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黔驴记行<1> 感悟贵州(2009-07-12 )

 年波也则dz 2022-05-01 发布于山东

  “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是二个在汉语圈中认知率很高的成语,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作对“妄自尊大”者和“江郎才尽”者的讽喻,而这两个成语都与贵州有关。但是你如果用这二个成语的释义去解读贵州或认知贵州人就千错万错了。

   重庆原本离贵州很近,南面的江津、綦江、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酉阳、秀山等区、县都连着贵州,但我只去过一次贵州,对贵州的了解还是“一张白纸”。年初就把贵州旅游纳入今年的出行计划,认真作了“功课”。这次贵州之行时间虽短,只是走马观花,但也算对贵州有了一个初略的了解。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灵山上鸟瞰贵阳城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贵阳之夜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甲秀楼--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翠微阁--与甲秀楼毗邻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

  由于历史和地域条件的原因,贵州作为大西南的一个内陆省,其经济发达程度可谓中国西部中的“西部”,经济发展纵向看翻天覆地,横向比差距明显。2008年,全省GDP为3025亿元,排位于西藏、青海、宁夏、海南之前,居于倒数第5位,约相当于排位第一的广东省的1/12,如果将贵州省的GDP用约3800万人口数平摊下来,人均为7264元,仅为人均排位第一的上海市的1/11。省会贵阳市2008年的GDP为813亿元,大概与吉林松源市和河南驻马店市相当。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6月28日晚上,兴匆匆去看甲秀楼夜景扑了个空

  甲秀楼的夜景灯饰本来是很漂亮的,但由于设备老化,为防止火灾,全都装饰灯都停用了,不知市政府什么时候拨款更换。

  贵州是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从贵州之行的印象看来,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以及对游客的影响力也不一定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地无三里平”并非寸步难行,铁路与公路编织成的交通网络,不会使人感到交通的不便。

  多山多水的贵州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奇迹”龙宫、山水名胜舞阳河、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山水精华浓缩”的天星桥、天河潭,无不叫你流连忘返。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贵阳黔灵山公园风光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8%的贵州省居住着49种民族,民族成分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

  贵州汉族人的绝大多数迁徙自中原、湘楚、巴蜀、江浙等地,这种迁徙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和“支青”下乡。少数民族的大多数亦是从四面八方迁徙而至,这个过程始于古史传说时代,至今仍留下许多可以辨析的痕迹。

  数千年来,来自不同地方的族群,带来各自不同的文化,汇聚于贵州,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呈现出与中国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贵州文化格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生境、共同的艰难、共同的愿望,以“多样性”、“包容性”为根基的共同文化心理基因,使贵州人世世代代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之间和谐相处,使之贵州成为一个“天地人和”的和谐之州。

  贵州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一样的原生态,体验民族、民情、民风的多采、勤奋、质朴与和谐,领略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是年波也则这次旅行中莫大的知识和心理享受!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侗家鼓楼和风雨桥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青山环抱的洪福寺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黔驴记行<1> <wbr>感悟贵州


  从今天起,拟将六月贵州之旅的观感和摄影作品编辑成文,以《黔驴记行》为题,陆续发表在年波也则博客中,欢迎朋友们光临,不吝赐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