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宋代周必大一首怀乡之作《行舟忆永和兄弟》,表达了周必大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qiangk4kzk8us4 2022-05-02 发布于云南

行舟忆永和兄弟

宋·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故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论你走不远,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之情存在,而且会相伴一生,诗人周必大也是如此,当他从家乡庐陵永和顺江东下,沿江的风土人情无不牵动着这个游子的心,于是他写下了怀乡七言律诗。

离开家乡庐陵永和后,诗人周必大便座上客船顺江东下,前往遥远的吴中,两岸的景色美不胜收,但跟自己的家乡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那里的景色始终记在心中,难以忘怀。不知道走了多远,反正在路上船只多次靠岸多次开行,除了吃饭睡觉整天都在船上,这样的形成显得单调而乏味。

都说江南的景色十分迷人,可到了企业天依旧让人感到凉意,天上的太阳被阴霾遮挡,大地一片昏暗阴沉,连云彩都似乎被冻住了一样。空阔的江面上虽然没有半点微风,但却翻卷着白浪,江水看上去也异常汹涌。这一联说明诗人离开家乡,离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心情是多么的差,所以给人以黯淡悲凉的感觉。

从登船那一刻起,诗人周必大就站在船头,双眼凝视着家的方向,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直到如今,在船上看到的家乡数点青山依旧时时浮现在眼前,让人难以忘记。在这里,充分说明了诗人周必大心中的乡愁是多么的重。萧瑟的秋天本来就容易让人触景生情,那不争气的南飞大雁偏偏又在头上不停地啼鸣,怎能不触动诗人周必大的思乡之情呢?

在行舟的过程中,船工从江里捕获了一条鲤鱼,因为思乡心切,所以诗人周必大认为是从家乡一路跟来的,所以他是多么希望传功赶快把这鱼给再杀了,或许鱼腹里就藏着从家乡寄来的书信呢! “恐有音书作急烹”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