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30年袁崇焕死于凌迟,贴身侍卫发下毒誓,今传承18代执行392年

 青草地书馆 2022-05-01 发布于内蒙古
历史#   老蒋#    李鸿章#    育儿#    老破小#
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急存亡的时刻,总会有人站出来扶大厦之将倾,其中不乏气节满满的文臣,最出名的要属辛弃疾和文天祥,而被误解最深的就要属袁崇焕了。
1630年,击退清兵,令皇太极头疼的民族英雄袁崇焕被押上刑场,当众以汉奸叛国罪凌迟处死。

图片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袁崇焕的身边有一位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他与袁崇焕的关系就好比周仓和关羽。这个侍卫在袁崇焕被处死后,不仅偷出他的首级安葬,还要自己的子子孙孙遵循三条毒誓,至今已经执行了392年,历经十八代传人。
民族英雄袁崇焕为什么会背上叛国罪名?他的侍卫又发了什么毒誓?这条历经近400年的传承之路,又有着怎样的波折呢?

含冤而死的袁崇焕

袁崇焕原本并非武将出身,而是一位文官。当时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王朝向明朝宣战,努尔哈赤率领着他的铁骑兵临城下。
而腐朽的明朝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如同沙子堆的城堡一吹就散。努尔哈赤很快就攻下了四十多座城池,再这样下去,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


这个时候袁崇焕站了出来,打赢了一场堪称奇迹的战斗:一万兵力对努尔哈赤十三万大军的大胜仗。
要知道当时的明军已经军心涣散,而努尔哈赤的部队气势如虹。谁也不看好这个第一次上战场的袁崇焕,觉得他不过是被推出来背锅的。
但袁崇焕硬是凭着自己的个人能力与信念,挡住了努尔哈赤的铁骑,让他再也前进不得。努尔哈赤本人更是因为在战斗中负伤,最后郁郁而终。
努尔哈赤是死了,但后金南下的步伐并没有因此停下。在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又与他的儿子皇太极作战,以九千兵力保卫了京城。
当时明王朝的未来,可以说都系于袁崇焕一人之身。只要再给袁崇焕一些时间,收复失地、重振山河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


让袁崇焕没想到的是,最终阻他前进的是后院起火。在正面战场失利的皇太极,开始散布袁崇焕的谣言,想以此挑拨袁崇焕和崇祯皇帝的关系“当时盛传袁崇焕已经和清军里应外合,他很快就会为清军打开城门。”
这个谣言并不高明,权衡利弊后,决策者也知道该相信谁,但崇祯皇帝选择了相信谣言。也许是气数该尽,明朝该亡。在最后的机会面前,阻挡在第一线的袁崇焕被赐死了。
相似的历史总是在一次次地上演,如同当年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一样,崇祯皇帝直接以“通敌叛国”的罪名把袁崇焕下了大狱,等待他的结局将是凌迟。
“凌迟”这种酷刑,很多人都是通过古装电视剧得知。但历史上真正的凌迟,比很多人想象得还要残忍数倍。
这种刑罚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一直到1905年4月才被废除。整个过程,犯人要被剐3357刀才会真正地死去,整个过程长达数个小时。
除了袁崇焕外,明初的名臣方孝孺、大太监刘瑾、还有后来太平天国的石达开,都是被凌迟处死的。

图片


比凌迟更让袁崇焕难以接受的是,当时的百姓也对这个他叛国的谣言深信不疑。在他们眼里,袁崇焕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
岳飞被处死时,老百姓还会打骂秦桧,而袁崇焕死时,袁崇焕生前最后看到的场景,就是被他保护了的百姓,争抢吞食一片片从他身上割下来的肉。
袁崇焕“汉奸”的骂名一直背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才为其平反。

图片


当时袁崇焕的族人全部被发配到了边疆,原先与他有关的人,也都对其敬而远之,生怕被牵连。但袁崇焕身边有一位姓佘的侍卫,不惜冒着被株连九族的风险,从刑场偷回袁崇焕的头颅安葬,而自己则成了袁崇焕的守墓人
当时袁崇焕仍然被视为“汉奸”,他担心自己死后,会有人来破坏袁崇焕的墓葬,所以他要自己的后人发下三条毒誓
1、世世代代不能为官
2、不能回南方老家
3、只要佘家不绝,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守墓
他的一句话,让佘家后人整整为袁崇焕守了十八代的墓。守墓一族,为大众所知的则是第十七代传人佘幼芝

图片


忠义无双佘家人

佘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为袁崇焕守墓的必须是男丁。毕竟只有男丁的后代才姓佘,才需要遵循祖训。
原本第十七代的守墓人也是男丁,就是佘幼芝的堂哥。在十年动荡时期,袁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坏,作为守墓人的堂哥也受到牵连,最后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堂哥一家决定搬走。
在搬走前,他们也劝佘幼芝一起离开。一向温柔听话的佘幼芝却表现得异常坚定,她不肯离开。如果堂哥不在了,就应该由她来继续守墓。
堂哥见怎么也劝不动,只好随她去了。堂哥心想,自己一个大男人都受不了的苦,她一个弱女子怎么吃得消,过几天知道难受了,也就知难而退了。可谁曾想,佘幼芝这一守就是一辈子。

图片


不理解她的不只是堂哥,佘幼芝的丈夫焦立江也不理解妻子。他不明白这都已经是新中国了,封建王朝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现在怎么还会有什么祖训不祖训,全国上下只听毛主席的话呀。
当时佘家已经为袁崇焕守了整整16代,三百多年过去,连大清王朝都覆灭了,袁崇焕还有什么恩情是佘家没有还清的?佘家不可能真的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守墓,既然总是要了断,那不如就在这一代断了吧!这就是佘幼芝爱人焦立江的想法。

图片


为此两个人没少争吵,不管吵得多凶,吵了多少次,佘幼芝最后都只有一句话:“要走你走,要离婚也行。”
吵到后来,佘幼芝觉得谁都不肯退一步也不是办法。既然焦立江当初会选择自己,两个人会走进婚姻的殿堂,那他肯定是可以理解自己想法的。
有一天,佘幼芝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跟丈夫讲了当年袁崇焕的事,他和佘家的渊源、以及自己祖先的苦衷。
焦立江原本以为自己很了解袁崇焕和妻子,但没想到袁崇焕竟然有着这样的英雄气概,而自己的妻子也是如此忠义有气节。他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觉得这不仅是他一个小家的事,而是整个民族气节传承的大事。

图片


守墓,不只是守这么简单,更难的是修缮。
以前的佘家还算是个不小的家族,能拿出钱来修缮袁墓,但现在袁墓不仅被破坏得更加严重,所有的担子也都落在了佘幼芝一个人的肩上。
考虑再三,佘幼芝决定要筹集一笔资金来修整袁墓,这一奔走就是24年。

图片


她开始在各个有关部门之间奔走,政协、中宣部、文化部、市政府、文物局,但凡是她觉得沾点边的都不放过。光是上访的材料,她就写了16大本之多。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嘲笑她,觉得她不好好过日子,折腾这些事情干什么。人家袁家的后人都不上心,你一个姓佘的咋就这么当回事?这事就算是办成了,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现在日子好不容易好过一点了,不想着赚钱,却要倒腾死人的事,实在是多此一举,甚至有人干脆说她就是疯了。
佘幼芝不是不知道别人在背后怎么议论自己,但她总是会想起袁崇焕死前的样子。他当时看着围观他的百姓是怎样的心情?可曾后悔过自己站出来,孤身扛下整个民族的苦难?一想到袁崇焕受的苦,她便觉得今天自己只是被议论,又算得了什么呢!

图片


终于在1991年时,佘幼芝的坚持有了成果,北京市政府召开会议,讨论恢复墓地的相关事宜。
有了政府牵头,民间也有许多人开始表示支持,纷纷捐款,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袁墓得到了修复。

图片


第十八代传人,却成遗憾

袁墓是修复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了佘幼芝的面前:第十八代守墓人的人选。
与佘幼芝同辈的就是她的堂哥,原本的第十七代守墓人。当年堂哥自己放弃了这个身份,现在要他的孩子再做第十八代守墓人,不现实了。
其他佘家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指望不了什么。所以第十八代的守墓人,只能从佘幼芝的一儿一女里选了。可最大的问题是,佘幼芝的两个孩子姓焦不姓佘。
按理说,他们没有义务遵守佘家的祖训。佘家还有这么多的孩子都已经不愿意守了,还要两个外姓人守,也说不过去。但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佘幼芝的儿子焦平很愿意接母亲的班,成为第十八代的守墓人。

图片


因为当时政府的规划,佘幼芝一家已经从袁祠里搬了出来。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乡的钟书记就向二老发出过邀请,希望他们到广东来守袁崇焕的衣冠冢,这样在老家的儿子焦平就能接他们的班,他们也算是回归故里了。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佘幼芝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除了要世世代代给袁崇焕守墓外,祖训里就有一条,佘家人世世代代不能回到南方故乡去,她不能坏了规矩。
佘幼芝不能回广东,那儿子焦平只好来北京了。可就是这一次的远行,却引发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佘幼芝的儿子在来京途中遭遇车祸,意外死亡。

图片


佘幼芝悲痛欲绝,她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更意味着佘家守了近400年的约定,要断在她这一代,这让她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痛上加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难受的么?
可事已至此,再难受又如何呢?几个月后,佘幼芝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她做好了自己就是最后一代守墓人的准备。现在她能做的,就是能守一天是一天。至少她还在世时,袁崇焕的墓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
儿子去世后,佘幼芝依然每天坚持坐40分钟公交车去给袁崇焕扫墓。她不想要政府给分配的新房子,她最想的只是袁崇焕墓旁的一间小房子。但现在的袁崇焕墓,已经不再是佘家一家要保护的对象。

图片


女儿焦颖对于守墓的态度跟哥哥很不一样,她觉得这件事毫无意义,也没有必要,所以佘幼芝也没想过要自己的这个女儿接自己的班。
出乎佘幼芝意料的是,之后焦颖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原因是她的父亲。
2016年时,佘幼芝的丈夫焦立江也去世了。他在去世前,对于袁墓依然念念不忘,这件事对焦颖的触动很大。
对于守墓这件事,焦颖的想法并没有改变,她依然觉得这件事已经过时,十七代人已经守够了承诺。可她也知道,这件事对于父亲来说意义重大。
她要继续守着袁墓,但她不是为袁崇焕守的,而是为了父亲焦立江守的。400年前的英雄已经和她没有关系,但她对自己平凡又伟大的父亲爱得深沉。她想要完成父亲的心愿。

图片


2020年,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她在去世前,也给女儿留下了三个心愿:
第一个是回到袁祠继续守墓;
第二个就是全面恢复袁祠的建筑群;
第三就是申请非遗。

图片


焦颖答应了母亲,这不是想在母亲死前给她一些安慰,而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她知道自己做不到母亲那么好,不可能每天来扫墓。对她来说,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重要。但她可以经常抽空来扫墓,母亲的精神她会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外婆的祖先们是怎样的一群人,袁崇焕又是怎样的一位英雄。
至于会不会有第十九代守墓人,谁会是第十九代守墓人,她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图片


臧克家说过: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依旧活着。
392年的岁月,历史上多少个朝代都没办法度过这么长的轮回,而佘家却为袁崇焕守了这么长时间。
为什么我们需要英雄故事?因为英雄们的故事,铸就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为这份厚重的道德传承致敬,为生为华夏人为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