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克松向毛主席索要墨宝,毛主席当即写下12个字,尼克松却蒙了

 远方诗书阁 2022-04-25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在临别之际向毛主席讨要一幅墨宝,毛主席思考片刻后,磨墨挥毫,在宣纸上写下12个字的书法作品,赠与尼克松,但是却让尼克松一生不解其意

众所周知毛主席喜爱书法,并且书法非常的出色,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大诗人、大书法家,毛主席擅长书法这件事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来说都不会陌生,当然美国总统尼克松也不例外。所以他很想得到一幅毛主席的书法作品,这不,正逢访华之际,他向毛主席开了口,索要一幅书法作品。

毛主席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这个请求也是没有拒绝,答应他送他一幅字。于是毛主席,挥毫就写下了“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这12个字,并在末尾落款自己的名字--毛泽东。这幅作品没有盖章,当然了,毛主席的作品极少盖章的,他的签名就是最大的权威。

这幅作品依然是用毛主席标准的“毛体”草书,但是在这里的草书并不像自己写诗词时的狂草奔放,这里的收笔更加的沉稳内敛。

然而作品是写好了,给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时候,尼克松却不解其意。毛主席也从未对这12个字做过任何的解答,只是曾说过:“尼克松没明白我的意思”。事后,尼克松回到美国纷纷请人解答其中的意思,其中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号称“中国通”,美国研究毛主席第一人的的R.特里尔,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叟坐凳”中坐在凳子上的老人是美帝,傲慢看着世界;“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是中国人造卫星的象征,寓意中国的强大;“走马观花”是指尼克松在中国的简短行程就像走马观花。这也是尼克松得到的最好的解答,但是毛主席的意思恐怕不是这样的。所以尼克松一生也没有得到毛主席送他这幅墨宝的真正含义。

那么这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的12个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热议

写在文末

感谢您在远方诗书阁欣赏国粹之书法艺术,远方诗书阁的创办初衷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国国粹艺术!

精彩好文推荐王献之书法高超,其影响力曾一度超过王羲之,为什么很少人学习他

您的每一次爱心参与都是远方诗书阁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