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提示|补钙不当,后果更严重

 茂林之家 2022-05-01 发布于湖南

近年来,全民“补钙运动”可谓是“轰轰烈烈”,钙制剂似乎成了人人皆宜的营养品,特别是小儿、中老年人,“补钙”已成了天天必做的“家庭作业”。但药师提醒,盲目补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会引起很多严重不良后果,甚至会闹出人命。

钙片当成水果糖,随便服用真不当

【案例回放】王女士平时非常注重对育儿知识的学习。她知道钙糖片等补钙剂能预防小儿佝偻病、促进骨骼生长发育,而且这种药毒副作用小,片剂中又加有甜味剂,有的厂家还制成了黄、红、绿等不同色彩、形状各异的片剂,很受孩子喜爱。于是,她就把钙糖片当成水果糖之类的营养品买了一大瓶(500片装)放在手下,让孩子大量长期任意服用。

【药师说药】

这样做是非常不妥的。首先,孩子的消化道对钙剂的吸收有一定限度,多服未必能增加吸收量,只能增加排泄量。又因小儿体重轻,每天的需要总量也不大。

更重要的是长期大量服用钙糖片可阻止食物及乳汁中维生素C及其他无机酸盐的吸收。尤其是阻止无机磷酸盐的吸收。

无机磷酸盐吸收减少,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为磷参于体内的糖代谢及三磷酸腺苷(供给人体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的形成,所以缺乏磷将造成细胞内三磷酸腺苷产生和供应不足,致使红细胞变形甚至发生溶血;白细胞杀菌作用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骼无力,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减少,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变慢,反应迟钝等现象,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另外,补钙过量的还可引起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并影响生长。血钙浓度过高,钙如果沉积在眼角膜周边将影响视力,沉积在心脏瓣膜上将影响心脏功能,沉积在血管壁上将加重血管硬化等。

图片
图片

用药提醒:

给孩子补钙不是多多益善,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用。对于缺钙不明显的孩子可以通过食用含钙较高的食品如豆制品、奶制品和鱼肉等来补充。对于不喝牛奶的孩子,可用酸奶替代牛奶。晒太阳和户外运动能起到比服钙片更好的效果。

“拔苗助长”猛补钙,最后长出“小矮子”

【案例回放】吴家有女初长成,而且生得眉清目秀,就是身材比同龄同学稍矮。吴太太决定让女儿服用各种补钙品,每日2~3次,连续多年,从未间断。其间,吴太太觉得女儿身高曾有大幅度增高,尤其是在10岁时,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发育都比较快。

可是到了13岁之后,却发现女儿身高增长幅度一下子大大“减速”,后到了16岁,身高竟还只有145厘米,远远低于同龄的女孩。这时吴太太才感到不对劲,赶紧带着女儿到大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的骨骺已闭合,估计今后身高增长的机会已经不大了。

药师说药:

这都是盲目补钙造成的。人体钙代谢和骨发育要受许多激素的调节。如果长期、过量地补充钙质,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骨骺闭合提前,因而限制了最终的增长。目前市面上的许多增高钙片多是维生素D与钙质的混合物。过量地补充钙片,会导致维生素D过量,后者不但会加速骨骼钙化,使儿童后期以及青春前期的骨骼发育减缓乃至停滞。

有研究报道,在儿童期,只要发生一次中等程度的高钙血症就可使生长完全停滞达6个月或更长,而且这种身高不足可能永远不会被充分纠正。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商家为了加强产品增高功效,人为地添加了激素。也有的补钙品保健品为了增进食欲、改善儿童厌食、挑食的毛病,添加了锌等元素。长期食用激素和过量锌摄入会促进性器官和性腺过早发育,使孩子后续发育停滞。

图片
图片

用药提醒:

儿童生长发育期不是不能补钙,关键是请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士根据孩子生长阶段发育特点和缺钙情况来决定补钙品种和剂量,而不是听信厂家的宣传跟着广告走,也不能单凭自己所掌握的一点营养保健知识自己给孩子盲目选择补钙保健品。

补钙过量也要人命

【案例回放】一般人都认为,钙制剂毒副作用小,过量补食也不会引起大的不良反应。但资料报道前些年某地一家著名医院发现5名老年女性患者服用过量钙片,导致高血钙症和肾功能衰竭,经过救治后,最后仍有一名妇女因并发急性胰腺炎宣告不治而死。

据这家医院肾脏内科医师介绍,这5名高血钙和肾功能衰竭患者,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妇人。由于罹患骨质疏松症、骨折,经医师建议补充钙片。可能为了增加疗效,也许是认为钙片无毒,她们都自行添加了剂量和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结果造成血钙过高以至身体无法耐受。

药师说药:

身体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时,初期容易造成体液流失,体重减轻,并有胃口差、便秘和倦怠等症状,随之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须终生依靠透析治疗,甚至性命不保。对于胃肠钙吸功能不良的缺钙患者的补钙,近年又有学者提出可考虑采取静脉补钙的方法。对于静脉补钙更需要小心血钙浓度,如果不小心补错了,那可真的是给你回赠个“秒杀”让人当场毙命!

图片
图片

用药提醒:

盲目补钙,小小钙片也能要人命,千万不可大意!

补钙有限量,食补更稳当

每日补钙量要因人而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应为800毫克至1000毫克。除正常饮食外,一般再补充到需要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即可。

一次服用不要超过500毫克至600毫克,每日最大量不超过1.5克。粗略计算,婴幼儿每天可补200毫克至300毫克,青少年为500毫克至600毫克,成人为300毫克至400毫克,孕妇和乳母为400毫克至600毫克。特殊人群服用钙剂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补钙时,人们首先要想到食物来源的钙。食物中钙的来源以奶和奶类制品最多,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绿色蔬菜如甘蓝菜、花椰菜,因含钙丰富而含草酸少也是钙的较好来源;小虾米皮含钙特别丰富;豆腐及豆腐干中含钙较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石膏(硫酸钙),因此含钙量远比豆子本身和其他豆制品高。骨粉、蛋壳粉也是良好的钙补充品。必要时可补充钙剂,但钙剂的补充一定要合理、科学、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