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收藏的龙文鼒,生僻而少见?读懂“鼒”的含义才知作者苦心

 君笺雅侃红楼 2022-05-01 发布于辽宁
《红楼梦》里有很多比较生僻的字和用词,比如之前曾解读的“内壸进人”,再比如“鼒”这个字,就非常的有意思。曹雪芹遣词造句,无不与设计的伏笔互相联系,铺垫出有趣的情节。
“鼒”读zī,一种上部收敛,口小的小鼎。《尔雅·释器》:「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

《诗·丝衣》: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鼒”就是指小鼎,出自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第六十四回)雪雁方说道:“我们姑娘这两日方觉身上好些了。今日饭后,三姑娘来会着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没去。又不知想起了什么来,自己伤感了一回,提笔写了好些,不知是诗是词。叫我传瓜果去时,又听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将桌子挪在外间当地,又叫将那龙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来时听用。
“鼒”字在当时也并不常用。是以脂砚斋【蒙双行夹批:子之切,小鼎也。】也作为提示。
林黛玉作《五美吟》诗感怀身世,又吩咐准备香案、瓜果和龙文鼒,要焚香为之祭奠。

按说这也是常事,问题是曹雪芹在此不用鼎鼐,却用“鼒”,传达出不一样的讯息。“龙文鼒”有什么具体含意?下面就解读一二。
首先,“鼒”为小鼎,属于祭祀之用,却不涉于传承。
保龄侯史鼐和忠靖侯史鼎的“鼐和鼎”,属于传承之大器,“鼒”却不被作为传承之器。
林黛玉是林家唯一后人,女儿不顶梁。林家至林如海而断绝,传承失序。
林黛玉被舅舅贾政收养为荣国府养女,她用“鼒”不用鼎,在于无法传承。
其次,女儿也有鼎。比如贾探春房中就有一个大鼎。王夫人房中也有“文王鼎”代表贾政,荣禧堂更有一尊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无一例外都是传承之意。

荣禧堂大鼎代表了贾家之传承,与宁国府宗祠的鼎呼应。
王夫人有子有孙,贾探春日后像娇杏一样母凭子贵。她们的鼎代表子孙成才。后面贾兰复兴贾家,探春儿子继承王位,都由鼎作为影射。
林黛玉十八岁左右夭亡,自己继承不得林家,更没有子嗣传承。
所以,林黛玉才不能用“鼎”而用“鼒”。
最后,龙文鼒就是“龙纹”鼒。具有帝王之意。是林黛玉潇湘妃子的体现。
林黛玉的结局,根据芙蓉花签伏笔,被作为贵妃贾元春的妹妹与贾探春一同被赐婚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

芙蓉花签和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都是伏笔。
所以,祭祀用的供桌是“小琴桌”改的。琴则指贾元春。她的丫头名抱琴,贾家四春分别是“琴棋书画”。
贾元春不喜林黛玉,支持薛宝钗,通过省亲修改“蓼汀花溆、红香绿玉”,以及端午节赐节礼体现,不多赘述。
小琴桌还指薛宝琴,宝琴丫头名小螺,代指海外。她讲得西海沿子真真国西洋美人诗,就是林黛玉和贾探春远嫁之地。
而黛玉吩咐将小琴桌“挪至外间”,更是远嫁之意。
至于“龙文鼒”为何不是龙纹鼒?要对应薛蟠字文龙,外号呆霸王来解读。
当日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就是黛玉远嫁的伏笔。

结合“石呆·子逢冤失扇子”故事,石呆·子和冯渊都是贾宝玉。被抢走的香菱是林黛玉,“湘妃、麋鹿”扇子是林黛玉和贾探春。抢人者是海外国王,就由呆霸王薛蟠体现。
海外国王要求娶中原贵族女子。皇帝将林黛玉和贾探春以贵妃妹妹名义赐婚远嫁,是为潇湘妃子。
《五美吟》作为林黛玉在芙蓉花签之后作的远适诗。补充了芙蓉花签借昭君出塞影射黛玉远嫁的伏笔。
《五美吟》中的西施、王昭君、虞姬、绿珠和红拂,不但都是他人妃妾,还都是一国到另一国,或者两股势力争斗被牺牲的女性形象。不多赘述。
林黛玉在作《五美吟》后,用龙文鼒焚香祭奠,就像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一样,都是祭奠林黛玉自己。

不同的是《芙蓉女儿诔》伏黛玉之死。《五美吟》则伏黛玉远嫁为潇湘妃子的情节。
“鼒”的使用与林黛玉最是契合。对照了她自己的人生和结局。
“鼒”为“才与鼎”组合,也暗示林黛玉之才,当为贾家之传承。宝黛姻缘的意义就在于此。只可惜木石姻缘破灭,不提也罢。
文|君笺雅侃红楼
点赞、收藏、转发和赞赏一样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