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翠英老师

 淮阴语文 2022-05-02 发布于江苏

徐翠英老师

吴永鑫

       我在淮阴实验小学上学,2007年9月,升入四年级,徐翠英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学的时候,天气很热,徐老师穿着长裙,戴着一副眼镜,来到讲台前。徐老师非常有气质,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整个小学,语文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每次上语文课我就来了精神,尤其是作文课。徐翠英老师点评学生的作文非常有条理,不藏着掖着,有问题就指出,遇到好的范文就表扬,遇到不合格、不认真的作文自然也批评,因此有的学生怕她,有的学生远离她。而有的学生敬爱她,比如说我,觉得徐老师很有亲和力,一点也不感到拘束。徐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而我喜欢这样的严格,因为徐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徐老师对我格外赏识,她知道我对语文感兴趣,她也知道我父母和她是同事。有一次我和祖父去姑妈家做客,姑妈家开小卖部,徐老师来姑妈家买面条,一进门就看见了我,我惊喜而热情地和徐老师问好,徐老师说她家就住在楼上,原来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竟然这般接近。

徐老师把午自习作为我们自由阅读的时间,数学老师总是想抢课,觉得应该用来上数学课,徐老师坚持自己的意见,她说学生每天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有一回我语文考得很低,徐老师很惊讶,她怎么也想不到我会考成这样。徐老师觉得学生们都太幼稚,平时没有读书。

徐老师说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启蒙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徐老师先给我们推荐了秦文君的《调皮的日子》。这是一本儿童文学,我那时候还不了解秦文君老师,我甚至以为她是一位年轻的姐姐,后来我终于知道秦文君阿姨是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是上海作家协会的理事,生于1954年的她,和我奶奶是一个辈分的。小学阶段的我对儿童文学爱不释手,儿童文学开启了我的文学之门。





那时候我们都不会写读书笔记,徐老师教我们如何写读书笔记,每天写两页,有规定的字数要求,二十个好词,五个好句,还有五个批注,最后来一段读后感,徐老师每天都要批改。写读书笔记似乎是我最快乐的事情。我非常感谢徐老师的悉心教诲,在她的关怀下我掌握了许多语言知识。

后来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读一本书,读课外书成为了学生的日常作业,这样一来就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我们读了《格列佛游记》,读了青少年版五十回的《三国演义》,还有黄蓓佳的亲子小说《我要做好孩子》和曹文轩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那时候的我天真幼稚,而又乐观开朗,这些书引起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我有幸被评选为“读书大王”。

徐老师曾经用黄蓓佳的小说《我要做好孩子》里面的主人公来做比喻,她说我就很像那个金玲,我出生在老师的家庭,从小父母塞给自己许多文学作品、童话故事,不懂人情世故,讨厌数学,天真单纯,对未来充满理想。徐老师暗中鼓励我,好好读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一有闲暇的时间就去读杂志,看电影。高三的时候,我最幸福的事就是泡一个下午的图书馆。我喜爱文学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有了文学,我的生命就多了一份活力。高三毕业,上了大学,我拥有了大量的时间去读书。

我一定要争气,不能辜负徐老师对我的期望,时刻不忘徐老师的教诲之恩。时隔14年,我不知道年逾半百的徐老师过得怎么样,祝她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