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丘山三也君 2022-05-02 发布于四川

青绿山水,之所以称之为“青绿”,是因为它的色彩是以石青、石绿赋色,呈青绿之貌而得名。

青绿山水画又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如若用金色线条勾勒,就被称为“金碧青绿山水”。青绿山水画从产生到成熟,一直都是以大青绿山水画的面貌出现。

后来水墨写意山水画逐渐占据了山水画坛的主要位置,但大青绿山水画也常常在画家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属于大青绿的范畴。

王希孟以人生中唯一的一幅《千里江山图》名垂千古,永垂史册。他师承赵佶的写实手法,设色上有“二李”的踪迹,继承并运用了传统青绿画法,笔触精细,在青绿中探索微妙的变化,富有装饰性。而这恰恰很好的为当代青绿山水画的复兴及后期的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设。

与此同时,随着传统文化的再复现,青绿山水画也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并逐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艺术家追求个性的表现,并用新时代的思维挖掘青绿山水在这个时代的新寓意,新表达!力求开拓青绿山水在新时代中的艺术表现领域,展现新时代青绿山水画的审美艺术价值。

20 世纪是有史以来最激荡多变的世纪,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画经历了各种风波和考验,现代与传统争吵了多少年,改革中国画的呼声,令人茫然无措。

如今,因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袭入,才停止对中国画家精神的折腾。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必然引起多极化文化艺术的发展,浮躁的画坛开始慢慢的趋向安详,画家们都在开始寻找自己的艺术空间。

几经起落的中国山水画,再次成为热门。在现代山水画艺术革新和发展的今天,我们一方面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时代精神的觉悟和把握;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古老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学习和继承。

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成熟的比较早的画科,也是工笔重彩画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深深受到人们喜爱的一个艺术品种。它将山川用天然的矿物质石青、石绿塑造,青绿相呈、色彩瑰丽、富丽堂皇,被后人视为中国山水画的鼻祖。但是,由于宋代之后的水墨兴盛,青绿山水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以至今天我们不禁发问:青绿山水画都去哪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水墨?难道青绿山水失去了它的艺术审美价值?纵观中国山水画发展史,发觉青绿山水似乎一直无人问津,直到宋朝,才得以复兴。

其中,王希孟的一幅《千里江山图》更是树立了青绿山水画的里程碑,标志着大青绿山水的新高峰,再度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代表着北宋后期山水的杰出成就。不仅是宋代青绿山水画的经典作品,也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不仅丰富了唐代的金碧画法,也对后来学习青绿山水的人有很大的启示。青绿山水在宋代作为独立的山水画技巧,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对文人水墨画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而对青绿山水画的深入研究者却寥寥甚少。

作为中国画的一支,青绿山水画出现的历史条件、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兴衰、青绿山水画对当代的影响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青绿山水独树一帜,独具特色!它所特有的艺术特征,它所特有的色彩表现,都令它在中国山水画史中独领风骚,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的一束奇琶。

相比较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更注重色彩的表现。于是,青绿山水画家将心中对大自然的爱与大自然真实的美相结合,热情地挥洒笔墨,释放内心情感,情寓于景,景中抒情。青绿山水是最早退出历史的舞台的一种绘画风格,但它在这几千年没落的过程中,依旧追求风景塑造的严谨、色彩表现的艳丽,技法展示的多样,以及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所以,青绿山水虽然衰落却没有断流,它仍然在不断地吸取水墨山水及其它绘画形式愈来愈丰富完备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在非主流艺术状态下坚定地持续发展着。青绿山水由于历史的偏见没有得到长足发展,青绿山水家也寥若晨星,大多数水墨画家偶作青绿,缺少传世杰作。青绿山水,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典型艺术样式,目前国内也没有系统的对青绿山水进行研究。

【  仇英 · 青绿山水  】--- “ 长卷屋舍工整,花木杂树精微,青绿设色细丽,艳丽丰富”。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