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记录 课题:乘法的估算 本课第1课时 本学期第课时 集体备课记录 二次备课记录 学科德育设计 让学生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方法设计 引探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
过程 相关知识衔接 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1、出示口算题2、出示近数题:师:说出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哪些整十或整百数。(把两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把三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百)(全班一起回答)二、创设情境,感受估算1、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主题图师: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并于2008年9月28日成功着陆,现在航空航天展览馆对外开放,吸引了一匹又一匹的游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你们看谁来了,(出示三一班图片)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共29人参观,展览馆的门票每张8元,29个同学参观,老师带250元够吗?(老师不需要买票)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认真思考,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250元够吗?”是什么意思?够干什么?(引导够不够买票)(举手点名说)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乘法?除法?还是加法减法?(乘法)板书:乘法师:那你们是怎么算的?独立的算一算。29×8=232232<250(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算出29个同学要花多少钱买票,也就是29×8,因为29接近30,我们可以把29估大一些,看成30,8×30﹦240,所以29×8的积比较接近240。29×8≈240,(板书计算过程)师: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像这样的乘法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补充板书)估算师:29×8≈240,240<250。因为我们把29看做30,估大了。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2、结合生活,创编例题。)参观航天航空展览的游人真多呀!看看今天又来了哪些人,三年级二班共32个同学去参观,他们来到购票处,门票每张8元。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1)、交流合作,尝试估算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估算的知识,认真思考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句。做完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交流,统一意见,并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2)、怎么才能知道8×32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汇报)可能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2×8≈240(元)240<250可以买门票。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引导学生思考估大估小问题,考虑剩余的人数。(3)、因为8×30﹦240,所以8×32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32≈240。但这只是30个同学的票,还有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带250元不够买门票。(4)、小结比较分析,感悟估算师: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8≈240。够买门票32×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估算结果同样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小结: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始终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估大些或估小些,上街买东西时通常要多带些钱,以防万一,这样才保险些。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上黑板演练,并说一说估算的过程。2、教科书72页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抢答训练。4、教科书72页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湖边种着4排柳树,第排有62棵,一共约有多少棵?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五、布置作业第72页第5、7题六、板书设计29×8≈240(元),29×8≈240(元),8×30﹦240(元)8×30﹦240(元)240<250。2×8﹦16(元)16+240=256256>250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答:带250元钱不够买门票。 作业
设计 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教后反思和交流
2
|
|