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560)

 刘安伦先生 2022-05-02 发布于江苏

读通鉴(560)以武立国

1、魏征的刚直

戊辰,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把齐王国司金帛什器全部赐给尉迟敬德。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李建成早除秦王,等李建成败亡,李世民召魏徵对他说:“你为何离间我兄弟!”众为他感到危惧,魏征举止自若,对李世民说:“先太子早听从魏徵的进言,必无今日之祸。”

李世民一向重其才能,改容礼敬他,引为詹事主簿。又召回王珪、韦挺于巂州,皆任命为谏议大夫。

李世民命纵禁苑鹰犬,罢四方贡献,听百官各陈治道,政令简肃,中外大悦。

任命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洛阳。

益州行台仆射窦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不和。韦云起弟弟韦庆俭及宗族很多事奉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死,窦轨诬韦云起与李建成同反,收斩。郭行方惧怕,逃奔京师,窦轨追他,不及。

吐谷浑寇岷州。

突厥寇陇州;辛未,寇渭州;遣右卫大将军柴绍击之。

废益州大行台,置大都督府。        

2、李瑗站错队而死

壬申,皇上以手诏赐裴寂等人说:“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辛巳,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造反,领军将军王君廓杀了他,传首。

当初,皇上因为李瑗儒怯非将帅才,命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是群盗,勇悍险诈,李瑗推心倚仗他,同意与婚姻。太子李建成谋害秦王,密与李瑗相结。李建成死,诏遣通事舍人崔敦礼驰驿召李瑗。瑗心不自安,谋于王君廓。王君廓想取李瑗以为功,于是劝说他:“大王若入,必无全理。如今拥兵数万,柰何受单使的召令,自投罔罟!”

借机相与哭泣。李瑗说:“我如今以命托公,举事决矣。”于是抓了崔敦礼,问他京师机密事项;崔敦礼不屈,李瑗囚禁他。发驿马征兵,且召燕州刺史王诜赴蓟城,与他定计划。兵曹参军王利涉劝说李瑗:“王君廓天性反覆,不可委以机柄,应该早除去,并用王诜代替他。”

李瑗不能决断。王君廓却得知这事,前往见王诜,王诜正在洗沐,握发而出,王君廓亲手斩了他,持其首告其他人说:“李瑗与王诜共同造反,囚执敕使,擅自征兵。如今王诜已诛,独有李瑗,无能为。你们宁肯追随李瑗族灭,还是跟从我以取富贵﹖”

众人皆说:“愿跟从公讨贼。”王君廓于是帅其麾下千余人,翻过西城而入,李瑗不能发觉;王君廓入狱中救出崔敦礼,李瑗才知事发,立即帅左右数百人被甲而出,遇到王君廓在门外。王君廓对李瑗的部下说:“李瑗为逆,你们为何要随他入汤火!”

众人皆弃兵哭而溃散。唯李瑗独在,骂王君廓说:“小人卖我,你会自取大祸于自身的!”

于是抓了李瑗,缢杀。壬午,任命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把李瑗家口赐给他。崔敦礼是崔仲方的孙子。

(王君廓是李世民派去监视李瑗的,李瑗在这种情况下,分不清形势,自认为李建成是太子,所以就亲李建成,站错了队,必须要死的,王君廓的手段脏了一些。)

3、李世民快速稳定天下局势

乙酉,罢天策府。

秋,七月,己丑,柴绍击破突厥于秦州,斩特勒一人,士卒首千余级。

任命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任命程知节为大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大右武大将军。

壬辰,任命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张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癸巳,任命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居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长孙安业是长孙无忌的兄长;李客师是李靖的弟弟。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亲信散亡在民间,虽然下发了赦令,犹不自安,徼幸的人争告捕以邀赏。谏议大夫王珪把这事启太子。丙子,太子下令:“六月四日已前事连东宫及齐王,十七日前连李瑗的人,并不得相告言事,违者反坐。”

丁酉,派遣谏议大夫魏征宣慰山东,听以便宜从事。魏征至磁州,遇到州县绑送前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到京师,魏征说:“我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赦不问;如今还送李思行等人,则谁不自疑!虽遣使者,人谁相信!我不可以顾身嫌,不为国虑。并且既蒙国士之遇,敢不以国士报答这事!”于是皆解开这些人枷锁放了他们。太子李世民听闻后,特别高兴。

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唐临出为万泉丞,县里有关着囚徒十许人,正好春雨,唐临放了这些,命他们归家耕种,皆如期而返。唐临是唐令则的侄子。

八月,丙辰,突厥遣使请和。

壬戌,吐谷浑遣使请和。

(李世民知道自己杀兄弟这种事,天下人一定会有太多的闲言碎语,如何这些闲言碎语结束,就是将当事人给稳定下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党,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命运,如果李世民能任用他们,他们的怨言就会变成感恩。这些死党的态度转变是关键。)

4、李渊当了太上皇

癸亥,制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太子固辞,不同意。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二年租调,自余给复一年。

诏因为“宫女众多,幽媚可愍,应该选择出宫,各归亲戚,任其嫁人。”

当初,稽胡酋长刘仚成率众投降梁师都,师都信谗言,杀了他,于是所部猜惧,多来唐投降。梁师都慢慢衰弱,于是朝拜于突厥,为突厥画策,劝令他们带兵入关攻唐。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进攻泾州,进至武成,京师戒严。

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后少时好读书,造次必循礼法,皇上为秦王时,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矛盾,皇后奉事高祖、承顺妃嫔,弥缝其间的空阙,特别有内助。等正位中宫,务存节俭,服御取给而已。皇上深为看重她,曾与她议赏罚,皇后推辞说:“'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妾妇人,安敢豫闻政事!”固问她,终不对答。

5、新皇帝上任遇突厥进攻长安

己卯,突厥进寇高陵。辛巳,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泾阳,大破突厥。抓获其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

癸未,颉利可汗进军至渭水便桥之北,派遣其腹心执失思力入城见皇上,以观虚实。执失思力盛称“颉利与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如今至京。”

上责让他说:“我与你们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你们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你们虽是戎狄,亦有人心,怎么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如今先斩了你!”执失思力惧怕而请救饶命。

萧瑀、封德彝请礼而遣还。皇上说:“我如今遣还,虏认为我长他志气,愈肆凭陵。”

于是囚禁思力于门下省。

皇上亲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径到渭水上,与颉利可汗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不久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还,而皇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皇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阵,单独留下与颉利说话。萧瑀主伙皇上轻敌,叩马固谏,皇上说:“我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固而来,直抵郊甸的原因,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认为我不能抗御的缘故。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再制约他们。所以朕轻骑独出,表示对他们的轻视;又震曜军容,表现出战;出虏不意,使他们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所以与战则克,与和则固。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等且观看!”当日,颉利来请和,下诏同意。皇上即日还宫。

乙酉,又幸临城西,斩白马,与颉利可汗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

萧瑀请问于皇上说:“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同意,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这是什么原因﹖”

上说:“我观突厥的军队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唯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见我,我若醉而绑了他们,借机袭击其军队,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幽州以等待他们,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灭他们如反掌。所以不战的原因,我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他们。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我未可以得志了。所以卷甲韬戈,啗以金帛,彼既得所想要的东西,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防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就是这种说法。卿知知道吗﹖”

萧瑀再拜说:“非常人所及。”

6、苦练精兵

武德九年(丙戌、626

九月,突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皇上不接受,只是下诏归还所抢掠中国户口,征温彦博还朝。

丁未,皇上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庭,对众将演讲:“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所以寇来不能能抵御。如今朕不命你们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则为你们的师,突厥入寇,则为你们的将,庶几中国之民可以稍微安定一些!”是每日引数百人教射于殿庭,皇上亲临试,中多的人赏以弓、刀、帛,其将帅亦加上考。

群臣多劝谏说:“于律,以兵刃至御在所者绞。如今使卑碎之人张弓挟矢于轩陛之侧,陛下亲在其间,万一有狂夫窃发,出于不意,非所以重社稷。”轻州刺史封同人诈乘驿马入朝切谏。

上皆不听,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柰何宿卫之士也加猜忌!”于是人思自励,数年之间,全都成为精锐。

皇上曾说:“我自少年时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次观看敌陈,则知其强弱,常用我的弱兵阻当其强兵,强当其弱。彼乘我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我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他,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

解读:李世民以武上位,崇尚治理国家以实力说话。

毛主席说春秋是一本互砍书,而通鉴砍的更厉害,国家之间没有什么友谊,有的就是实力的地位说话,中国没有朝战一场,哪有后面的进五常?

实力不会从天下掉下,除了综合国力,地缘格局,更多的是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李世民这个阶段,才上位,他要证明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对国内国际上各种事,都能谨慎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