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边齿和光边民国十二年云南省造壹毫镍币以及错版币鉴赏

 天府源泉 2022-05-02

      关于民国十二年云南省造壹毫镍币的文献在互联网上少之又少,其铸造和发行背景语焉不详。      

      我从几篇拍卖和出售记录中见到有这几种说法:    

    (1)1916年护国战争结束后,云南都督唐继尧野心膨胀,利用护国战争树立起来的威望向外扩张,与川、黔军阀连年混战,在滇军内部为争权夺地互相混战,致使军费开支庞大,单靠沿袭旧制征收的田赋、盐税、厘金等税,已不能满足军阀战争的需要,于是唐继尧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搜刮,以充军饷,铸造镍币便是其中之一。    

    (2)唐继尧认为铸造银币太费工时,成本又好,影响造币余利。所以,他热衷于铸造1角镍币。因为铸镍币成本低,利益更大。    

    (3)1924—1935年间,唐从日本进口原料,鼓铸为辅币,分壹毫、半毫两种。    

    (4)《云南近代经济史》称,民国十二年,云南省造镍币“半毫“在1924年铸有77.58万枚,“壹毫“币共铸有1.79亿余枚。壹毫镍币直径2.1厘米,有光边和齿边两种,重5克;半毫镍币直径1.1厘米,光边,重3克。     

      两种镍币图案一样,正面珠圈内携刻有“壹毫(或“半毫“)镍币”,中间有一圆点,珠圈上方是携刻“中华民国十二年”,下方是“云南省造”,其间在三点和九点位携刻花符隔开。 

     币背面珠圈内是一面飘扬的“五色旗“,珠圈上方为英文“YUN-NAN PROVINCE”,下方为币值“10 或(FIVE)CENTS”。

      币正反两面均有边道和内齿。内齿为约1mm长条齿,多数内齿浅打,使用流通较多的几乎看不见内齿。      

      由于铸造发行数量和流通使用的原因,存世的“民国十二年云南省造镍币“齿边的多,光边的稀罕,“壹毫”多,“半毫”稀罕。

              云南民国12年半豪镍币

      笔者七十年代初从一地摊卖家手中尽数收了130余枚“民国12年云南省造壹毫镍币”,全部都是“壹毫”币。光边的仅有五枚(有一枚是半圆有齿半圆无齿),可见其存世多寡分布。这自然导致齿边的收藏价值不如光边的,“壹毫”币不如“半毫”的。

      1996年有位钱币藏家称“从未见过光边的这种钱币”,在有关钱币钱谱中也未查见收录币图,称这种光边的云南省造壹毫镍币是被“钱币名家笔下的漏网之鱼“!

       我对130多枚云南省造壹毫镍币进行了逐个测量比较,发现一个规律。

      齿边的钱币直径为21毫米,厚1.8毫米,重4.13g~4.76g之间(磨损情况不同)。

     而五枚光边的钱币直径20.5-20.8mm,厚度最厚有2.0mm,重量可达4.85-5.23g左右。

      分析原因可能是齿边的钱币凸齿和凹齿比光边的减重。 且光边钱币的外缘边道线条正反面均高于钱币地章。

      目前,齿边的云南省造壹毫镍币由于存世量多,藏品市场对其价值定位不高,多少年都未达到顶点,但这两年开始有所涨价。根据品相不同,这种钱币的市价在15元至几十元之间,而光边的云南省造壹毫镍币,价值达在几百到上千。 如有这种钱币的错版币,收藏价值可能会更高些,建议继续持有,等待时机变现。

       云南省造壹毫镍币含铜量较高。 由于历经近百年,存世的多数钱币都有自然锈蚀(或黑褐色,或孔雀绿铜锈)或镍币本身的金属包浆。要找到未使用过的全新钱币几乎不可能。品相好的至多能保持镍币的光泽,但仍有浸入钱币骨髓中的黑褐色包浆,表现出历经百年的历史痕迹。

      以下展示一下这种钱币的齿边版(齿均为直齿),光边版(无齿)和两三枚错版币,以餐读者。
图1-6

1/正面复打,弱打,有齿和无齿混边齿;
图7

2/正面“壹毫镍币“处因复打导致凸起线条。边道偏打,一侧厚1.7mm,另一侧厚2.2mm。
图8-10

3/壹毫的“壹“字与上缘“民“字之间有一条磨具裂痕线)
图11


           2022年4月29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