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中的真实

 安然自得888 2022-04-30 发布于山东

      如何在散文写作中,挣脱“事实”的束缚。作为一个实验性散文写作的指导老师,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会我写的学生如何摆脱散文作者必须接受并严格遵守规则这一信条的束缚;艺术家可以打破这些规矩,不必任何人解释这么做的理由。

   一、意识流法

         在散文中,“允许出现任何内容——哲学、伦理、神学、批评、诗歌、幽默、娱乐、临摹、趣闻、笑话、口技——最自由的交谈、最高雅和最低俗的个人话题所表现出的生机与多样性,所有这些都是被允许的,都可以被运用到一篇演讲中。”  ——爱默生。面这个练习不仅意在帮助散文家同事实保持必要的联系,因为事实使散文最具吸引力的主题;同时来希望能培养并鼓励他们“跳出栅栏”进行思考。 练习:有时,我们的梦境、白日梦幻想出的生活是如此深刻和真切,以至于我们常常会信以为真。当我们为某种想法而近乎“着迷”的时候,这些想法也许正是这个练习可以描述的最完美的“经历”。这个练习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将这些经历当成真实发生的事,加以叙述,仿佛它们切切实实地发生过一样。 你可以写一篇关于梦的日记,但试着不去提及你正在写的是梦。在文章中,你可以在梦境与现实中穿行。你也可以写一个大脑中一直想象的场景或结局。比如,你是否经常想象得到了一些自己梦寐以求的事物,或者相反,得到了一件并不想要的东西?再比如,你也许很想将自己为之着迷,为之欢喜的想法同自己挥之不去的、痛苦的思绪交织在一起……无论你最终选择写什么,无论你想如何描述这些“经历”,绝不要在文章中指明,这些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里对你的挑战是,让这篇散文存在于这样真实的世界中,而不去质疑它真实存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可能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我们创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时,若缺乏必要的事实来讲述故事,表现文章的内涵和生命力,我们就会面临创作上的障碍,走进死胡同。于是我们会想虚构一些情节,再对我们知道的内容稍加解释,如果能这样写作而不违反道德,那该多好啊!当然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创作不出富有新意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因为缺乏必要信息而舍掉某个话题,要么只是将就着把它写完,而难以赋予作品内涵和生命力。练习:从你的一篇文章中选出一个段落,可以通过猜想的方法加以丰富和完善。例如,你所刻画得人物可能无法解释或不愿意解释,为什么自从妻子离开后他便开始弹五弦琴了,“可能”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如果一个陌生人跟你说了一些奇怪又神秘的话,他的话中“可能”隐藏了哪些含义?如果你和你的家人不理解祖母为什么在她遗嘱李加入了一条古怪的条款,这“可能”是出于哪些合理的动机?其他可能会用到的词汇和短语有:也许、应该、如果、如果……将会怎么样、本来可以、有可能、想象、是否、或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