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小野花,它们虽然矮小,却纯净自然,充满灵气,毫无人工雕琢之气。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它们就会蓬勃生长,有的遗世独立,有的长成一片小花海。在我的记忆中,有这么一片小花海始终难忘,它的主角是点地梅。但自从拍花以来,只见到一些零星的一两株,开着三五朵小花,即便如此,也如获至宝,但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春天,我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成片的点地梅。 点地梅是报春花科、点地梅属植物。它们植株矮小,叶片基生,花朵白色或浅粉色,花冠全部向上,像一张张粉扑扑的笑脸,格外清新美丽。它单株生长时伶仃细弱,楚楚可怜,当找到它的“大本营”,又不禁让人赞叹它们小小植株爆发出的生命力。你看七叶树下的那几丛,花色格外的艳丽,大风扰动树冠来回摇动,这些细小的花朵也快速舞动起来。草地上忽明忽暗,无数白里透粉的花瓣像暗夜里的明星,闪闪烁烁,让人欣喜。再看那一处斜坡,千百朵小花挤在一处,面向天空,迎着阳光,随风轻轻摇摆着,像一群叽叽喳喳、仰着小脸的稚嫩孩童,争先恐后地诉说心事。让人忍不住用手轻抚这娇嫩的花朵,留连多时,不忍离去。 点地梅的花序伞形,长长的花葶上方由多枚披针形苞片组成“小盘子”,小花就是从这里萌出,这些小花分批抽蕾、绽放。花蕾成长的同时,花梗也逐渐伸长,开放时每朵花都有纤长的花梗和窈窕的身姿。据我观察,每个花序都由15朵小花组成,同一花序中有的花已经结果,有的花蕾刚刚萌出,所以通常见到的每个花序梗上绽开的大约只有六七朵花。 它的花冠是一体的,呈高脚杯状,只是“杯身”深裂成5个椭圆形的裂片,只在底部相连成筒状。乍看见不到像一般花朵那样的雌雄蕊,花蕊全部隐藏在“喉部”。“喉部”位于它的花芯,明黄色,其中心大有乾坤,细看可以发现这里有一个五角星形的裂缝,这是花蕊和外界的联系通道。虽然花蕊不外露,但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专门有昆虫为其完成授粉的任务,瞧!这只甲虫在大快朵颐中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自己也是这朵花的诱捕对象呢! 受粉后子房逐渐膨大,整个花冠逐渐皱缩、枯萎,凋落。点地梅的果实是蒴果,幼时扁球形,顶端有宿存花柱,成熟后近球形,最后裂开,释放出种子。 点地梅清新美丽,很有观赏价值。它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经常在林缘、荒地成片生长,但是在城市公园很难见到它们。如今的城市公园追求整齐划一,引进了一些外来草种,草地也定期清理,野花野草很难开花结果度过完整的繁殖期而繁衍开来。真希望呼吁一下园林管理部门,关注一下这些美丽的野生本土植物,给它们留一些生存空间,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小时候在家乡,人们叫它“满天星”,可能就是因为它,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并一直沉浸其中,所以今天才能够记录下这么多的植物,和大家分享它们的美好。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这么一片自己的花园,在这里他可以独自探索,不经意间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会根植于心,在未来的某一刻,这童年积蓄的能量会释放出来,给他前行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