印、弘法、进藏、降魔、建桑耶寺等经历,带有神奇的色彩。

      我们比较幸运地找到几位年轻的僧人的帮助,找钥匙打开解脱梯,并带我们参观新增加的“珍宝墙”,除了萨迦寺“四大墙”之外,又增加了第五个珍宝墙,将萨迦寺收藏的文物展出,我们一行人并没有感受到萨迦寺壁画墙和塑像墙的魅力,可能其历史性和艺术性都没有太大的特色,虽然壁画有上万平米,比如萨迦法王像和大型的曼陀罗图案,但我们因锁门没参观,只记得珍宝墙,结合萨迦寺的宗教地位和寺内收集的大量西藏文物,建立了珍宝馆,收费参观,这种措施有增加收入的嫌疑,小喇嘛们积极性很高,主动做接待员,收费讲解一气呵成,不仅练习了汉语口语对话,也增强了待人接物的能力,向游客展示萨迦寺的珍宝,我对瓷器、造像和珍宝的兴趣不大,据说规格很高,经常被外地省级博物馆借出展览,我仅仅记录了收藏的印刷经书,一幅贵族甲胄和刀剑也不错,仅此而已。

     萨迦寺有镇寺之宝,我也没记住是什么,印象最深的就是经书墙,这是一面高墙,用木质方格组成存放经书的巨大柜子,有60米长,10米高,这种巨大的墙面也是很少见的,什么样的建筑有600平米的一面巨大的墙体,不可想象,只有萨迦寺的方形城堡建筑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墙面,保存的经书约2万多函。萨迦王朝时期,萨迦寺还是整个藏族聚居区的译经院,因此,很多印度原版经书也都保留了下来。萨迦寺关于经书的记录,经书全是手抄本,用的多是萨迦王朝所产的藏纸。经书用7种墨粉书写,金粉、银粉、红珊瑚、绿松石、珍珠粉、象牙以及历代法王的骨头粉,字体大部分为古藏文(象雄文)。在这些经卷中,有一部世界罕见的夹板式经书《布德甲龙马》,重达千余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此外,还藏有世间已存数极少、极其珍贵的稀世珍宝——贝叶经,以及泥金写本《大藏经》。萨迦寺的图书资料集中在三个地方,即北寺的“乌则”、“古绒”的藏书室、和南寺的大殿,约有8.4万卷。我以为这才是萨迦寺最核心的遗产,有些经书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也有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赵城金藏》的550卷。在这些古老的经书中,还可能保藏着很多人类的秘密,从这些秘密中可以幻化出很多科幻故事,比如达芬奇密码历史故事,比如外星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足以把萨迦寺包装成为一座有神秘色彩的佛法学院。

    萨迦寺的建筑以城堡防御为主,是一座真正的城堡建筑,方方正正,高高大大一座城,没有什么特色,就记住了“解脱梯”,我们去的时候锁住了,其实就是通往建筑顶部的楼梯,被赋予佛教的教义,一口气爬42阶可解除人间烦恼,在海拔4300多米的萨迦寺,奋力向上攀登,大脑缺氧空白就没有烦恼而解脱了,清空大脑很有意义,经过解脱梯来回往返之后真有解脱的感觉,事实证明几分钟之后大脑又恢复的记忆,解脱时间很短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