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忠谋说对了,美国芯片产业前面有几座大山

 金苹果6 2022-05-01 发布于北京

随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紧张和地缘政治中的竞争性因素加强,美国国会正在准备加强对于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的投入。

根据报道,美国国会正在推进总额达520亿美元的CHIPS法案,用于半导体相关的投资。在四月初,Intel、美光和Analog Devices宣布加入了美国本土半导体行业组织半导体联盟,以进一步推进CHIPS法案通过投票。

图片

而就在美国本土公司和政府大张旗鼓投入半导体制造业的时候,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却在上周美国布鲁金斯协会的访谈中给这样的努力浇了冷水。

在访谈中,张忠谋表示,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业人才缺乏,且成本居高不下,台积电在俄勒冈州的制造厂在经过25年的努力之后,美国的芯片制造成本仍然比台湾高50%。而且张忠谋认为美国目前投资本土芯片制造业的举措将会花费巨大但是收效甚微。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张忠谋对于美国半导体制造人才和成本的论述非常准确。

人才和成本

首先,半导体制造业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包括经过最好教育的高端人才,以及能够熟练完成各项工序的中等人才。

美国虽然有全球最好的高等教育,但是其职业教育并不发达,这也导致了在美国想要以合理的成本招募到半导体制造行业的中等人才并不容易。

即使在高端人才方面,目前美国在半导体制造行业的人才储备也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由美国的教育体制所决定的。

图片

资本和政策

张忠谋在访谈中没有涉及的重要问题是,美国除了人才和成本之外,资本市场对于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半导体制造行业也并不友好,这也是美国想要发展半导体制造行业的一个挑战。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终企业的发展必须得到资本市场认可才能真正走上正轨,而芯片制造产业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产业,周期长,投资大,收益率低,风险大,这决定了美国资本很难真正参与,而少了资本,芯片制造就很难发展。

图片

美国未来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方向

虽然美国半导体行业想要在目前亚洲半导体行业的优势方向追赶不太容易,但是并不是说美国半导体行业在未来毫无希望。

对于半导体制造行业来说,事实上美国的情况和几年前的汽车制造业很像。

美国汽车制造业在本世纪本来已经因为成本等原因成为夕阳产业,但是随着特斯拉的兴起,美国汽车制造业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半导体制造行业也是类似,虽然目前遇到了瓶颈,但是美国由于其高端人才的储备以及多年来在前沿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因此对于下一代半导体制造技术仍然有很大的潜力,所以美国在芯片上,并不是去发展制造,而是研发更先进的科技,来推动芯片产业发展,而不是搞晶圆代工,制造等。

图片

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美国的情况不无启示。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策和资本的持续支持以踏实积累本代半导体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下一代芯片生产和设计范式,确保在下一代范式出现时,也能够继续跟上潮流甚至领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