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曲目 贝多芬 菲黛里奥序曲 Op. 72 柏林爱乐乐团 赫伯特·冯卡拉扬 菲黛里奥序曲 Op. 72 柏林爱乐乐团/赫伯特·冯卡拉扬 Ouverture“ Fidelio”贝多芬作于1814年。管弦乐曲。为所作三幕歌剧《菲岱里奥》的序曲。作者为此剧作有四部序曲。除本曲外,《莱奥诺拉第一序曲》(Op.138)作于1805年或1807年,《莱奥诺拉第二序曲》(Op.72a)作于1805年,《莱奥诺拉第三序曲)O72b)作于1806年。歌剧上演时多演奏本序曲。歌剧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布伊(1763-1842)的剧作《莱奥诺拉》。 剧情为:十八世纪塞维利亚监狱长皮扎罗为隐瞒自己的罪恶,诬陷正义之士弗罗列斯坦,将他投入地牢,并扬言弗罗列斯坦已经死亡。弗罗列斯坦之妻莱奥诺拉乔装男子,化名菲岱里奥,入狱充当狱卒,伺机营救丈夫。皮扎罗得悉大臣将视察监狱后担心事发,决定先下手杀害弗罗列斯坦。他下令狱卒菲岱里奥挖掘墓穴。在弗罗列斯坦将遭杀害的千钓一发之时,菲岱里奥挺身而出,用手枪对准皮扎罗,救下了丈夫。这时大臣到达。皮扎罗终因阴谋败露而被捕。本曲并未引用剧中音乐,也未按剧情展开,而是概括歌剧的基本情绪。音乐内容充实而富于活力。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E大调,快板,2/2拍。在富于戏剧性的序奏部中,先以快板速度呈示的生气勃勃的主要动机贯穿全曲成为全曲情绪的基调。 紧接着,乐曲在慢板速度上呈示次要动机(例二),悠缓平稳的音调与主要动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乐曲进入主部后,圆号轻轻奏出由序奏部主要动机演变而成的主部主题,明朗而富于朝气的旋律,充满了坚定、乐观和自信的情。 主部主题经单簧管反复后,主要动机又派生出一个更富于动力性的主题,将乐曲开朗达观的情绪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接着,乐曲在属调上呈现轻盈的副部主题。副部主题带有舞曲特性的主题舒畅而活泼,依然保持着乐曲的基本情绪特征。经过简短有力的展开,乐曲进入再现部。副部主题在A大调上再现后,乐曲很快转入慢板速度,由圆号奏出序奏部的次要动机。接着,乐曲采取陡然急转的方式进入强而有力的急板速度的尾声,在炽烈的戏剧性气氛中结束。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