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亲征婺州与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

 liuhuirong 2022-05-01 发布于北京

朱元璋亲自征调梧州、朱升,提出了“筑高墙、蓄广粮、慢慢称王”的九字方针。[/s2/]下面的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看一看!

  兰溪就在婺州的边上,它的东北方浦江又给李文忠攻下了,按照常规来看,攻取婺州不说是囊中取物,但也应该是指日可待,但没想到的是,胡大海军队在婺州城下打了整整两个月,就是没能拿下它。闻讯后决定亲征,他要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浙东地区给占了,构成对张士诚政权的南、西、北的三面包围,同时又能堵住西线红巾军陈友谅的东进之路,打破他的步步紧逼策略,为自己的统一大业走好关键性的第一步。> >   为了走好这一步,十一月三十日,朱元璋从宜兴前线调回,让他与李善长一起留守应天,并任命毛骐代理中书省事,自己则带上亲军副都指挥使杨等,率领100 000大军向南进发,途经宣州和徽州时曾作短暂停留,“召故老耆儒访以民事”。> >   当时徽州地区有名的儒士如唐仲实、姚琏等闻讯后纷纷前来拜见。朱元璋说:“自失政以来,老百姓流离失所,早已厌倦这种兵荒马乱的日子,十分渴望安定下来,这样的情形可能比干渴的人们渴望喝水还要厉害,我朱某人不是不知啊!”唐仲实说:“自主公您的大军到来后,我们老百姓踏实多了。”朱元璋问:“邓愈元帅征发民众修筑城池,老百姓有没有怨言?”唐仲实说:“怎么没有?很多啊!”朱元璋大惑不解:“筑城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老百姓怎么还会有怨言?”随后他又这样说道:“一定是邓愈做事太急躁,催促太急迫,这才导致了怨言四起,那可不好,失人心的啊!”说完,他叫人去通知邓愈:马上停止筑城。朱元璋又问:“据说唐先生博通今古,想必清楚古往今来的成败之道,'若汉高祖、光武、(应该是唐高祖,可能朱元璋文化程度不高的缘故吧——本书作者注)、宋太祖、元世祖,此数君者平一天下,其道何如?’”就是问这几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靠什么来平定天下,统一华夏?唐仲实说:“您所说的这几位君主都是因为不滥杀人,所以他们能统一天下!主公英明神武,剪除祸乱,未尝滥杀,征收军用也差不多在合理的范围,开创之初,超于前代。但从现在的徽州的情况来看,老百姓生活虽然有了安定,可还不能休养生息。”朱元璋说:“老先生所言极是,我积蓄少花费多,向老百姓收取一点,也是迫不得已啊!而且都花费在军事上,从没将一分一厘用于个人享受。老百姓的疾苦,我时时刻刻都想着,总考虑如何让他们能真正地休养生息,哪敢忘记啊!”唐仲实说:“如果真像主公所讲的那样,那么百姓们的安定生活就有希望了。”朱元璋说:“你们说说看,还有什么治政举措不到位或有弊端的?”唐仲实等一一列举,朱元璋不停地点头称是。> >   据说在徽州逗留期间,元帅邓愈曾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位在当地十分有影响的名儒朱升。朱升,徽州休宁人,元顺帝至正四年登乡贡进士第二名,曾任池州学正。红巾军大起义爆发后,他弃官隐居石门山,读书不止。朱元璋老早就听说过朱升的名声,现在到了徽州,又有邓愈推荐,无论如何也得向这位老先生请教一番。于是他就模仿当年的做法,造访朱升,向他请教夺取天下、统一全国的计策。朱升回答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说搞好自身根据地建设,增加自身实力;发展生产,多多储蓄军粮;不过早地称王称帝,这样可以避免招惹别人打击。朱升的这九字谋略其实在朱元璋那里早就使用或言部分使用了,只不过草根、泥腿子不会总结,如今让老先生说得茅塞顿开,当即“命(其)预帷幄密议”,而这九字方针从此以后也就成为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根本性的理论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