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山西《我与老县长的旧事》作者:孙志跃 主播:沧海

 远方诗歌文化 2022-05-02 发布于上海

作者:孙志跃 

主播:沧海

小编:小鹿

我与老县长的旧事

难忘1966年夏天,我与父亲进城卖猪。

那是计划经济年代,每个社员从生产队领到的口粮只有280斤原粮,根本不够吃 ,只能掺杂一些瓜蔬之类,勉强吃饱。就这样家里还养了一头猪 ,猪饲料是谷糠圪糁野菜等 ,喂大很不容易 。而且,县食品公司收购的标准重量是100斤以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苦喂养,好不容易超过一百斤,准备进城出售。

 一天早饭后,趁着天气凉快,我与父亲赶着猪出发了。我在前面引路,嘴里不停的“唠唠唠”叫着,猪后腿上拴着绳子,防备跑掉,父亲一手揪着绳子,一手拿着鞭子在后面驱赶。我们离县城20里,那时交通不便,只能步行,路也不平坦。我们父子边走边歇,一股劲儿向县城走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步行 ,远远的望见了北关村的城门楼,这可是山里娃第一次进城,处处都感到新鲜。穿过了城门洞,走在了北关村的大街上,看到街道宽多了,人也不少,我低着头,不敢看人,脚步也是深一脚浅一脚,腿也不听使唤。又走一会儿来到了北城门瓮城口,瓮城坐东朝西,砖碹门洞非常高大宏伟,拐个弯出了瓮城就看到了代县城的景色,顺着北门坡往下走,两侧水溏里青蛙在“呱呱呱”的欢叫。左右各拐一个弯,远远看到了代州鼓楼,城楼上的巨型牌匾“威震三关”四个大字非常醒目。不一会儿就到了鼓楼门洞底下,我们父子也人困猪乏 ,顺便休息休息,父亲买了五个三角型饼子,每个一两粮票,3毛5分钱。让我充饥,我背着面一连吃了三个。然后出鼓楼门洞 ,经大南街,又左拐过鲍家巷 ,大校场北口,紫云庵门前,一直向东走去……

走进县食品公司宽敞的院子,工作人员出来给猪过称,结果大失所望 ,经过约四个小时的体力消耗,猪的分量减了好多,不够标准,工作人员拒绝收购,我们也举目无亲,这可没了办法,既卖不了,也不能赶回去。我们只好将猪赶了出来,转了一个圈,父亲又让我一个人赶进去,看工作人员有没有怜悯之心,结果还是不收,来回转了三趟,再三哀求 ,工作人员也没有同情之心,真是欲哭无泪……

第三趟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真是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我们走着,迎面过来一位骑自行车的中年男子 ,中等身材,额头挺宽,留着背头 ,穿着一身中山服。他停住自行车问道:“你们是哪里人,在干啥”?我们说:“是南口村人,来卖猪,分量不够,人家不收”。那人又问 :“你家是什么成份”。我们回答:“是贫农”。那人提前就走了,不大一会儿,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出来了,不仅点头哈腰,还给叫猪,不一会儿就过了称,算了账,我们不仅拿到30多块钱的现金,还有七尺布票,七尺灯芯绒布。真是高兴坏了。工作人员纳闷地问我们:“你们跟“张锋”啥关系“?我们说不认识,他还有点儿不信?我们从他那儿才知道“张锋”是那时代县的县长,我们这可是遇到了大的贵人,多么感激县长的阶级感情啊!于是我们带着胜利果实,去饭店吃了两碗面条,父亲给我买了一双解放牌胶鞋,高高兴兴地往家走……           2022.4.28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