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为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实施》结题报告

 入出有致 2022-05-02 发布于四川
结题报告目录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3三、课题研究的目标3四、课题研究的内容4五、课题研究的方法4六、课题研究的措施4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5八、研究成效10九、反思与启示11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为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实施课题 结题报告 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越来越显得重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力求人人成才,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有所收获。职业学校的生源集中在落榜的学生群体中,他们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更堪忧的一个群体。众所周之,大多数中职新生都曾经历过中考的失败和挫折,在无奈中选择了职校,他们大多数是自尊心、上进心较强,但自制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有的因为当他的基础教育薄弱而影响了学习成绩,有的因为父母都长期在外面打工,生活上缺少关爱,行为上缺少约束,学习上缺少辅导从而耽误了学业,有的则因为任性或贪玩沉迷网络游戏忽略了学习。他们虽然中考失败,但他们的智力水平却不比其他的人差,只要教育得当,就能培养成才。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职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明显地缺失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前途失去信心,各方面表现都不积极,自卑感很强,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接受能力差,学习上自觉性不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高度的重视,将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了解中职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加强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在中职教育中尤为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国内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艾森克尔关于自我同一性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其心智成长,排除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及情感困扰,增强自信心。基于以上目标,针对我校实际特点,我们确定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合作能力与社会能力。 1、自信心目标:是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主要指塑造学生的心理素质,多给学生鼓励,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心。 2、合作能力目标:旨在调整学生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的人际关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 3、社会能力目标:主要指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避免和减少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从而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专业进展情况,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及重点。 一年级,重点进行适应能力、培养自信心。进行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发展中重点强化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引导有意识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学习心理着重培养专业兴趣,引导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促其建立良好的同学、师生、亲子关系。 二年级,重点进行人格完善,心理障碍自我排除,学习能力提高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进行心理障碍自我排除的教育;学习心理重点提高操作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方面重点解决同伴压力的影响,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三年级进行社会适应性、爱心责任感、升学与择业教育。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及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择业目标或升学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应对压力与挫折的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文献法六、课题研究的措施指导思想:爱心,耐心,责任心。具体做法;1,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以及班会活动,以教室、宿舍为阵地,以班主任为导师,在班级层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伙伴辅导法。把优秀生、后进生分成小组,这样能起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不放弃一个后进生。3.谈心。以心理咨询室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心。谈心的形式采取多样化,建设网上班集体,通过网上谈心,书信谈心,电话谈心,面对面谈心等形式。4、开展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5、在课堂授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6、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7、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七、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09年9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选择了09文秘班、09会计班、09计算机2班、09数控班作为研究对象。 2、观察现状,发现问题 根据我们平时对学生观察、座谈以及调查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此时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自信心缺失,对前途心中充满迷茫。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心理难免承受着很多的心理压力,他们有时还不被家长、老师和同学所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被迫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与困惑,再加上刚入学时,对专业设置、学习方向、就业前景等不是很明确,对学习无从入手。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未来的发展。(2)年龄特点。这个时段的学生正是玩心大于学习的时期,有的时候自制力不强,逆反心理、好胜心理、嫉妒、网瘾、早恋、个性偏差等原因,使他们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时陷入困惑之中。自卑、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感淡薄等心理问题在中职生中比较突出。(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进入中职学校后对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提不起学习的颈头。郁闷烦恼随之而来,由此放松学习,厌学情绪也随之而生,有的学生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猜疑等等,产生逆反心理,自卑心特别“强”:还有的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狭隘、自私、没有爱心、不合群,一自我为中心,在班集体中比较孤立,自卑感比较强。3、调查研究、分析原因 经过调查分析,造成中职生自信心缺失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如下:(1)自身的原因。中考失利,不得不进入中职学校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有些学生还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总是觉得没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是低人一等的,甚至是抱怨,赌气,对学习对生活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没有人生理想,没有奋斗目标,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和目的普遍模糊。有的学生认为中职生比普高生低人一等,因而看不起自己,这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中职生是一个挫败感和自卑感很强的群体,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这种失败影响了他们自身潜力的发挥,影响了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对于中职新生来说,中考的失利,对一些学生的打击力很大,他们不能很快地从挫败中走出来,自卑感时时的困扰着他们,从而不能正常地学习与生活,在他们的印象中,自己是处处不如人的,所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们就顺理成章地认为自己基础差,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因而就不思进取,稍微一点困难就可以动摇他们的意志,能让他们打退堂鼓,甚至是自暴自弃,放弃学习,对于班里的事情,则漠不关心,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班上的同学,不注意老师讲什么,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学习的颈头,自我懈怠,迟到、旷课是常有的事情,这些不仅影响了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影响了班上的其他人的学习与生活。(2)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孩子都是由老人来带,有的甚至放在亲戚家里,到春节才能回家几天。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有烦恼的时候没有倾诉的对象,成功时也没有人来分享,久而久之,学生就紧闭自己的心扉,造成自卑的心理。在行为上也缺少约束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无法形成。而且在学习上也缺少辅导,这样成绩就逐渐的下降,学习基础越来越差,这样学生对学习就逐渐失去了兴趣。(3)社会评价低,学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中职教育地位不高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职生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人们的心中地位比较低,一些人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正常的升入普通高中,又没有到打工的年龄,只能去到中职学校去混几年,混张文凭。在人们的心目中,中职学校社会认可度低甚至有偏见和排斥的心理。选择中职学校在学生与家长看来是一件平迫不得已的事,因此带来学生心灰意冷,严重厌学。从就业市场来看,中职就业率相对低一些,就业岗位工资相对不高,这使得一些学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更增加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4、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策略 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以及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以班集体为单位,班主任为导师,在班级中开展一大家共同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这一方式是心理辅导的一种集体辅导法。心理专家认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是个人辅导也可以是集体辅导或伙伴辅导,而集体辅导或伙伴辅导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在同伴与同伴的交流、讨论和辩解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将心理辅导和班级的主题班会结合起来,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如成长不烦恼感恩、珍惜生命,健康成长、自信就在我身边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在宿舍中展开了十家宿舍的评比活动。还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龙鼓队活动,进行礼仪比赛、手抄报的比赛、篮球比赛、气排球比赛活动等等。组织学生参加军训,清明节组织学生去扫烈士陵园,组织参加美丽校园的整洁劳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学生之间交流多了,相互之间体谅多了,团结合作,相互鼓励多了,在全校形成了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在开展活动时老师要多给学生激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赏识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以鼓励,让他们扬长避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取得成功。对取得些许进步的学生,教师要不吝啬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上进心,提高自信心。 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以心理咨询室为主,以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形式为辅,开展个别咨询。心理咨询室。学校于2010年2月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经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师轮流负责心理咨询。要求咨询教师营造一个充满温暖、尊重与信任的氛围,因为很多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是心里有问题,是不光彩的事,很少去心理咨询室。所以谈心的地点我们有时候选择在咨询室,很多时候选择在室外,比如与学生散步的时候,也可以在环境优美的花园里等等,这样老师与咨询对象容易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老师要像朋友一样倾听学生的烦恼,事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制定有效的谈话方案。在谈话时充分尊重学生,更需要给予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尊重,做学生的贴心人,让学生相信自己,让心与心之间没有距离,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障碍,推动咨询对象认真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人,有效适应社会环境的人。 书信咨询。学校设立心育信箱,创设条件,允许匿名来信,给很多学生的难以启齿的问题一个诉说和咨询的机会。对来信,学校安专门心理辅导员定时收集并及时予以回复。 网络咨询。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安排有计算机专长的辅导教师网上辅导,对热线中的类似问题答复可以采用网上张贴的访方式集体咨询,扩大普及面的同时,发挥其心理预警作用。 伙伴辅导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5人到10人一组。,每一组配置一个伙伴咨询员。伙伴咨询员是在各班级、各宿舍挑选心理素质好,善于沟通交流的阳光学生作为伙伴咨询员,通过参加老师的辅导,在班级、宿舍中配合老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同时帮助心理老师做些心理调查活动,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心理社团是将一批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专职心理老师培训,成为心理老师的助手,配合心理老师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深入到每个班级和每个宿舍,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伙伴咨询员又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因为同学之间容易进行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容易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有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同组同学更容易发现,并且言传身教,在不知不觉中把不良的习惯改掉。同时在小组的活动中也能很好的培养合作能力。 开展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家认为:活动可以把外部的客观世界(环境及其影响、教育)与内部的主观世界(思想、观念)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情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学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形成一定的人生准则。因此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2012年6月组织一年级赴广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践活动,使心育与德育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心理环境和德育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在课堂授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和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注重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重点控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中职语文课,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揭示深刻到的人生哲理,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课文中有一篇 白岩松写的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通过学习文章,可以激励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品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完美的人格来要求自己,励志图强,讲求信誉,诚信做人。又比如体育课上,一般都伴有吃苦、疲劳、对抗、竞争等特点,通过体育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可以使学生的不良情绪有一个发泄口,以平衡学生的消极情绪,缓解轻微的情绪障碍,小组活动可以融洽关系,团结合作,协调行为,培养调控自我的能力,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我们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的导向作用和良好的陶冶功能,采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比如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每月进行学习文明之星、守纪之星评比,并在学校文化栏中进行表杨,还举办了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礼仪比赛等等。  建立家校联手机制。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八、研究成效 1、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经过调查问卷以及观察,经过三年的辅导,大部分的学生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从原来的20%提高到70%。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会引发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困惑,失去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启发,使他们能重新审视自我,懂得了只有认识世界,关注自身学识、品格和才能的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才能自主创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主动学习成为了心理辅导的重要工作,学生通过接受辅导,重新树立自信,创设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尝试科学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同时各科教师辅助于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2011年学生职业能力(两证)考试合格率为90%以上,职业技能合格率达95%;2010年在广西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中,15人参赛就有12人获奖,其中黄基杰,欧家诚、韦世友获得了网络布线第一名。2011年我校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我校获得了全国优秀组织奖,其中获一等奖7名,二等奖17名。学生能掌握一技之长,自信地走上工作岗位。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调适自我,发展自我。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心理环境和德育环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有了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2、创设多层次的心理健康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不断发展的心理需要。 第二,以班级、宿舍为阵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及班团队活动,在班集体、宿舍集体层面上开展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三,以心理咨询工作室为引领,开展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心理咨询室成为学生真正的“心驿园”。 培养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基本能正常运转的心理咨询室和开展心理拓展活动的常规机制,做到学生有苦有处诉,有难有人帮,减少甚至杜绝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始终保持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课堂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 第五,开展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3、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课程的开设,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九、反思与启示1、本次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与家长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关系。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家长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运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今后我们还需在这一领域加强研究。2、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层面的宣传、教育、指导还不够。教师如何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运用心理教育方法教育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如何运用心理疏导方法教育心理有偏差的学生等,这需要全体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需要学校高度的重视,应作为一项专项课题在全体老师中开展探索研究。 3、我校在运用网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还没有开展,学校应在短期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通过网络建立学生电子心理档案,这对心理老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非常有帮助,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运用有针对性方法开展各项教育活动。4、心理咨询工作要科学化、规范化 当前,我校还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心理咨询老师,咨询室的设施还不完善。今后应该把心理咨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向纵深方面发展。 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避免因中职生因心理问题而给社会造成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参考文献:1、中等职技学校学生厌学心理初探 陈中华2、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版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