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1208:父母冷静智慧的选择挽救了一位天才少年一意孤行不可取。/消费心理解析

 新用户74122060 2022-05-02 发布于河南

消费心理解析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存在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如成交数量、价格、方式、如何付款和支付条件等,都会影响购物动机。

生活多是围绕身体需要展开,如吃喝热冷睡眠和适宜的温度等。多数人的主要精力放在获取这些基本需求,少部分人在此基础上,继续追求其他渴望的东西。这些迫切需求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如食物、饮料、食品、住房、家具和汽车等。

美的东西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和情感,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乐趣,如外观美、色彩美和声音美。绘画、音乐、文学、体育和大自然,都蕴含着美的元素。人们追求美的动机,极大影响着商品的设计包装,向消费者及时展示美观的商品,有利于激发购买动机。

消费者会效仿他人去购买商品,会认为自己比凡人技高一筹,是追求卓越和自我感觉良好的体现。被效仿之人多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

效仿炫耀的购物心理,多是消费者自动产生的,导购过程中,不宜过多谈及,因为消费者不喜欢,当众讨论此类问题。

人们的获取和占有欲望,表现在多个方面,喜欢拥有东西、搜集东西、收藏东西,希望把存在的东西据为己有。

告诉消费者,这种最新产品就要售完了,如果放弃的话,被别人抢购,可能就没有机会了,就是利用消费者的占有欲,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让顾客试用产品,如电脑或打印机等,如果使用一段时间,产品质量确实不错,消费者就觉得商品已经属于自己,占有欲很强而不愿舍弃,如果上门回访,多会买下产品。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全球确诊病例累计51323万余例,死亡626.0万余例。国内累计680404例。

神童就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但要延续神话,则需要父母极大的智慧和方法。否则,不仅神话很容易破灭,还会毁了神童的未来,甚至连普通人也难以做好,给孩子、家庭和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小涛是大家公认的神童,七岁时学完小学数学,与中学生一起上数学课。两岁时,面对凌乱不堪的积木,就能在很短时间内拼装成型,这需要极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父母从此时开始,有意教孩子拼写文字和数学游戏,他都能很快接受,并且能把学会的内容,教授给五岁的邻居孩子。

三岁半时,父母将他送到私立学校读书,他并不能与大几岁的孩子正常相处,总是哭闹难止,生活的并不开心。父母发现,他除了对数字敏感外,其他科目并不优秀。
父母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决定放慢孩子的成长进程。就又将小涛送回了幼儿园,遵从孩子意愿和快乐原则。一年半的幼儿园生活,在父母的教导下,学完了小学的数学课程。

拥有数学天才的小涛,加入了神童俱乐部,认识了很多与自己一样的天才儿童。

一所公立学校,愿意在小学阶段,为小涛打造灵活和针对性泯灭的教学方案。经过两年的学习,完全掌握小学的数学内容,破格进入中学学习数学课。

小涛在中学时期,自学了微积分等高等数学。七岁时,参加美国高考的数学部分测试,考取了760分(满分800)的高分。经过智商测试,小涛达到230分,远远高于爱因斯坦和霍金的160分。

十岁时,连续三年参加数学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分别获得铜牌、银牌和金牌。撰写的数学论文,得到数学名家的赞誉,称他完全可以在12岁前,获得大学毕业证书。

值得庆幸的是,父母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他们并未继续追求天才神通的称号,而是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均衡良好的发展,不致使孩子对数学的喜爱,被功利心理所泯灭。
直到14岁,小涛才进入大学校园,用两年时间取得大学毕业证书,用一年获得硕士学位,21岁获得博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因为从小喜欢自学,不喜欢听课,没有养成系统的学习习惯,导致部分学科没有通过考试。

即便到了读博时期,对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也会选择旷课,甚至沉迷于游戏。直到考试时自己的数学强项,由于似是而非,最终勉强通过考试,使他陷入极度震惊,因为此前从没有在数学方面,取得过如此差的成绩。

从此,他对所有科目都认真倾听,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减少游戏时间,开启了真正数学家的征程。
留在大学任教,获得正教授职务,31岁时,获得了数学界国际最高奖菲尔茨奖,成为真正独一无二的数学家。

他没有天才的孤僻性格,对培养孩子津津乐道,给孩子冲奶粉,换尿不湿等。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育儿心得,为人十分谦和,主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
小涛最终能够成为数学巨匠,与父母在两个关键期做出的决定密切相关。3岁半送到私立学校,发现问题后,及时将孩子送回幼儿园回炉,同时与学校密切配合,使孩子完全掌握了小学的数学课程。父母为孩子争取了一年半的幼儿园生活,使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得到了受益终生的抚慰和歇息。
第二个关键时期,十岁获得国际奥数铜牌,论文得到知名数学界赞誉,并称12岁以前可以大学毕业时,选择了让孩子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直到14岁才进入大学校园。父母又为孩子争取了4年的宝贵积累时间,可以说对其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读博期间发现自己富有天才的数学科目,考试只是勉强通过,震惊之余,能够及时改变学习和生活习惯,拨正人生航向的行为,与父母没有拔苗助长的两次急刹车,有些密切的联系。
如果没有父母的两次果断转型,很可能会耗尽孩子天才的能量,使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埋下无法预料的隐患,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

首席心理专家,北大医学部在职研究生,高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资深主治医师,从事医学病理心理学专业四十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