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海内南经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5-02 发布于上海
Image
读到最后有惊喜!

【原文】

海内东南陬以西者①。

【注释】

①海内:指海内南经记载的地方。陬(zōu):隅,角落。

【翻译】

海内南经记载的是东南角以西的地方。

【原文】

瓯居海中①。闽在海中②,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③。

【注释】

①瓯(ōu):地名,在今浙江温州一带。②闽:古代族名。③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此句当是后人注解,不是经文。

【翻译】

瓯位于海中。闽也在海中,它的西北方有山。一说闽地一带的山在海中。【原文】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①。一曰在海中②。

【注释】

①三天子鄣(zhānɡ)山:山名。可能在今安徽歙(shè)县。闽:指闽这个种族所在的地方。②一曰在海中:此句当是后人注解,不是经文。

【翻译】

三天子鄣山在闽的西方,海的北方。一说此山在海中。

【原文】

桂林八树在番隅东①。

【注释】

①桂林:树林名。八树:八棵树。番(pān)隅:番禺。古代县名,即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翻译】

桂林的八棵树位于番隅的东面。

【原文】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①。郁水出湘陵南海②。一曰相虑③。

【注释】

①北朐(qú)国:国名。郁水:指今广西的右江、郁江、浔江及广东的西江。②湘陵:地名。一说即“湘漓”。南海:一说前应有“入”字;一说应作“南山”。③一曰相虑:此句当是后人注解,不是经文。相虑:一说应作“柏虑”,即伯虑。

【翻译】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都处于郁水的南面。郁水发源于湘陵,流入南海。一说伯虑即相虑。
原文】
枭阳国在北朐之西①。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②,见人笑亦笑③,左手操管。

【注释】

①北朐(qú):指北朐国。②踵:脚后跟。③见人笑亦笑:一说应作“凡人则笑”。

Image

【翻译】

枭阳国位于北朐国的西边。这个国家的人长着人一样的脸,嘴唇非常长,身体呈黑色,身上有毛,脚跟反长,见到别人笑也跟着笑,左手握着竹管。  
【枭阳国】 

有人认为枭阳是介于人和兽之间的野人,是传说中的山精。他们身躯庞大,傻里傻气,又被称做“赣巨人”。枭阳喜欢抓人吃,每当抓住了人,未吃之前,会先开心地咧开嘴哈哈大笑。他们的嘴唇又厚又长,笑起来的时候,嘴唇就翻到了额头上,把鼻子和眼睛都盖住了。后来,人们想出了对付他的妙招:手上套两只竹筒,万一被枭阳捉住,就趁他张口大笑、嘴唇上翻的时候,迅速地从竹筒中把手抽出来,再用尖刀把他的嘴唇钉在额头上,让他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就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可笑的是,枭阳被捉住后,手中还紧紧地抓着两只竹管不放,以为是人的手,也足见其之笨。

【原文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①。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注释】

①兕:犀牛一类的兽。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虞氏,姓姚,名重华。湘水:湖南湘江。

Image

【翻译】

兕住在帝舜埋葬之地的东边、湘江的南边。它形状与牛相似,身体呈苍黑色,长有一只角。
【原文】
苍梧之山①,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②。

【注释】

①苍梧之山:今九嶷山。②丹朱:传说中帝尧之子,名朱,因居丹水,故名丹朱。

【翻译】

苍梧山,帝舜死后就葬在它的南面,帝丹朱死后葬在它的北面。

【原文】

泛林方三百里①,在狌狌东②。

【注释】

①泛林:范林。②狌(xīnɡ)狌:猩猩。

Image

【翻译】

泛林方圆三百里,在猩猩栖息之地的东边。

【原文】
狌狌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Image

【翻译】

猩猩居住地的西北方有犀牛,其形状与牛相似,全身呈黑色。

【原文】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①,是司神于巴②。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③。居山上,在丹山西④。丹山在丹阳南⑤,丹阳居属也⑥。
【注释】
①夏后启:夏朝国君启。
②司神:主管之神。巴: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
③请生:请求活命。
④丹山:可能是今巫山的支脉。
⑤丹阳:古都邑名,在今湖北秭归东南部。
⑥居:应作“巴”。

Image

【翻译】

夏朝国君启的臣子中有一个叫孟涂的,他是主管巴地的神。有人到孟涂那里去请他审理案件,他把衣服上沾有血迹的人抓起来,被抓起来的人向他请求饶命。孟涂居住在山上,此山在丹山的西面。丹山在丹阳的南边,丹阳则为巴的属地。 
【原文】
窫窳龙首①,居弱水中②,在狌狌知人名之西③,其状如龙首④,食人。
【注释】
①窫(yà)窳(y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兽。
②弱水:水名。叫弱水的河流很多,古人又把水浅而不能载舟的水称为弱水。
③狌狌知人名:这里指知道人的名字的猩猩所在的地方。
④龙:一说前应有“ 貙”字,貙即 貙虎,一种像野猫形体略大的野兽。

Image

【翻译】

窫窳长着龙一样的脑袋,居住在弱水之中,位于能知道人姓名的猩猩所居之地的西面,它形状与貙相似,长着龙一样的脑袋,会吃人。

【原文】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①,若缨、黄蛇②。其叶如罗③,其实如栾④,其木若蓲⑤,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⑥。

【注释】

①引:牵拉。②缨:用来系帽子或装饰物的带子。③罗:一说指罗网;一说指柔软的丝织品。④栾:栾木。⑤蓲(qiū):菼(tǎn)的别称,即初生的荻。一说指刺榆。⑥窫(yà)窳(y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兽。

Image

【翻译】

有一种树,它形状与牛相似,牵拉它时能扯下树皮,拉下的树皮像缨带和黄蛇。它的叶子像罗网,所结的果实与栾树的果实相似,树干与蓲相似,这种树名叫建木。它生长在窫窳栖息之地以西的弱水岸边。

【原文】

氐人国在建木西①,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注释】

①氐(dī)人国:传说中的国名。建木:这里指建木生长的地方。

Image

【翻译】

氐人国在建木生长之地的西边,该国的人长着人面鱼身,没有脚。 

【原文】

巴蛇食象①,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②,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③。

【注释】

①巴蛇:传说中的一种大蛇。②服之:指吃了巴蛇吐出的象骨。③一曰:“一曰”及其后面的部分当是后人的注解,不是经文。犀牛:

Image

【翻译】

巴蛇能吃掉大象,三年后才吐出象骨,君子吃了这种象骨,就不会得心脏和腹部的疾病。这种巴蛇身上有青、黄、红、黑四种颜色。一说巴蛇名为黑蛇,长着青色的脑袋,住在犀牛栖居之地的西边。 
【巴蛇】
 巴蛇体形巨大,《水经注》记载:巴蛇“长十丈,围七八尺”:周身色彩斑斓,青色、黄色、黑色、红色混合相间。它善于隐藏在暗处,等猎物一出现就扑跃而出,突然发起攻击,用巨大的身子缠住猎物,然后整个吞食掉。民间有“巴蛇吞象”的传说。据说,巴蛇可以把整头大象吞进肚子里,但要用三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干净,再把大象的骨头吐出来,一说骨头可从蛇的鳞甲缝里钻出来。传说巴蛇原是神人,生活在洞庭湖中,因为经常作恶,危害人间,被后羿用箭射死。死后骨头堆在洞庭湖边,后来变成了一座山,叫巴陵。

【原文】

旄马,其状如马,四节有毛①。在巴蛇西北、高山南②。

【注释】

①旄(máo)马:兽名。四节:四肢的关节。②巴蛇:指巴蛇所在的地方。高山:山名。一说指今四川西部的大雪山。

Image

【翻译】

有一种旄马,其形状与马相似,四条腿的关节处都长着毛。旄马居住在巴蛇栖息之地的西北边、高山的南边。 

【原文】

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①。

【注释】

①匈奴:古族名,双称胡。开题之国:开题国,国名。一说在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

【翻译】

匈奴国、开题国、列人国都在西北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