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个画种,它所包含的题材都是取自人们喜闻乐见的物象。禽鸟,大自然中的精灵,则不可避免的成为中国花鸟画的重要表现对象。 在鸟类画面中不同形态的动物,同一类动物的不同姿态,辅以花草灌木等静物,再运用或细腻而精致的线条勾勒填色,亦或率意洒脱的点染等,将“情”寄托于对自然界的花草鸟虫的审美再造。正如齐白石所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本次,墨池特邀刘少白老师带来不同大小的鸟类技法讲解课程! 
刘少白 号乐水山房主人。1983 年生于山东黄县,现居北京。自幼习书画,启蒙于梁永卓先生、齐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崔志强先生、吴悦石先生、刘绍刚先生入室弟子。九三学社社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社社员、北京美学会普及美学课题组成员。刘少白老师以而立之年直溯中国水墨绘画的精神源头。 现今的国人于古法绘画颇多生疏,能通其意者颇少,操刀捉笔者更是寥寥,而他却不媚俗,不媚上,坚守信念,传承经典。他的花鸟承袭了吴昌硕浑厚苍古的笔墨精神,却有机地融入了新水墨的审美意趣,将金石翰墨与时代气息巧妙结合,神韵天成。
其笔下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情趣盎然。不同种类的鸟都需要不同的绘画技巧、绘画经验等专业性知识作为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