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汉语同义词

 ymkst 2022-05-01 发布于湖北

原创 点滴学古文 点滴学古文 2018-01-22 20:06

古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做同义词。古汉语中的同义词,数量多,分布广。下面我以举例子的形式,告诉大家同义词都隐藏在哪些词类中,方便大家学习。

一、名词同义词

例:

1、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长七尺。(《荀子·非相》)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hé)足矣美七尺之哉!(《荀子·劝学》)

3、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诗)

4、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yǒu),施尾于堂。(刘向:《新序·杂事》)

例1中的“身”、例2中的“躯”,都指人的身体。例3中的“窗”、例4中的“牖”,都是指窗户。

二、动词同义词

例:

1、[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如姬果盗晋鄙兵符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3、王召射稽使之,行者不止,筑者知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xuān)不复。(《战国策·齐策》)

5、[]安本能为洛下书生,有鼻疾,故其音浊。(《晋书·谢安传》)

例1中的“予”、例2中的“与”,都是“给予”的意思。例3中的“讴”、例4中的“歌”、例5中的“咏”,都是“歌唱”的意思。

三、形容词同义词

例:

1、天雨,解素衣,衣(zī)衣而反(返)。(《韩非子·说林下》)

2、愿令得补衣之数,以为王宫。(《战国策·赵策》)

3、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衣白刃。(《清稗类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4、悠悠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黍离》)

5、负天,然后图南。(《庄子·逍遥游》)

6、上有蔚天,垂光抱琼台。(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

例1中的“缁”、例2中的“黑”、例3中的“玄”,都表示黑色。例4中的“苍”、例5中的“青”、例6中的“蓝”,都表示蓝色。

四、数词同义词

例:

1、狡兔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

2、尧、舜牟子。(《荀子·非相》)

3、天有时,春夏秋冬。(《礼记·孔子闲居》)

4、[郑商人弦高]以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例1中的“三”、例2中的“参”,都表示“三”。例3中的“四”、例4中的“乘”,都表示“四”。

五、量词同义词

例:

1、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秋。(王勃:《滕王阁》诗)

2、今古凭君一赠行,几折尽复重生。(慕幽:《柳》诗)

3、更能消几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词)

4、枪二十。(《墨子·备城门》)

5、[]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戟。(《三国志·魏书·张邈传》)

6、衣熏百和屑,鬓摇九花。(费昶(chǎng)《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例1中的“度”、例2中的“回”、例3中的“番”,都是“次”的意思。例4中的“枚”、例5中的“只”、例6中的“枝”,都是“枝”的意思。

六、代词同义词

例:

1、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

2、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3、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4、羁()縻()不得还。(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彼一时也,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6、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7、登楼以四望矣,聊暇日以销忧。(王粲:《登楼赋》)

8、微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1中的“我”、例2中的“吾”、例3中的“余”、例4中的“予”,都是“我”的意思。例5中的“此”、例6中的“是”、例7中的“兹”、例8中的“斯”,都是“此”的意思。

七、副词同义词

例:

1、险阻艰难,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袁盎]仁爱士卒,士卒争为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3、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能应也。(《韩非子·难一》)

4、人固易知,知人亦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例1中的“备”、例2中的“皆”,都是“都”的意思。例3中的“弗”、例4中的“未”,都是“不”的意思。

八、介词同义词

例:

1、子齐闻韶。(《论语·述而》)

2、故贤主安思危,达思穷,得思丧。(《吕氏春秋·慎大》)

3、[]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4、此观之,神农非高于黄帝也。(《商君书·画策》)

5、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

6、旦日,客外来。(《战国策·齐策》)

7、曹操江陵顺江东下。(《资治通鉴·汉纪》)

例1中的“在”、例2中的“于”、例3中的“以”,都是“在”的意思。例4中的“由”、例5中的“用”、例6中的“从”、例7中的“自”,都是“从”的意思。

九、连词同义词

例:

1、齿、革、羽、毛木。(《尚书·禹贡》)

2、吾将使梁燕助之。(《战国策·赵策》)

3、赵王问楼缓曰:“予秦地勿予,孰吉?”(《史记·平原君列传》)

4、凡有爵者七十者未龀(chèn)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

5、伐曹、卫,楚必救之。(《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6、人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德充符》)

7、项王谓曹咎等曰:“谨守成皋,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

8、与秦较量,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例1中的“惟”、例2中的“及”、例3中的“如”、例4中的“与”,都是“和”的意思。例5中的“若”、例6中的“而”、例7中的“则”、例8中的“当”,都是“如果”的意思。

十、语气词同义词

例:

1、王独不见夫蜻蛉?(《战国策·楚策》)

2、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子非三闾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之。(《荀子·修身》)

6、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史记·项羽本纪》)

7、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例1中的“乎”、例2中的“哉”、例3中的“邪”、例4中的“欤”,都相当于“吗”。例5中的“尔”、例6中的“耳”、例7中的“而已”,都相当于“罢了”。

十一、感叹词同义词

例:

1、其妻曰:“!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史记·张仪列传》)

2、!我念孺子,若涉渊水。(《汉书·翟义传》)

3、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原毁》)

4、江芈怒曰:“!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汝)而立职也。”(《左传·文公元年》)

5、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尔)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1中的“嘻”、例2中的“熙”、例3中的“呜呼”,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例4中的“呼”、例5中的“叱嗟”,都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呸”。

由此可见,同义词遍布在古汉语的实词和虚词的各种词类之中,数量众多,使用频繁,大家应当重视。

同义词产生的原因

同义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不同的时代

有些词,从整个历史来看,它们并不是始终都是同义的,或者在同一历史时期内它们也不同意,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两个词曾出现过同样的意义,因而成了同义词。这种同义词,可以称之为古今同义词。当然,这里的“古”、“今”是相对的。

例如:

校 序 庠 三词都指学校,但时代不同。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孟子·滕文公上》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二、来自不同的地域

所谓来自不同的地域,就是来自各地不同的方言,实际上也就是各个不同部族的语言。西汉扬雄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末应劭始简称为《方言》),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所以“别国方言”就是各地方言。同一个概念,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称谓不一,因而产生了同义词。

例如:

船 舟 二字都是指“船”,但是用的地区不同。“船”是关西的方言,“舟”是关东的方言。扬雄《方言》卷十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这里的“关”指的是函谷关。因为船是关西的方言,所以春秋时期的著作,如《左传》、《国语》、《论语》等古籍中只有“舟”字,不见“船”字;战国时期的著作如《墨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书中才有“船”字,但出现的频率没有“舟”字高。秦汉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船”也就逐渐成为“通语”了。

三、来自语言自身内部的发展变化

语言自身内部的发展变化,是产生同义词的最主要的原因。这种发展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来自词义的引申

有些词,本来并不同义,由于词义引申,产生了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因而成了同义词。

例如:

拯 救 二词本不同义。“拯”是把溺水者向上举起使其离开水面。《淮南子·氾(fàn)论训》 :“至其溺也,则捽(zuó,揪。)其发而拯。”高诱注:“拯,升也。出溺曰拯也。”《淮南子·说山训》 :“两人俱溺,不能相拯。一人处陆则可矣。”“救”的本义是阻止住急难。《周礼·地官·司救》 :“司救掌万民之衺(xié,邪恶。)恶过失,而诛让(让:责备。)之,以礼防禁而救之。”“禁而救之”就是禁而止之。《韩非子·说林上》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拯”可以由把溺水者向上举使其离开水面引申为拯救别人使其脱离急难。《孟子·梁惠王下》 :“今燕虐其民,王往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论衡·感虚》 :“田出谷以拯饥(饥:饥饿的人。)。”“救”可以由阻止住急难引申为拯救别人使其脱离急难。《诗经·邺风·谷风》 :“凡民有丧(丧:灾难。),匍匐(匍匐:爬行,表示尽力。)救之。”刘向《说苑·反质》 :“禽滑(gǔ)()曰:'吾取栗耳,可以救穷(穷:穷困的人。)。’”“拯”、“救”因而成了同义词。

2、来自同音通假

有些词,本来并不同义,由于同音可以通假,产生了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因而成了同义词。

例如:

由 犹 二词本不同义。“由”是“从”的意思。《孟子·尽心下》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馀岁。”“犹”是“好像”的意思。《国语·周语》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但因“由”、“犹”读音相同,根据同音通假的原则,“由”可以借作“犹”用,表示“好像”的意思;“犹”也可以借作“由”用,表示“从”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公孙丑上》:“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这样,“由”和“犹”就有了相同的意义了。

3、来自词类活用

有些词,本来并不同义,由于词类活用,产生了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因而成了同义词。

例:

王 一 “王”是名词,“国君”的意思。《诗经·小雅·北山》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是数词,是最小的正整数。《诗经·王风·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二词意义本不相同,但当它们活用为动词时,就都可以表示“统一”的意思。《韩非子·显学》 :“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王之道”就是统一天下的途径。李斯《秦廷议焚书》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能一”就是能够统一天下。

4、来自修辞的运用

有些词,本来并不同义,由于修辞的运用,产生了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因而成了同义词。

例:

甲兵 干戈 “甲兵”是铠甲和兵器,可以泛指军备。《诗经·秦风·无衣》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干戈”是古代两种常用兵器,可以作为兵器的通称。《礼记·檀弓下》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甲兵”与“干戈”的意义并不相同,但运用借代修辞格,以事物的工具代事物而产生的借代义就都可以表示“战争”的意思。《商君书·画策》 :“刑政不用而至,甲兵不起而王。”葛洪《抱朴子·广譬(pì)》 :“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

以上所说的词义引申、同音通假、词类活用和修辞运用,是语言内部发生变化而产生同义词的四种主要原因。我们之所以分开来说,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实际上往往是几种原因同时出现在同一种意义的各个词中,也就是说,在同一组同义词中,往往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确定同义词的依据

有部分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看作是同义词。怎样确定两个或几个词之间有部分意义相同,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一般说来,属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认为是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互训。两个字互相训释,即用甲解释乙,又用乙解释甲的训诂方式。

如《说文解字》中的:

饥,饿也。    饿,饥也。

更,改也。    改,更也。

呻,吟也。    吟,呻也。

2、同训。用同一个训释字训释多个语词,即把不同的词语(被释词)列为一组,用某一个词语(释词)来解释这一组词。

《说文解字》:“扶,佐也。”“辅,佐也。”《说文解字》:“省,视也。”《尔雅·释诂下》:“相,视也。”

《战国策·中山策》高诱注:“丽,美也。”《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佳,美也。”

3、递训。用意义相通的字依次辗转解释。

《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变,更也。”《说文解字》:“更,改也。”《国语·鲁语下》韦昭注:“改,易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易,革也。”变、更、改、易、革递相为训。

《说文解字》:“遭,遇也。”“遇,逢也。”遭、遇、逢递相为训。

4、互文。是指在相同结构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彼此对照,形成互文。互文虽不失为确定同义词的一种手段,但应用时应当慎重,最好能再辅以其他手段。

《盐铁论·遵道》:“说西施之美无异于容,道尧、舜之德无异于治。”说、道互文。

《法言·五百》:“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殚、尽互文。

5、异文。是指同一内容而且结构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古籍中,相应的词互异(不包括同音假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怒,欲鞭之。”《国语·晋语四》:“公子怒,将鞭之。”欲、将异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梁孝王卒。”《汉书·司马相如传》:“会梁孝王薨(hōng)。”卒、薨异文。

在古代汉语里,意义完全相同、没有丝毫差别的同义词是极少的,大多数都是意义相近,稍有差异的同义词。只有弄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差别,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些词。辨别同义词的方法与角度多种多样,主要可以从意义、用法与感情色彩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意义上区别

1、意义繁简不

例如:

 二者都有“听”的意思,但意义繁简有差别。“听”,只表示一个具体的动作;“闻”则是听而得其声,就是除了表示“听”这个具体的动作外,还包含着听的结果,“听到”或“听见”的意思。如《资治通鉴·唐纪》:“起,听于庭,闻愬军号令,应着近万人,始惧。”这里,“听”和“闻”的区别很分明,不能互换。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

  在表示“脖子”这个意义上,三词相近,但又有区别。“领”是脖子的通称,如《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项”,是脖子的后部,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案灌夫项,令谢。”“颈”,是脖子的前部,如《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刎颈”不能说成“刎项”或“刎领”。后代,“颈”也变成了脖子的通称。

3、所指重点不同

例如:

 二词都表示人的相貌,但所指侧重点不同。“容”多侧重于指人的面部表情。《庄子·天地》:“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孟子·万章上》:“舜见瞽()瞍(sǒu),其容有蹙。”“貌”,多侧重于指人的面部形状。《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馀,而形貌昳丽。”

4、所指对象不同

例如:

 二词都表示“帮助”的意思,但所指对象有别。“佐”用于人对人的帮助,多用于臣对君、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诗经·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佐天子。”“佑”用于神对人的帮助,特指上天神灵对人的帮助。《尚书·泰誓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5、原料质地不同

例如:

 二词都是古人用来书写文字的,但他们的材料质地不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竹为之;牍,木为之。”“简”是竹制的。孔安国《尚书序》:“以所闻伏生之书,……更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牍”是木制的。《汉书·外戚传》:“后三日,客持诏记与武,问:'几死未?’手书对牍背。”颜师古注:“牍,木简也。”

6、形状样式不同

例如:

 二词都是指“门”,但形状、大小有别。“门”是双扇的门,“户”是单扇的门。“门”比“户”要高要阔。《史记·李斯列传》:“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门”可容车骑出入,可见比较高、阔。《史记·孟尝君列传》:“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母。”“户”的高度一般与人相仿,可见比较低矮。《淮南子·说山训》:“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户”的宽度一般不超过三个人,可见比较狭窄。“城门”不能叫做“城户”,也说明了“门”与“户”的差别。

7、使用途径不同

例如:

 二词都指储藏粮食的仓库,但所藏的粮食有别。“仓”一般用来储谷。许慎《说文解字》:“仓,谷藏也。”“廪”,常用来储米。《礼记·月令》孔颖达疏:“米藏曰廪。”

8、性质轻重不同

例如:

 在“病”这个意义上二者意义相同,但病的轻重不同。“疾”表示较轻的病,“病”表示较重的病。这在二词对用或连用时,区别更为明显。如《韩非子·喻老》中有这么两句话:“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腠理”就是皮肤和肌肉之间的组织。所以,前一句用“疾”,说明病尚在初发阶段;后一句用“病”,说明病已严重。再如《盐铁论·子罕》:“子疾病。”意思是:“孔子病了,病得很重。”但到了后代,二词就没有这种区别了。

9、程度深浅不同

例如:

 二词都表示“红色”,但深浅程度不同,“朱”深,“赤”浅。《礼记·月令》:“[天子]乘朱路,驾赤駵(líu),载赤旂(,衣朱衣。”孔颖达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

10、行为方式不同

例如:

 二词都是“召唤人来”的意思,但召唤的方式不同。《楚辞·招魂》王逸题解:“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召”是用口叫人来。《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计六奇《明季北略》:“李自成召父老至武英殿,问民间疾苦。”“招”是用手叫人来。《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郑玄笺:“左手持笙,右手招我。”

二、从用法上区别

1、使用范围不同

例如:

 在“打败仗”的意义上,二词同义,但使用的范围不同,“负”窄“败”宽。“负”,一般不单用,而只用于与“胜”连用或对举的时候。《孙子·计》:“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败”则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与“胜”连用或对举。《史记·淮阴侯列传》:“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史记·项羽本纪》:“宋义论武安君必败。”《水浒》第五十五回:“胜败乃兵家常事。”

2、使用条件不同

例如:

 二词古代都可以用作助动词,表示“可能”的意思,但使用条件有所不同。“能”用于表示能力所及。“得”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允许。《管子·七法》:“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左传·庄公十年》:“食肉者鄙,未能远谋。”晁错《论贵粟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3、使用时代不同

例如:

 殿二词先秦本不同义。“堂”,系指夯土时高出地面呈四方形的屋基。《尚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shěn)肯构?”孔安国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己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殿”,原指行军或退却时走在最后,即“殿后”的意思。《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何晏集解:“殿,在军后者也。”“堂”由屋基引申为“厅堂”,并且不分上下身份等级。《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乐府诗集·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自秦汉开始,“殿”也用于表示“厅堂”,并且也不分上下身份等级。《史记·刺客列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汉书·霍光传》:“群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听前诏。”《汉书·霍光传》:“鸮(xiāo)数鸣殿前树上。”颜师古注:“古者屋室高大,则通呼殿耳,非止天子宫中。”“殿”指霍氏府中的厅堂。《汉书·黄霸传》:“令郡国上计吏条对,有举孝子者,先上殿。”颜师古注:“殿,丞相所坐屋也。”从秦汉开始,“堂”与“殿”成了同义词。许慎《说文解字》:“堂,殿也。”段玉裁注:“许[]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先秦叫“堂”不叫“殿”,汉代叫“殿”也可以叫“堂”,而且没有上下等级之分。唐代以后,“堂”的意义一直未变,“殿”则专用于指帝王理政、居住的宫殿或供奉圣贤神佛的殿宇而不再用于指臣下的厅堂了。

4、使用习惯不同

例如:

 二词都有“年”、“年龄”、“收成”等意思,是一对同义词,但在使用习惯上有些差别。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年”的意思时,该用年的地方不能换成“岁”,该用“岁”的地方可以换成“年”。《乐府诗集·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的“年”不能换成“岁”。《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里的“岁”可以换成“年”。表示“年龄”,凡有数词标明的,“年”字放在数词之前,“岁”字放在数词之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柳宗元《郎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崔氏]三岁知让,五岁知戒,七岁能女事。”表示“寿命”,用“年”不用“岁”。曹操《步出夏门行》:“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泛指“光阴”、“时间”,用“岁”不用“年”。《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5、语法功能不同

例如:

 二词都是“卖”的意思,而且都可以表示被动,但被动的表示法不同。“卖”表示被动时前面要有表示被动的助动词“见”、“所”的修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大惊,自知见卖。”《史记·李斯列传》:“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鬻”表示被动时,前面不要用表示被动的助动词修饰,后面也往往不带宾语,有时可以带补语。《国语·吴语》:“身斩,妻子鬻。”“鬻”就是“被卖”的意思。《礼记·王制》:“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鬻于市。”这个“鬻”也是“被卖”的意思。“于市”是“鬻”的补语,表示处所。

三、从感情色彩上区别

例如:

山陵崩 填沟壑二词都指“人死”,是一对同义词,但感情色彩不同。“山陵崩”,含有尊敬的色彩,专用于称帝后的死。《战国策·秦策》:“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高诱注:“山陵,喻尊高也。;崩,死也。”《战国策·赵策》:“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填沟壑”,含有谦卑的色彩,多用于称自己的死。《战国策·赵策》:“[左师公]对曰:'[舒祺]十五岁矣。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拖之。’”《史记·汲郑列传》:“[汲]黯为上泣曰:'臣自己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

以上三方面是辨别同义词细微差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虽然各有各的内容,但又互相之间又紧密联系。因此,在辨别同义词时,必须把他们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辨清各个不同方面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透彻了解同义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