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网站使用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

 雷雳和学生们 2022-05-02 发布于河南

摄影师:黎欢

社交网站使用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

王静、雷雳

社交网站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使用社交网站。投入如此多时间在社交网站上的人们感受如何?他们对生活满意吗?研究者Verduyn等人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人们通常将追求幸福作为基本的生活目标,甚至有人将追求幸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判断生活质量时也可能将主观幸福感看得比财富或道德品质更重要。主观幸福感也的确与个体的健康、长寿、婚姻满意度、社交能力以及成功和收入有关。

要了解社交网站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首先应该了解,是什么促使人们花如此多的时间使用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网站的方式又有哪些?

一般而言,人们使用社交网站通常出于以下5种目的:

1)与本已失去联络的老友联系;

2)与志趣相投的人联系;

3)建立新的朋友关系;

4)追踪名人的动态信息;

5)寻找浪漫伴侣。

出于不同目的使用社交网站可能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同。同时,社交网站使用模式的类别(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能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区分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对社交媒体使用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可能有助于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出于联系老友的目的使用社交网站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关联,而出于建立新关系的目的使用社交网站则与主观幸福感存在负向关联。

当个体主动使用社交网站时,通常能够增加个体自身的社会资本,增强连接感,进而能够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相比之下,当个体被动使用社交网站时,由于社交网站“时序弹性”的特点,个体通常会被动浏览到几经修饰的完美信息,易引发个体的向上社会比较和嫉妒感,从而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至少应该认识到以下三点,才有可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使用社交网站来提高主观幸福感:

1)应该避免过度被动地使用社交网站——被动使用社交网站通常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2)应该知道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大都经过修饰,不要盲目比较——嫉妒别人怎么可能幸福?

3)可适当增加主动社交网站使用来增加社会资本和连接感——有人支持、有人爱可能让你更幸福。

资料来源:

Verduyn, P., Ybarra, O., Résibois, M., Jonides, J., & Kross, E. (2017). Do social network sites enhance or undermine subjective well-being? A critical review.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11, 274–302.

拓展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