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作遇到瓶颈时,那一瞬间就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是写故事的,故事涉及的知识面很宽。
可以这么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就连空气的流动程度,水花的变幻莫测,都要有所了解。
这也只是表象的一面,还有那心理层面的知识,历史的渊源,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等等等,这么说吧,写出一个故事来,要消耗知识库里许多的存货。
只有在不断观察生活的同时,汲取书本的养分,增加知识库的存量,才能保证写作故事时,写龙像龙,写虎像虎。就是写鬼,也要像那么回事。
古人总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真是至理名言。
写文章,说到底就是要会造句。
眼下,出台了许许多多洗稿的工具,经我亲测,所输出的文案,与自己想要的相差甚远。
如果真要利用这些工具写文章,时间一久,恐怕自己连造句都不会了,更别指望原创了。
要想写出自己的风格,必须坚持自己造句,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